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发霉与防霉 课件(17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14 发霉与防霉 课件(17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21:00: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
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制订观察计划,并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中长期观察。
3.能运用语言、图表、照片等方式记录辣椒的生长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
日学态度。
4.逐渐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
发霉与防霉
教学目标
1.知道馒头发霉的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馒头发霉条件的方案,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只有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3.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探究物体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4.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认识到人类与微生物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重点:食物发霉的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难点: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馒头发霉条件的方案。
活动准备:保鲜袋、馒头等。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水果、食物和饮料等发霉的情境。“生活中,有些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可能发生霉变现象”的情景,提出问题:食物为什么会变质 我们应该如何保存食物呢
师生共同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食物变质一般是由于发霉引起的, 防霉就是防止食品变质的有效方法。
教师板书:发霉与防霉。
二、探究活动
(一)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什么是发霉?
教师出示发霉的馒头、橘子、香蕉、鞋子和书本的图片。
学生讨论、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2.提出问题:发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老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讨论发霉的影响。
学生小组汇报:发霉使食物、物品变质,无法食用或使用。
2教师提出问题:物品发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霉菌是否存在对生活有利的方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甜面酱、酱油、豆腐乳、红油豆瓣酱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食品制作过程中都需要用到霉菌,霉菌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有利方面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3.教师出示资料卡:霉菌对人类有功有过,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在人体内积蓄过程,可能导致癌症;有些霉菌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
教师提问:你们从资料卡中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对学生思考、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二)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慢头、衣服、苹果等发霉的现象,思考馒头在什么环境中容易发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师生小结: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湿度有关。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证馒头发霉的条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出示方法指导:控制好实验条件,每天按时观察,把馒头发霉的情况记录下来。
(学生设计观察记录单,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观看使馒头发霉的实验视频。
实验总结分析: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5.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设计的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时有哪些好的做法,有哪些忽略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小组的想法、做法有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什么是好的实验设计。
(三)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做法。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做法为什么能够防霉。
2.教师出示真空包装、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紫外线杀菌、微波烘烤、阳光暴晒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防霉的方法,思考这些方法是怎样防止食物或物品发霉的。
师生总结: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等技术。
三、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下任务: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防霉新技术。
教师播放视频:健康防疫站,室内放没小妙招。
板书设计
14.发霉与防霉
发霉是种因霉菌生长面使食品、 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湿度有关。
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等技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14.发霉与防霉
青岛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新知导入
下面的食物发生一些奇妙什么奇妙的现象?
活动过程
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认识发霉现象
活动过程
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发现
食品、物品发霉变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活动过程
甜面酱、酱油、豆腐乳、红油豆瓣,它们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品。它们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霉、发酵等工艺,霉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生活中的发现:
活动过程
资料卡
过: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致人生病。
功:有些霉菌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
活动过程
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物体名称 发霉部位 发霉原因
馒 头
表 面
碗柜潮湿不通风
衣 服
衣领部、袖口
衣服上有污渍,衣柜温暖
桌 子
表 面
表 面
苹 果
表面有污渍,环境温暖湿润
表面有污渍,环境温暖湿润
物体发霉情况调查表
活动过程
结合调查表的反馈信息,猜想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温度
湿度
活动过程
1.取相同大小的保鲜袋四个,选取原材料、大小一样的四块干馒头。
2.取两块干馒头,一块滴少许水,另一块不滴水,分别用保鲜袋将两 块馒头密封好,放在暖气片周围。
3.将剩下的两块干馒头,一块滴少许水,另一块不滴水,分别用保鲜袋密封好,放在冰箱中。
4.每天按时观察,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思维导航
活动过程
1.实验观察研究时,每组实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不变,控制好实验条件。该实验中,馒头的大小、种类、保鲜袋包裹的紧密程度、包裹的层数都应该是一样的;而变量就是馒头所处的环境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干湿程度。
2.每天按时观察,把馒头发霉的情况记录下来。
3.观察实验结束后,将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方法指导
活动过程
馒头发霉观察记录表
条件
现象
时间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1 温暖、潮湿
2 温暖、干燥
3 寒冷、潮湿
4 寒冷、干燥
将潮湿的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
将干燥的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
将潮湿的馒头放在寒冷的地方
将干燥的馒头放在寒冷的地方
实验小结: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实验总结分析单
活动过程
活动三:探究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防止发霉的方法
1
2
3
4
活动过程
真空包装
加干燥剂
低温保存
紫外线杀菌




阳光暴晒
防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深存、真空包装等技术。
3.防霉方法小结
拓展提高
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防霉新技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