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课4(48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

文档属性

名称 《长亭送别》课4(48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1 13: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元 · 王实甫
长亭送别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从音乐意义来说,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歌曲;从文学意义来说,它是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小令一般用单支曲子写成,如《天净沙·秋思》;套数又叫散套,是同宫调的两支以上曲子写成,如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夫人、长老上云1)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2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3
[正宫5][端正好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4
1、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又叫“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2、角色:莺莺(正旦、女主角);张生(正末、男主角);红娘;老夫人;长老(杂、洁郎);
【补充: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和粗暴的男子,如张飞、李逵)、外(末、旦、净的次要角色)、丑,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为皇帝,孤为官员,卜儿为老年妇女,洁郎为和尚,细酸为读书人)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以此把剧中各种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于带有程式化的表演。】
3、4、语言:由唱词和宾白组成。
【补充: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通常限定每一本由正旦或正末两类角色中的一类主唱;正旦所唱的本子为“旦本”,正末所唱的本子为“末本”。但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
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的说法。】
5、6、音乐: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一套曲子。
【补充: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像此文,“正宫”就是宫调,下面19个曲子前面的“端正好”等就是曲牌。
因为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元代流行的宫调有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这些宫调的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换,也是同剧情变化相对应的。】
结构:
【补充: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一个故事单元,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楔子,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折五个楔子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

关汉卿:创作年代最早,数量和类型最多,总体上思想和艺术成就最大。“杂剧家之首”, “杂剧班头”, “王国维称之为“元人第一”。
(1)生平情况:“不屑仕进”,
(2)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本人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他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作词章风韵美,
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贾仲明续编《录鬼簿》
王实甫和《西厢记》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 "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腊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 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 ……
《西厢记》材料来源:
A、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又叫《会真记》)
B、《西厢记诸宫调》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故事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前者肯定张生抛弃莺莺的“忍情”变成了后者对张生和莺莺争取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王实甫的《西厢记》修改主要表现在: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矛盾冲突变得更加激烈。
《西厢记》得名:
梨花深院内西厢房三间,为莺莺和红娘的居室。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诗中的"西厢"指的就是这里。《西厢记》的书名正是由此而来。
张生住所:也不要香积厨,枯木堂。远有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近主廊,过耳房,都皆停当。(张生跳墙)
西厢记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初遇、借厢、闹斋、和诗
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匪惊、赴宴、赖婚、听琴
西厢记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传简、赴约、赖简、相思
西厢记第四本:张君瑞梦莺莺杂剧:
问病、佳期、拷红、长亭
西厢记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 李叔同
戏 眼戏 眼
离愁别恨离愁别恨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一曲【端正好】,诗意浓郁,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互统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恨相见得迟,
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
却告了相思回避,
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
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滚绣球】
此真小女儿又稚小,又苦恼,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金圣叹
1、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3、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古诗十九首》)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
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
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
只索昏昏沉沉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
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已后书儿、信儿,
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叨叨令】
1、直抒胸臆
2、排比、反复、叠词的运用,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剧中人物哽咽泣诉的口吻必现,突出依依难舍之情。
3、儿化词,口语 化,清新自然。
清人金圣叹: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做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块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清减小腰围”类似诗句: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 别情》)
夕阳:秋草独行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宜宅》)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霖 寒蝉凄切》)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疏林不做美”,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烟暮霭相遮蔽”,在烟霞中也;“夕阳古道无人语”,悲己独立也;“禾黍秋风听马嘶”,不见所欢,但闻马嘶也;“为什么懒上车儿内”,言己宜归不宜归也;“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生已过前山,适因残照而见其扬鞭也。
(《闵遇五六幻西厢记五剧笺疑》)
李后主《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莺莺“金冠霞披”,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砍去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前者“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后者则“如初升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寥廓。”
关汉卿戏剧属阳刚之美,而王实甫戏剧属阴柔之美
本色派本色派
文采派文采派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朱权《太和正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