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水的运动》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水的运动》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1 07: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水的运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粗线为海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范围中的大面积海洋和表示的月份应是( )
A.太平洋7月 B.北冰洋1月 C.大西洋1月 D.大西洋7月
2.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 )
A.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 D.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图中洋流①的盛行风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极地东风 D.盛行西风
4.关于洋流对地理坏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降温作用 B.洋流②对非洲西岸有增湿作用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读“我国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导致乙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原因是( )
A.北太平洋副高衰弱 B.伏旱天气的影响
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准静止锋的影响
7.近年来图中甲河流下游含沙量变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下游流量变小 B.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
C.区域内降水量减小 D.上游修建水库
下图为太平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 )
A.受太阳辐射影响,南半球等温线更为平直 B.受大气环流影响,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受海陆分布影响,乙处比甲处等温线密集 D.受暖流影响,甲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
9.图中( )
A.从甲海区航行到丁海区全程顺风顺水 B.乙海区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渔场
C.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丙海区上升气流减弱 D.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丁海区降水减少
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目前有来水注入艾丁湖的河流主要有阿拉沟和白杨河。下图示意艾丁湖湖泊最大面积各月出现频率与阿拉沟和白杨河总流量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C.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11.与3月份相比,7、8月份艾丁湖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低的自然原因是( )
A.入湖径流量少 B.下渗量大 C.蒸发旺盛 D.泥沙淤积量大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板块边界类型和附近地形是( )
A.生长边界海岭 B.生长边界海沟
C.消亡边界海岭 D.消亡边界海沟
13.下列地理事物或事件,主要受甲洋流影响的是( )
A.①岛冰川消融加快 B.②半岛西侧峡湾海岸广布
C.③港口长年不封冻 D.④地地壳运动活跃度加大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4.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影响 B.地形影响
C.洋流影响 D.气压带风带影响
15.F地的典型地带性植被是(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荒漠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 )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于环节②
C.环节④能给陆地补充淡水
D.环节③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17.若此图表示北太平洋大洋洋流,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均为风海流 B.③④均为暖流 C.②为千岛寒流 D.④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俄罗斯的勒拿河发源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贝加尔山西坡,曲折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一位地理学者写到:“隆冬时节的勒拿河寂静无声地流过雅库茨克,即便这几日降水异常的多,河流水位也是稳如泰山。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勒拿河将会有怎样的未来呢?”下图是勒拿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导致“即便这几日降水异常的多,河流水位也是稳如泰山”的原因是( )
A.河流冰层特别厚,阻挡水位升高 B.降雪天气,气温低未融化
C.森林茂密,大量水分下渗储存 D.湖泊沼泽广布,拦截水分
19.勒拿河河水对两岸冲击力最显著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20.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短期内勒拿河航运功能将有所加强,其原因是( )
A.流域面积变大,通航里程变长 B.高山冰雪融水变多,年径流量增加
C.结冰现象消失,可以全年通航 D.结冰期变短,河海联运能力增强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较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根据材料推测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巴勒更河自东南向西北流 B.巴勒更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C.可鲁克湖为外流湖 D.托素湖夏季盐度最高
22.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原因不可能是( )
A.球变暖背景下,流域内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
B.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
C.地下多裂隙发育,湖水渗漏严重
D.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多,河水汇入减少
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地壳断陷而成,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贝加尔湖每年有约5个月的结冰期,其较同纬度地区结冰期偏长主要是由于(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南北跨度大 D.受寒冷气流影响大
24.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关于两条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补给方式相同 B.其中有一条河流无凌汛
C.安加拉河径流更稳定 D.色楞格河含沙量更小
25.关于图中P、T(湖口位置附近)两处,说法正确的是( )
A.T处堆积地貌减少了湖泊泥沙沉积量 B.P、T都形成了冲积扇
C.P处堆积地貌有利于增加湖泊透明度 D.P、T都形成了三角洲
杰古沙龙湖位于冰岛南部,湖泊南部有一狭窄水道与大西洋相通。湖面上常年有众多巨大冰块漂浮着。湖泊入海口附近的大西洋沿岸有独特的“钻石冰沙滩”景观,沙滩上散落着无数晶莹璀璨的碎冰块。如图示意杰古沙龙湖位置及“钻石冰沙滩”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与杰古沙龙湖成因最相似的是( )
A.苏必利尔湖 B.贝加尔湖 C.长白山天池 D.维多利亚湖
27.促使碎冰块出现在“钻石冰沙滩”上的直接动力来自( )
A.冰川 B.湖水 C.海浪 D.海风
28.近百年来,杰古沙龙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再变大 D.先变大,再变小
二、综合题
29.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
(2)在B地形区,降水的局部差异明显,简述该差异并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雁荡山属于中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为500~600米。雁湖位于北雁荡山,是一处山顶湖盆,面积较小,无河流汇入,其水体主要来源于径流作用和降水汇聚,属于封闭湖泊且水位波动较大。科考人员在雁湖中心附近对湖泊沉积物取样研究,发现其沉积物来源单一,沉积物颗粒粗细与水位高低密切相关,从而指示沉积环境的干湿状况。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反映湖区及周围流域生物量的高低,进而反映降水量的多少。
图1示意雁荡山的位置及降水量的分布。
图2示意1400年代以来雁荡山雁湖沉积物变化特征(中值粒径:粒子群中把颗粒质量平分一半时的颗粒的直径,常用来表示颗粒的平均粒度)。
(1)分析雁荡山一带年降水总量丰富的原因。
(2)分别描述阶段Ⅰ和阶段Ⅱ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和中值粒径的特征变化,并分别推测阶段Ⅰ和阶段Ⅱ气候、湖泊水位的变化特征。
(3)分析古气候的干湿状况是如何影响雁湖中采样点沉积物颗粒的粗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东部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下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以及醉汉树景观图”。
(1)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
(2)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3)请你对东部沙漠河流中“生物极少”做出合理的解释。
(4)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C 6.B 7.B 8.D 9.B 10.B 11.C 12.A 13.C 14.C 15.C 16.C 17.D 18.B 19.A 20.D 21.B 22.C 23.D 24.C 25.A 26.A 27.C 28.B
29.
(1))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夏季温度低,积温数反而较少。A区域盆地地形,夏季温度高,积温高。
(2)差异:自东南向西北(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原因:海拔高度与地面坡向变化。
(3)水量大,落差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30.
(1)雁荡山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雁荡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夏季的东南季风经过海洋且受到山体的抬升,多地形雨;夏秋季多台风,增加降水。
(2)第Ⅰ阶段(1400—1600AD期间),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波动增加,沉积物颗粒变细。反映降水量增加,气候湿润,湖泊水位上升;
第Ⅱ阶段(1600—1650AD期间),沉积物有机碳含量降低,沉积物颗粒变粗。反映降水量减少,气候转向干旱,湖泊水位下降。
(3)湖泊中的沉积物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流水搬运、沉积;在气候干旱期,湖泊水位低,采样点距离湖岸较近,湖水顶托作用弱,流水带来的粗颗粒物质易于到达湖泊中心;在气候湿润期,湖泊水位高,采样点距离湖岸较远,湖水顶托作用强,粗颗粒物质先沉积,流水带来的细颗粒物质易于到达湖泊中心。
31.
(1)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风力强劲),导致树木树冠朝向东南方。
(2)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
(3)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含量低;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冰川融水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生长、繁殖。
(4)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