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第20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
第I卷(选择题)
(本题共12题,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运动学有关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背越式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过杆的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来处理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情况时,应该选取太阳或其它恒星为参考系
C.2021年8月1日,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9.83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D.中国链球选手王铮在东京奥运会以77.03米的成绩摘得银牌,其中77.03米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点的位移大小
2.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D点
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AD段
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AE段
D.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物体在相互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C.当物体置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5.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8m/s,39m/s C.12m/s,38m/s D.8m/s,38m/s
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图像和乙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3 s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6 m
B.0到6 s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都为零
C.第3 s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
D.第2 s末到第4 s末甲的位移大小为8 m,乙的位移大小为4 m
7.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B.,
C., D.,
8.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小球经过和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所用时间为t,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
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平均速率等于
10.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3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B.物体在2~4s的加速度比5~6秒的加速度大
C.第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6m/s2
D.物体在第5秒跟第6秒的加速度不同
11.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
A.v1:v2:v3=3:2:1
B.v1:v2:v3=::1
C.t1:t2:t3=1::
D.t1:t2:t3=(-):(-1) :1
12.从地面上将一个小球竖直上抛,经时间小球经过空中的某点A,再经过时间小球又经过A点。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B.A点离抛出点的距离为
C.小球经过A点的速率为 D.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当电源的频率为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2)某同学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4.小明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发现了一口深井。为了估测井口到水面的距离及物体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小明从井口由静止释放小石头,同时用手机开始计时,经过2 s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g取,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估算:
(1)井口到水面的深度;
(2)石块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
15.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
(1)从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2)从刹车开始经过5 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16.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以的速度匀速行驶,乙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
(2)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3)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
答案
1-8 CCCDD BAB
9.AD 10.AC 11.BD 12.AD
13.交流 0.02 0.34 0.39 大
【详解】
解:(1)[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2] 当电源的频率为时,由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则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2)[3]因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则有
[4] 由 x=aT2,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5]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则打点周期变大,即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变大,小车的真实位移变大,计算时仍按原时间,则有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14.(1)20m;(2)20m/s
【详解】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
v=20m/s
15.(1)4s(2)40m
【详解】
(1)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0,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5 m/s2,则由
v=v0+at
得
t0==4 s
(2)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 s就已停下,其后的时间内汽车是静止的.由运动学公式知
x=v0t+at2
刹车后经过5 s时汽车通过的距离为
x=v0t0+a =40 m
16.(1)8s,(2)32m,(3)16s.
【解析】试题分析:(1)甲车追乙车时,速度相等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相等后,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小,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2)由运动学的公式即可求出最远的距离;(3)乙车追上甲车,二者的位移相等,由位移公式即可求出.
(1)由题知当时,两车间距离最远.即有:
解得:
(2)最远距离:
(3)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乙车追上甲车时,二者位移相同,设甲车位移,乙车位移,则
即: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