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4—7节)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4—7节)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1 07: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初中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4—7节
1.概述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复习目标
2.理解各种动物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能说出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概念
鱼的外部形态特点
知识点1
考点 一、
鱼类
1
3
2
1. 鱼的身体分为[1] 、[2] )
【3】 三部分,身体呈 型,这种
体型有利于 。
2. 鱼的体表常常有【4】 覆盖,,起着 作用。其表面有滑滑的黏液有利于 )
3.【5】 是鱼的感觉器官 ,有 的作用。
4.【6】 【7】 【8】 【9】 【10】 ,是鱼的运动器官,在游泳中起协调作用。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流线
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5
4
鳞片
保护身体的
侧线
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6
7
8
9
10
尾鳍
背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知识点2
鱼是怎样游泳的?
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什么呢?
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鱼在水中游泳的时候,各种鳍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探究1
探究鱼鳍的作用
1. 科学探究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看到鱼缸里游来游去的小鱼,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
2. 直接观察游泳的小鱼,能否确定某一种鳍的作用呢?
3. 直接观察游泳的小鱼,不能确定某一种鳍的作用,但可以为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提供依据呢?
4. 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吗?如何控制变量?
例如:鱼的尾鳍在游泳时起什么作用?
不能,因为在进行一个动作时,鱼的各种鳍都在动。
作出假设
剪去鱼鳍 捆扎鱼鳍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可取呢?为什么?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请你完善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组别 甲鱼 乙鱼 丙鱼 丁鱼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捆扎尾鳍 捆扎胸鳍腹鳍 捆扎背鳍
现象 正常游泳
结论
尾鳍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运动方向飘忽不定
左右摇摆失去平衡
胸鳍和腹鳍能维持鱼体平衡
失去平衡而侧翻
背鳍对鱼体直立起关键作用
小贴士:
实验完成后要把鱼放回适于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知识点3
鱼的呼吸
鳃盖

1.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2.将绿色的蔬菜汁慢慢滴在鱼口前约1厘米处,蔬菜汁流入口后,又从哪里流出呢?
3.流出的水和流入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呢?
交替张合
鳃盖后缘
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探究2
流入和流出鱼体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呢?


1.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在两只烧杯中各滴入数滴BTB溶液,使溶液呈蓝色
3.20-30分钟后,观察甲乙烧杯中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取一条小鱼放到乙烧杯中
提示:遇到二氧化碳后, BTB溶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
甲烧杯溶液颜色无变化,而乙烧杯中的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探究2
流入和流出鱼体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呢?


为什么乙烧杯中的溶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乙烧杯中由于小鱼的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使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说明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多。
你认为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什么?
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鳃
知识点3
鱼的呼吸器官
鱼鳃有鳃丝、鳃耙、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
鳃丝
鳃弓
鳃耙
鱼鳃的那些特点适于水中呼吸呢?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鱼鳃是鲜红色的,里面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每一片鳃都由很多细细的鳃丝构成,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当鱼离开水时,鳃丝会粘连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鱼会因为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知识点4
鱼的主要特征
它们都是鱼吗?
鲨鱼、章鱼、带鱼、墨鱼、娃娃鱼、鱿鱼、甲鱼、鳄鱼、海马
鲸鱼
鱼应该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考点 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知识点1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青蛙为什么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1.青蛙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的通道。
2.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3. 青蛙能适应陆地生活还与它用 呼吸密不可分 。
鼓膜

4、青蛙怎样呼吸?
◎ 幼体蝌蚪用 呼吸; 成体可以用 呼吸,但肺结构简单,不发达,还要用 辅助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皮肤
蟾蜍
大鲵
蝾螈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知识点2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栖动物虽然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它的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因此它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 到 的过渡类群
水生
陆生
爬行动物
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的重要原因
头部后面有 ;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表面覆盖角质的 ;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还能保护身体。
蜥蜴的 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卵外有坚韧的 。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知识点3

鳞片

卵壳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4
体表覆盖角质的 ,用 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
鳞片或甲

卵壳
考点3
鸟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点
特点
1.体型:( ),可以( )。
2.体表:( ), ( ,绒羽保温)。
3.前肢:( ),(是飞行器官 ,扇形,适于煽动空气 )。
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流线型
被覆羽毛
正羽适于飞行
变成翼
知识点1
鸟类
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
2、龙骨突两侧附着发达的 ,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骨骼 ,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龙骨突
长骨
中空
胸肌发达
知识点2
轻、薄、坚固
胸肌
鸟的消化系统适于飞行的特点
鸟用坚硬的角质喙来啄取食物,没有牙齿。 ,消化能力强,食物能迅速消化吸收, ,不能储存粪便,食物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利于

知识点3
食量大
直肠短
减轻体重
鸟呼吸系统适于飞行的特点

气囊
吸气:空气→气管→ 肺→ 气囊
呼气:气囊的空气→ 肺→ 气管→空气
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 。
知识点4
气管
气体交换
的场所
辅助呼吸
效率
吸气
呼气
暂时储存气体
青蛙的皮肤和家鸽的气囊都能辅助呼吸,但青蛙的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而家鸽的气囊是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
例如: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成语中提到的两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肺、鳃。不能说成:肺和气囊、鳃
思维警示
心脏四腔,心跳频率快,循环系统完善,运输养料、氧气能力强。
鸟循环系统适于飞行的特点
知识点5:
知识点6、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 ,扩大了动物的 。

鸟类哺乳动物
爬行
动物
两栖
动物
恒温动物体温能保持恒定,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功能,例如鸟类心脏四腔,左右心室完全隔开,动脉血和静脉血再也不混合了,血液运输氧气能力强,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旺盛,能产生足够的能量维持体温,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维持体温恒定。鸟类飞行时产很多热量,气囊又可以散热降温的作用。
鸟类、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适应能力
分布范围
技能训练
将小白鼠和青蛙一起从25℃转移到0℃的环境中二者的耗氧量和食量会由什么变化呢?为什么?
小白鼠的耗氧量和食量会 ,青蛙的耗氧量和食量会 。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降低的时候,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维持体温,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和食量会增加。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的时候会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呼吸微弱,耗氧量和食量会减少。
增加
减少
鸟类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6
体表 ;前肢变成 ;有 无 ;
有 辅助肺呼吸。
覆羽


齿
气囊
考点 四、哺乳动物
知识点1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
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儒艮
鲸鱼
蝙蝠
正在哺乳的狗
知识点2
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
1
2
1
2
3
1、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了
【1】( )、【2】 ( ) 【3】( )的分化。
门齿
犬齿
臼齿
3、如果A和B分别是狼和羊的牙齿,那么【 】是羊的牙齿。理由是( )这是与其( ),该动物的消化系统与其食性相适应的特点还有( )
A
只有门齿臼齿没有犬齿
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
消化管长,盲肠发达
4、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 ),又增强了( )。
摄取食物的能力
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2、门齿适于( ),臼齿适于( )犬齿适于( )
切断植物纤维
磨碎食物
撕裂食物
知识链接、动物的分类和进化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
2.根据动物温是否恒定,将动物分为两大类:
3.根据动物生殖方式是否为胎生将动物分为两大类:
对植物分类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而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胎生和卵生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古代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
原始哺乳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脊椎动物的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
中考链接
考点巩固
1.(2019年邵阳)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兔的牙齿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能力
D.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B 
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考点巩固
2.(2019年临沂)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不对应的是(  )
A.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以增大气体交换的效率
B.青蛙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C.鸟的体型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的阻力
D.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产仔率。
D 
提高了
成活率
考点巩固
3.(2019年咸阳)下列有关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③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环境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④体温恒定用气囊辅助呼吸
D.⑤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A 
成蛙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下水游泳,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考点巩固
4.(2019年威海)生物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各类动物结构与其功能的匹配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昆虫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鱼的鳃——适于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鸟的龙骨突——附着胸肌
D.哺乳动物的犬齿——咀嚼食物
D 
犬齿撕裂食物
5.(2019岳阳)表中字母代表四种生物在两种环境中每小时的耗氧量,对其关系描述恰当的是(  )
A. A ﹥ a B. B﹥ b
C. C< c D. D< d
C
25℃ 5℃
人 A a
小白鼠 B b
家鸽 C c
蛇 D d
家鸽是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耗氧量会增加
6.(2019定西)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 )呼吸。
2、B 是一种农业害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 ),起保护支持作用。
3、C的幼体生活在( )中。D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 )。
4、与D相比,E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

外骨骼


胎生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