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1 08: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新课预习
1、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2、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 。
3、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 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 和 的爱国运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
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三、本课重点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四、情景导入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就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去感受那些峥嵘岁月吧!
五、新课讲授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人物介绍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要侵略学生呢?”  
——毛泽东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2、想一想:
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
总结: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3、知识延申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人物介绍: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李大钊
想一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总结:
主要有个人宣传、团体研究以及向工人宣传等方式。
这其中的个人宣传主要是李大钊。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新青年》上刊发,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5、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什么影响?
总结: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他们开始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之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不久,北京、长沙、武昌等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2、自主学习
通过结合前面所讲的内容,结合材料,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归纳总结:
(1)思想条件: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等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2)阶级条件: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3)组织条件:中国共产党深入民间,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各地建立早期党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通过阅读教材,找出有关中共一大的相关信息。
总结: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 海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13为代表
内容 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奋斗目标;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性质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意义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一大内容的分析
(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党的奋斗目标来看,一方面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对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又作出了不符合国情的规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而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因此在新民主民主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共产党一大的规定是有局限性的。
(2)确定党的工作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不解决农民问题,革命就不会成功。因此,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忽视农民问题。
(3)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局限,那么,这些局限是什么时候被突破的呢?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就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
时间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上海
奋斗目标 建设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哪些努力?
归纳总结: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领导了大小工人罢工100多次。其中以京汉大罢工最为著名。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在运动中,工人们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2、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运动结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
归纳总结:
(1)结果: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2)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投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人民大革命洪流。
六、课堂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它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走向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康庄大道。
七、随堂练习
1.(2019山东青岛)“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2020广东)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3. 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4. (2020云南昆明,6,2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是 (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陈独秀  
D.李大钊
5. (2019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陈独秀的活动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 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9年 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1920年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材料二: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分)
(2)据材料二,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4分)
(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1分)
答案
随堂练习:
1.A
2.B
3.B
4.D
5.
(1)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增加了现实政治的宣传;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的不懈探索。(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责任与担当;创新精神。(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