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阶段,其主要战场是
A.陕北 B.山东 C.东北 D.中原
2.1949年1月,中共中央上海局指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甚至包括局部的武装斗争,只有在解放过程中或解放后才有可能”,当前主要任务是“进行反遣散、反迁移、反裁员、保厂、保校、保业、保命等具体斗争”。这一决定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B.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C.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D.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3.据国民党军110师徐建铭回忆,早在双堆集战斗中,基层官兵便表现出明显的厌战情绪,想着如何尽快回家过太平日子。及至徐州撤退,喊叫声、哀叹声、哭泣声充斥于行伍之中。到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已不战自溃。他回忆的是
A.徐州会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4.民国《大公报》曾发表通讯,为东北流亡学生呼吁:“十七年前父母逃亡,十七年后子女又流浪,东北两代人交的都是厄运。……因军事关系,东北师生心理上大感不安,学生成群结队入关,想找到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通讯中的“军事关系”最有可能指的是
A.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国共进行辽沈决战 D.国共进行淮海决战
5.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借助各种媒介,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意图
A.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B.推行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
C.发动宣传攻势,占据舆论阵地 D.为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6.毛泽东在一首诗中说:“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下列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此诗描绘的情景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 B. 此诗反映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C. 此诗反映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共商建国大计 D. 此诗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野蛮侵略
7.有评论说道:……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则是比较成功的。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该评论针对的战役是( )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8.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该理论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有社会主义的目标 B. 是否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C. 是否坚持武装斗争的革命形式 D. 是否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9.戴维 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
A.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B. 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
C. 确立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D. 利于扩大革命的阶级基础
10.下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述: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1.1946年1月3日,《晋察冀日报》以“名歌剧《白毛女》上演”为题,刊登了《白毛女》演出消息,此后演出广告不断。当时“人民剧院”座无虚席,由赠票到向市民售票开放,《白毛女》迅速走红。据此可知( )
A. 文艺推动民众对共产党认同 B. 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得解放
C. 文化市场决定文艺兴盛繁荣 D. 解放区贯彻了“双百”方针
12.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 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13.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 争取和平民主 B. 联合蒋介石抗日 C. 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D. 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14.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下列对叙述错误的是( )
A. 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B. 决定召开政协会议
C. 达成保证人民权利 D.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化达成协议
15.如图是浙江籍漫画家米谷在1949年创作的漫画《谁也挡不住》,此漫画描述的战役( )
A. 是淮海战役 B. 发生在平津地区 C. 启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 D. 解放了南京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在“三年以来”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了那些斗争?(答出三项即可)。
(2)试概说“三十年”期间,中国共产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的事例两个。
(3)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决绝的斗争。请仿照下例,另举两例。
例: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他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4)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浴血奋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和惨痛的教训。这一切对于我们走现代化道路有什么启迪?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民主同盟大事记(1941-1949年)
1941年3月,民盟在重庆成立,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种,加强国内团结”。并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1944年9月,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发表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5年10月,民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反对独载,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政治主张。
1946年1月,民盟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民盟与中共代表团密切配合,力促会议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
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年1月,民盟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9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摘编自《中国民主党派史》
(1)据材料,概括民盟的政治活动主题发生了哪些转变?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民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开始战略大反攻,主要战场是中原地区,D项正确;陕北和山东地区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映时,仍然处于打击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防御阶段,AB两项不符合题意;东北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的主要战场,C项错误。
2.D
【详解】
结合材料时间和具体内容,可知当时的上海群众运动由暴力方式转向和平方式,这与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的形势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有关,D项正确;这一决定是对中共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群众运动的具体指示,属于内部决定而不是公开宣示,A项“扩大影响”说法错误;B、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
3.C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徐州”“双堆集战斗”“陈官庄”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战役是指淮海战役,故C项正确;徐州会战是1938年抗日战争中的战役,同材料无关,故排除A项;辽沈战役是1948年发生在东北,故B项排除;平津战役是发生在北平和天津,同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C。
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军事关系”,东北学生要找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 逃亡关内,十七年前是因为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十七年后即1948年,是因为国民政府扩大内战,此时国共两党正在进行辽沈决战,故C项符合题意;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指的是九一八事变,与“十七年后”不符,故A项错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在1937年,距离九一八事变过去只有六年的时间,故B项错误;1948年国共进行的淮海决战,是以徐州为中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的,与东北学生流入关内无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详解】
根据“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可知中共意图揭露蒋介石的真面目,占领舆论阵地,故选C;1946年6月内战已经爆发,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共的舆论宣传,并不是推行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排除B;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是在1949年,与题意没有明显联系,排除D。
C
【解析】
根据材料“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可知这是毛泽东写的《忆重庆谈判》诗,这是对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描述,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争取国内民主和平,共商建国大计,C选项符合题意。
这首诗写于1945年,不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A选项排除。
土地革命时期是1927——1937年,B选项排除。抗日战争时期是1937——1945年,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B
【解析】
由材料“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涉及长春、锦州等信息可以得出所述战争为辽沈战役,故B正确;
AC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等进行分析即可。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不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反帝反封建,而指导思想与革命前途的不同最终还是源于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这才是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志,故D正确;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政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所以是否有社会主义目标是两者的区别,但不是根本区别,故A排除;
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此项是两者的区别,但不是根本区别,故B排除;
两者都坚持武装斗争的革命形式,故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目的要建立民主共和的政府,但是革命不彻底,不愿意发动人民群众,有革命的一面,也有妥协和脆弱的一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在完成民主革命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最大限度的发动人民群众,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并建设社会主义。
D
【解析】
依据材料中“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毛泽东思想中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体现,可以看出毛泽东这一思想有利于团结中国其他阶级参加革命,扩大了革命的阶级基础。故答案为D项。
A项,题干与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无关,排除;
B项,毛泽东思想发展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排除;
C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需要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的分析理解。
C
【解析】
材料中“四周24面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说明此次会议召开是在1945年,四项中只有C项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故选C。二大是在1922年;三大是在1923年;八大是在1956年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与此相关的这几次重要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所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剧《白毛女》描述的八路军大春和喜儿勇斗恶霸地主黄世仁的情节,这一时期歌剧《白毛女》迅速走红,有利于提高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A正确;
材料与土地改革无关,且此时尚未进行土改,B排除;
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D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侧重于考查解放战争时期文艺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歌剧《白毛女》的走红有利于提升民众对中共党的认同。
D
【解析】
依据材料“1949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依据材料“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知,涉及的是经济建设,由此可知,材料说明中共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而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故D项正确。
A项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排除。
B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整风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和关键信息“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结合解放战争时期的实施解答即可。
A
【解析】
A重庆谈判之前,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参加谈判主要目的是倡导国内和平,避免战争再度发生;
B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故B错误;
C国共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战争,故C错误;
D第二次内战局面没有出现,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历史发展中的大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得到国民党方面承认,成为战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根本方针。
二、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坚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三、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各民主党派的交往推动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凝聚与发展。
四、重庆谈判为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建国协议奠定了基础。
D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ABC是双方的共识,排除;但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化问题,虽然中国共产党做出重大让步,但没有达成协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根据重庆谈判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D
【解析】
根据漫画信息“长江”分析可知:此次战役是渡江战役。这次战役解放了南京,D正确;
ABC与材料反映的信息不相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解放战争的进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16.
(1)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6月,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9月—1949年初进行战略决战,发动辽沈、淮海及平津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答出三项即可)
(2)①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国民革命运动出现高潮。②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①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但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或者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②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4)①民族民主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②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的斗争,包括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6月,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9月—1949年初进行战略决战,发动辽沈、淮海及平津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能够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2)“三十年来”指的是1919——1949年,所以在这期间取得的成就包括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国民革命运动出现高潮。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示例是从历史事件和影响的角度阐述的。所以可仿照这一示例进行作答,如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但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如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4)综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民主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要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7.
(1)转变:由抗日救亡到反对国民党独裁;由推动国民党宪政建设到推翻国民党政府;由推动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到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
原因: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的选择;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内战,召开伪国大,破坏民主,实行专制;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非法,杀害民盟民主人士,将民盟推向了共产党;民盟和各民主党派始终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和增护国家统一为己任。
(2)作用:为维护合作抗日局面、取得抗战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壮大了和平民主的力量,推动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垮台;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宪政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详解】
(1)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民盟的政治活动主题的转变,依据材料”1941年3月,民盟在重庆成立……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种,加强国内团结’,并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1948年1月,民盟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由此得出民盟由抗日救亡到反对国民党独裁,由推动国民党宪政建设到推翻国民党政府;依据材料可知“1944年9月……发表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1949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由此得出民盟由推动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到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第二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据“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抗战”和所学知识,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的选择,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内战,召开伪国大,破坏民主,实行专制;据“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948年1月,民盟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可知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非法,杀害民盟民主人士,将民盟推向了共产党;据“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可知民盟和各民主党派始终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和增护国家统一为己任。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民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据材料中民盟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可知为维护合作抗日局面、取得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据材料中抗战胜利后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可知壮大了和平民主的力量,推动了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垮台;据材料中民盟不仅在抗战期间参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而且在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之后又参与新中国的筹建,可知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宪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 学 目 标
1 全面内战的爆发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3 国民党灭亡的原因
4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思考问题: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成为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将何去何从?
和平建国的梦想
问题引入
中共七大毛泽东作报告
1.重庆谈判(1945年)
(1)背景:
和平建国成为人民的强烈愿望
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中共: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材料一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材料二 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1945年8月20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特再驰电速驾!
1945年8月23日
(2)过程: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
《双十协定》原稿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代表:
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
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1946年1月10日
结果: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梁漱溟:“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 项 别 数 目 百分比
兵力 共产党方面 120万人 1
国民党方面 430万人 3.58
地区面积 共产党方面 228.5800万平方公里 23.8%
国民党方面 731.1720万平方公里 76.2%
城市 共产党方面 464座(中小城市) 23%
国民党方面 1545座(大中城市) 77%
人口 共产党方面 13606.7万人 28.6%
国民党方面 33893.3万人 71.4%
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2.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
阶段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时间 1946年6月—10月 1947年3月—6月
方针 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结果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1947年3月18日晚,毛泽东提出“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选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2、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民党信誉一落千丈。
1946年11月国民党召开伪“国民大会”(国民党代表占75%,其余是依附于国民党的所谓社会贤达。),制定伪宪法(不是民主选举后国会后制定出来的),确立国民党专制统治,继续坚持独裁和内战。
3、“国民大会”与《中华民国宪法》
1.土地改革
(1)依据:1947年夏,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意义: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十一条 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
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
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第十二条 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侵犯。
第十三条 为贯彻土地改革的实施,对于一切违抗或破坏本法的罪犯,
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
所选举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之。
——摘自《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农民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油画《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由东北野战军发动;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傅作义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
1948年9月
1948年11月下旬
1948年11月初
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2)内容:
①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西柏坡纪念馆
5.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1949.
01.21
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1949.04
渡江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1949.
04.21
◎油画《渡江战役》
5.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
派系斗争,内部分散
02
官员腐败,不得民心
01
发动内战,背离民心
04
经济崩溃,众叛亲离
03
中共壮大,顺乎民心
06
外交失败,美援断绝
05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原因:
①国民党方面:因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2)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课堂检测
1.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指示
A.扭转了解放战争初期不利形势 B.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
C.表明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D.表明中共开始重视土地问题
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46年中共中央作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决定,是为了调动农民阶级革命的积极性,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B;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排除A;1949年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D项错在“开始”,排除。
2.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C
【详解】
1940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战胜利后,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企业账面利润难以维持生产,说明通货膨胀严重,这些现象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中国的工矿企业虽然有利润,但是难以维持生产,出现了囤积原料为主,生产为辅的局面,C正确;题干未提及商业繁荣情况,不能得出商业繁荣带动工业生产,排除A;当时企业生产难以为继,反映的是生产遭到破坏而非恢复,排除B;1940年中后期不存在军阀混战局面,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