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一结论的是 ( )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厨房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火灾,不能先关闭阀门
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3、酒精是一种易燃物,装有酒精的箱子应有下列标识中的 ( )
4、实验室用高锰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
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反应条件相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氢气
6、充分燃烧1 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
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由图示可知,改用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7、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再倒转烧杯,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极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 ②酒精 ③烟花鞭炮 ④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0、以下是根据--些反应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 催化剂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C 用酒精灯加热小煤块不能被点燃,小木块能被点燃 着火点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11、用扇子扇燃着的蜡烛,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B );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 )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炉中可燃物量大,燃烧放热多,空气流动不会使炉火降温很多,却使新鲜空气量增多,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大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12、分别点燃下列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然后迅速将该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该物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①一氧化碳②氢气③酒精④甲烷(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 B.纸船不是可燃物
C.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4、某违规电焊施工,溅落的火星点燃脚手架上的材料,引发大火。从燃烧条件来分析,“火星”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火灾时风力较大,加速了火灾蔓延,风助火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后通过消防云梯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扑救,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你能想到的自救措施: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15、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6、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1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3-S-3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图2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17、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氢能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氢能源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请将下列四位同学对氢能源的描述填写完整。
19、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在扑火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
(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BD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引发爆炸
D.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气
三、实验题。
20、如图(A)所示,在两支一高一低的燃烧的蜡烛上扣一只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
如图(B)所示,将两支一高一低的燃烧的蜡烛放在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适量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气体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① ;② 。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可以用二氧化碳来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一结论的是 ( )
【答案】B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厨房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火灾,不能先关闭阀门
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答案】D
3、酒精是一种易燃物,装有酒精的箱子应有下列标识中的 ( )
【答案】B
4、实验室用高锰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
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反应条件相同
【答案】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氢气
【答案】A
6、充分燃烧1 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
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由图示可知,改用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答案】B
7、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再倒转烧杯,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8、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极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 ②酒精 ③烟花鞭炮 ④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9、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答案】A
10、以下是根据--些反应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 催化剂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C 用酒精灯加热小煤块不能被点燃,小木块能被点燃 着火点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答案】D
11、用扇子扇燃着的蜡烛,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B );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 )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炉中可燃物量大,燃烧放热多,空气流动不会使炉火降温很多,却使新鲜空气量增多,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大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答案】C
12、分别点燃下列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然后迅速将该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该物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①一氧化碳②氢气③酒精④甲烷(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13、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 B.纸船不是可燃物
C.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答案】D
二、填空题。
14、某违规电焊施工,溅落的火星点燃脚手架上的材料,引发大火。从燃烧条件来分析,“火星”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火灾时风力较大,加速了火灾蔓延,风助火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后通过消防云梯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扑救,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你能想到的自救措施: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答案】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增加了氧气流通,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湿毛巾捂住口鼻
15、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160 (2)3∶5∶32 (3)7.5%
16、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1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3-S-3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图2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答案】(1)酒精灯 (2)燃烧需要可燃物
(3)乒乓球碎片 低 (4)D
17、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119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18、氢能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氢能源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请将下列四位同学对氢能源的描述填写完整。
【答案】①高 ②污染 ③高 ④困难
19、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在扑火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
(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BD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引发爆炸
D.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气
【答案】(1)可燃物,氧气;(2)BD。
三、实验题。
20、如图(A)所示,在两支一高一低的燃烧的蜡烛上扣一只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
如图(B)所示,将两支一高一低的燃烧的蜡烛放在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适量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气体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① ;② 。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可以用二氧化碳来 。
【答案】高的蜡烛先熄灭;蜡烛燃烧生成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先上升后下降。
产生大量气体,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