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4节眼睛和眼镜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第4节眼睛和眼镜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2 20: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巩固拔高
第5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一、单选题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是15cm
B.投影仪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刻度处,光屏仍然可以出现清晰的像
D.小明将自己的眼镜片放置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把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是近视眼
2. 某同学利用水透镜(注射器和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如图所示情况下,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后,凸透镜的焦距会变小
C.向水透镜中注水时,观察成像特点的变化,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
D.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向水透镜中注水时,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
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
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
4.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移走眼镜片,稍微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6.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
B.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
C.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小
D.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
7. 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8.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9. 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
A.眼镜 B.光屏
C.凸透镜 D.烛焰
10.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刻度处,放置在处的光屏上恰好形成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的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的焦距为
B.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蜡烛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将会变化
C.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D.将透镜换成凸透镜且焦距,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蜡烛的像
二、填空题
11.在检查视图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图表来确定视图,实际上,视图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图表______立等大的______像,若小王的眼睛到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图表的距离为______m,测完视图发现他是近视眼,他应需要______透镜矫正。
12.如图,华为公司最新发布的一款手机P30,该手机搭载后置三摄,其中主摄为4000万像素,另外两颗镜头是超广角+长焦的配置,具有超强的拍照功能.在利用手机拍照时,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手机镜头实际上是凸透镜,这类透镜在生活中用于矫正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13.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人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应戴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某一次实验情形如图所示,此时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实验时小明同学配戴的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16.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如图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斑,估测亮斑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用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cm。则乙模拟的是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可以佩戴______(“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丙图实验可得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______(选填“大”或“小”)。
     
17.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___________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镜时,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像变大了,这是因为张丽看到的爷爷的“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18.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是______(选填“甲”或“乙”),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19.小明所戴的眼镜的度数是度,则该眼镜是___________镜,焦距为___________m.
20.人的眼球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物体在视网膜上会形成一个缩小、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采用激光手术,可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从而矫正近视眼。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第4节眼睛和眼镜(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B D A A C D
二、填空题
11.正 虚 0.4 凹
12.实像 远视
13.凸 发散
14.变小 前方 凹
15.放大 幻灯机 发散
16.远视眼 凸透镜 近视眼 小
17.凸 正立 虚
18.甲 凹
19.凹透 -0.5
20.凸 倒立 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