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 (24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 (24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1 11: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9课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统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壹 疆域统一:六王毕,四海一
贰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叁 巩固统一:大一统格局承后世
目录
疆域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寿春
临淄
邯郸
大梁










咸阳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疆域统一:六王毕,四海一
(喊赵薇去演戏)
巧记:韩赵魏楚燕齐
疆域统一:六王毕,四海一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中国历史·七上 》
材料三: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战争连绵不断,民不聊生。
——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①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末年最富强的国家
②秦王嬴政善于用人,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③百姓渴望和平。 (顺应统一的历史潮流)
疆域统一:六王毕,四海一
思考: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意义?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秦朝——统一
秦的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P44)
制度统一
百代皆行秦政治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中年嬴政之烦恼:
烦恼一
烦恼二
疆域那么大
地方怎么管
烦恼三
国事那么多
职责怎么分
地位那么高
称呼怎么定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材料一:寡人……兴兵诛暴乱……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制度
材料二: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皇帝制度
材料研读: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帝
总揽大权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中央:三公九卿制















中尉
将作少府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地方: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问题:请帮助秦始皇分析哪一种治理模式适合大一统的秦帝国?
最高统治者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皇帝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或长)
地方:郡县制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
材料研读
地方:郡县制
郡县制的影响:
(P46)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①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比较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传承方式
官吏权力
与中央之间的关系
历史影响
相同点
世袭
皇帝任免
管理土地和人,再分封的权力
只有俸禄,无封地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分权)
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思考:分封制和郡县制有哪些异同?
制度统一:百代皆行秦政治
趣味小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尺寸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
巩固统一
大一统格局承后世
巩固措施 作用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任务:阅读课本46-48页,找找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完成表格。







统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①统一货币(秦半两)
②统一度量衡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巩固统一:大一统格局承后世
巩固措施 作用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任务:阅读课本46-48页,找找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完成表格。
统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①统一货币(秦半两)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①统一车轨
③开凿灵渠
②修驰道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①统一岭南
②北击匈奴
③修筑长城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定
②统一度量衡
巩固统一:大一统格局承后世
南海
陇西
东海
长城
“大一统”不同于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思想的最大遗产就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
巩固统一:大一统格局承后世
拓展:如何评价秦始皇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是千古一帝
你不恤民力,推行暴政,是个暴君
积极:(1)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局面,他创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巩固了大一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2)秦始皇在位期间,修建长城、宫殿,滥用民力,严刑峻法,推行了很多暴政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总评价:秦始皇有功于历史,有罪于人民,功大于过。
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原则:
(1)客观全面(一分为二)
(2)史实+结论(史论结合)
小 结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前221年
秦巩固统一措施
秦朝疆域
创立大
一统的
中央集
权制度
书同文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修驰道
南开灵渠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政治上)
(文化上)
(经济上)
(军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