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年6月21日,全国多地都观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食”,下列现象与“金边日食”成因相同的是( )
A.手影游戏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铅笔弯折
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丽景象。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关于小明在湖中看到的云和鱼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玻璃板;②厚为8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⑥白纸。小明选用了正确的实验器材,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小明应选用的玻璃板是厚为8mm的玻璃板较好
B.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就变大
C.当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棋子B,在此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也能够看到后面的棋子B
5.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空调 B.树荫底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从水面上看池底变浅是由于光的反射 D.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6.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日环食 B.勺子好像在水面折断
C.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 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7.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晷针影子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晷针影子的形成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8.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9.在下列各种反射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A.光在窗户玻璃上的反射
B.光在电影幕布上的反射
C.光在哈哈镜上的反射
D.以上现象都遵循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的物体时不能发生反射现象
D.反射和折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11.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偏折 D.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1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甲图是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乙图是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长方体玻璃砖的同一点,并且都直接从下表面射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上表面射入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
B.从下表面射出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小
C.从下表面射出后紫光和红光一定平行
D.紫光和红光将从下表面的同一点射出
二、填空题
14.疫情期间,我校实行分段就餐,同学们需排队进入食堂,如果你看到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来解释;如果初二某班队列长20m,队伍行进速度为0.8m/s,那么这个班级全部通过食堂入口门洞需要______s。
15.如下图所示是鼋头渚景区外刚刚建成的樱花彩绘步道,图中柳树的影子是光的 _______形成的,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 _______;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 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
16.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甲图所示的仪表是监测噪声的,此时的环境___________休息(填“适合”或“不适合”);乙图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丙图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造成的光污染(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7.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_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每天给学生测温,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______来测量体温的。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8.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km/h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_。
19.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比较__(选填“亮”或“暗”);是因为白纸发生了__,如图乙所示,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__(两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0.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发现光点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______(选填“升高”或“下降”或“不变”)了,此时入射角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光屏的最上端是___________光,最下端是___________光。
22.雨后有月光的晚上,背对着月亮走,地面上发暗的地方是______(选填“水”或“地面”),这是因为月光照到地面发生了______反射。照到水面发生了______反射。
23.如图所示,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则入射角大小为______,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将______移动。(选填“不会”、“向左”、“向右”)
三、作图题
24.作图题:请你在下图中分别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______,并算出反射角为______。
25.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请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6.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光线AB从空气射入玻璃,以及再从玻璃射入空气的光路图。
27.小明站在多肉植物馆的玻璃门前恰好可以看到自己鞋上A点,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眼B看到鞋上A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8.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多次实验的目的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3)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乙,若将F面向后折,F面上______(填“有”或“没有”)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填”有”“没有”)改变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5)如图甲乙,得出的结论______。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蜡烛应选用____________;成像光学仪器应选用_________(选填字母),其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实验中,小莉同学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方法一:将___________(选填字母)放在成像位置,在其上面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方法二:用一张黑纸完全遮住像一侧的平面镜,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在平面镜中观察到蜡烛的像。
30.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1所示)。
(1)实验应在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2)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是:______ ;
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3)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A
6.C
7.A
8.D
9.D
10.B
11.C
12.D
13.C
14.光的直线传播 25
15.直线传播 漫反射 反射
16.不适合 声源 镜面反射
17.虚像 不变 红外线 汽化/蒸发
18.252.5 红外线
19.亮 漫反射 镜面反射
20.80 升高 不变
21.色散 红 紫
22.水 漫 镜面
23.40° 向右
24. 45°
25.
26.
27.
28.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反射角判断错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了 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没有 没有 在 不能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29.BC F 像的位置 刻度尺 要得出普遍规律,需进行多次实验 D 不能 能
30.暗 玻璃板 大小相等,外形相同 远离 对称 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