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9 16: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7课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雷 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法拉第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
实用发电机
自激式发电机
发电量逐渐增加
人类对“电”的认识








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
跨进了“电气时代”
发明家
托马斯 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著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贝尔
早期的电话
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
电报发明家 塞缪尔·莫尔斯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1876年德国人
奥托发明了
第一台新式的
煤气内燃机。
卡尔·本茨
1885年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因此本茨被后人称为“汽车之父”。
早期的汽车
1913年美国人福特首先使用了汽车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大提高了汽车产量,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因此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这是19、20世纪之交造出的“飞艇”。
1900年7月2日,德国退役军官齐柏林设计的飞艇,首次飞行。
艇体是雪茄形气囊,内充氢气或氦气,艇身下有两个外挂吊舱,
舱内各装一台16马力发动机,时速20英里。可载人、载物。但
是这种飞艇速度慢、造价高、机动性差、安全性低。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30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在威尔伯·莱特协助下,奥维尔·莱特操纵飞行者1号飞机飞离地面,以12秒留空时间、36米飞行距离,记下了人类使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首次动力飞行纪录。
课堂活动:
自制一个表格,分
类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主要成果。
项目 人物 主要成就
电器 电灯、留声机等
动力机 奥托
1876年,研制出第一台新式的煤气
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了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交通运输 福特
1913年,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
1903年,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爱迪生
内燃机
卡尔·本茨
汽车流水线装配工艺
莱特兄弟
人类工业革命演进过程
时代演进 时代特征 时代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蒸汽机(瓦特改良)、汽船、火车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期) 内燃机、电力、通讯(电报、电话)、电灯、汽车、飞机等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