(共33张PPT)
牟平区水道中学 魏志勇
一、新课标要求: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议和,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
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具体可分两个阶段去学习,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本课重点: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本课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本节课的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而教材对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陈述的较少。并且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同时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较差。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政治特点。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
2、过程与方法:①首先课前下发本课的学案导学提纲;要求学生利用自习或课余的时间根据提纲来进行课文的预习,学生结合学案提纲认真阅读教材,学思结合,对本课形成一个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为下一步小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②授课中采用分组导学的方式,小组内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共同解决本课的基础知识。
③通过教师点拔师生释疑环节来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④最后当堂巩固,检测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民族战争,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战争性质和民族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策略:
1、教法:学案提纲自学法、问题式探究法等。
2、学法: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课文的基础知识;通过课上的师生释疑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通过空间示意法、换位思考法、开展故事会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课前准备:
老师精心准备学案提纲,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资料等;
学生进行课前自学预习,收集相关资料。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其中: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3分钟左右);
2.学案导学,分组导学(7分钟左右);
3.教师点拔,师生释疑(20分钟左右);
4.当堂巩固,检测评价(15分钟左右)。
电视剧片段
契丹
建立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阿保机
10世纪初
都城:
上京
建立民族:
汉族
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都城:
东京(开封)
建立民族:
党项族
时间:
11世纪前期
建立者:
元昊
都城:
兴庆
陈桥兵变遗址
宋太祖:赵匡胤
东 京
澶 州
东 京
东京
寇准
宋真宗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用兵
澶渊之盟
澶州大战
女真
建立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阿骨打
12世纪初期
都城:
会宁
建立民族:
汉族
时间:
1127年
建立者:
赵构
都城:
临安(杭州)
历史上还有哪两个朝代与北宋和南宋的情况相似?
岳飞《满江红》
岳母刺字
下一页
这是岳飞手迹:还我河山。表达了岳飞对金兵南下入侵的极大愤慨和一定要收复中原的决心。
郾 城 大 捷(1140年)
岳家军
1141年,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于风波亭。
秦桧妻
王氏
人自宋后少名桧
我 到 坟前悔姓秦
秦桧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女真族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分析,而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
民族英雄是指: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岳飞抗金保卫了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只能说是正义的举动,而不能说他是一个民族英雄。
知识拓展:北宋时期,山东属于哪一政权的
辖区?南宋时又属于哪一政权?为什么?
大散关
宋金和议
淮水
4、都城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辽
1、民族
2、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北宋
1、民族
2、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西夏
1、民族
2、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澶渊之盟》
议和
金
1、民族
2、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西夏
南宋
1、民族
2、时间
3、建立者
金、南宋对峙
岳飞抗金
一、民族政权并立的第一个时期:
(10世纪初——12世纪)
二、民族政权并立的第二个时期:
(12世纪——13世纪)
澶州之战
一、单项选择题
1、契丹国的建立者是:
A、元昊 B、阿保机 C、石敬瑭 D、耶律德光
2、12世纪初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是:
A、南宋 B、辽 C、西夏 D、金
3、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寇准 B、秦桧 C、阿保机 D、岳飞
4、赵匡胤取代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了北宋:
A、后唐 B、后周 C、后汉 D、后晋
5、唐朝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
A、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B、三国鼎立局面
C、西晋统一的局面 D、宋金对峙局面
二、填空题
1、( )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2、( )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 )称大夏国皇帝,西夏建立。
3、( )世纪初期,女真族杰出首领( )在会宁称帝,建立金。
4、( )年,后周大将( )发动( )兵变,建立宋朝。
5、南宋抗金名将( )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他后来在( )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10
阿保机
11
元昊
12
阿骨打
960
赵匡胤
陈桥
岳飞
郾城
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面材料:
(宋辽澶渊之盟规定)(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肖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请回答:
(1)从文中你认为宋辽议和体现了宋辽之间的什么关系?
(2)从材料中的(二)(三)的内容中谈谈你对此次议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