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广东教育版《报任安书》课时练习
【识记与理解】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缧绁(léi ) 剌谬(là ) 困厄( è ) 谤议( bàng )
B.愠色(yùn ) 放失(shī ) 轩辕(xuān ) 沉溺( nì )
C.闺閤(gé ) 愤懑(mèng ) 垢辱(gòu ) 草创(chuàng )
D.倜傥(tī ) 怯懦(nuò ) 固陋(lòu ) 曩者( n ng )
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曩者辱赐书 曩:从前;辱:污辱。
B.其次关木索 关:贯,这里指戴上。
C.亦颇识去就之分也 去就:舍生就死。
D.岁索百世,垢弥甚耳 索:积累,经历。垢:污垢,这里指污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卒就死耳 轲自知事不就
B.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C.仆诚以著此书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遽发姜戎
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D.放失旧闻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当春乃发生
D.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6.下列加点词语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B.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C.奉厚而无劳
D.吾尝终日而思矣
7.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C.恨私心有所不尽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8.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A. 安在其不辱也?
B. 重为乡党所笑。
C.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D. 审矣,何是怪乎?
【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9.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义理:正义和真理
B.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缧绁:束缚囚犯的刑具
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粪土:指监狱
D.恨私心有所不尽 私心:个人的心思
10.下面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A.何处不勉焉 风雨兴焉
B.不表于后世也 难为俗人言也
C.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予观夫巴陵胜状
D.所以隐忍苟活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翻译画线句子: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12.概括本段中心意思。
(二)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A 》;屈原放逐,乃赋《 B 》;左丘失明,厥有《 C 》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D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3.在A、B、C、D四处填上文学作品的名字。
A B
C D
14.本段文字论证的中心是 ,用了 的论证方法。
15.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译文:
(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
◆课外阅读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瓮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招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汉书 七六》)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为狱小吏,晓习文法。 文法:文章格式
B.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案事:案子
C.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中伤:受到毁谤
D.历守郡中,所居治理。 治理:政治太平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后去吏居家 昂其直,居为奇货
B.遂召上辞问 莫辞更坐弹一曲
C.除补卒史,便从归府 乘楼车,从吏卒
D.所举应法,得其罪辜 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1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指尹翁归
B.延年大重之 称代前文的“事情”
C.得其罪事 称代前文的“所举”
D.不敢见其邑子 指于定国
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尹翁归奉职守法的一组是
①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 ②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③独伏不肯起。 ④案事发奸,穷竟事情。⑤征拜东海太守。⑥不敢见其邑子。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20.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翁归既晓文尚武,又善击剑,人莫能当,因此依恃霍光在市场斗殴闹事的霍氏家奴再也不敢捣乱。
B.尹翁归受到河东太守田延年接见时不卑不亢,应答如流,赢得田延年好感,而被委以官职。
C.尹翁归审理案件,秉公执法。核事发奸,穷根究底;查办案子,合乎法度,重在罪证。
D.廷尉于定国想将两同乡嘱托给尹翁归,与之言谈终日竟不敢提及。尹翁归廉洁无私。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2)不敢见其邑子。
【积累与运用】
22.文学常识填空。
《史记》,又称 ,它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的作品,体例为 、 、 、 、 ,
总共 篇,鲁迅对他的评价 。
23.司马迁,字 ,西汉著名 、 和 。他的作品开创了 的范例,对后代的史学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后来的“二十四史”都属于 体例。《史记》的写作目的是 。
2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项庄舞剑, 。 (《史记》)
(2)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3) ,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
25.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删去的三处是: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①,即浅尝辄止②;有些可以吞咽③,囫囵吞枣④;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⑤。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道其中梗概⑥,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经常读⑦。
答: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即可)
【写作与体验】
26.读完《报任安书》后,你有何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字数400字左右。
第十九课 报任安书
1.A (B“失”读yì , C “懑”读mèn , D “倜”读tì。)2.A(辱:犹言降低了身份,使对方受到了耻辱。)
3.C(A第一个,接近;第二个,成功。B第一个,才;第二个,代词,他们的。D第一个,生出;第二个,征发。)
4.C(A摩——磨B底——抵D失——佚)5.A(却,竟然。B才;C就;D连词,就。)6.D(与例句均为表修饰关系。)
7.D(倜傥:古今意义均是“洒脱,不拘束”的意思。)8.B(均为被动句)9.D(私心:自己的志愿。)
10.B.(表陈述语气。A语气词/兼词,于是。C发语词/那。D表原因/表手段、方法等。)11.(我)暗暗地忍受耻辱而活下来,囚禁在监狱中而不推辞的原因,是痛惜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完成,平平庸庸而死,使自己的文章不能在后代传扬。
12.述说“隐忍以活”的原因是为了写完《史记》。13.A 春秋 B 离骚 C 国语 D 吕览14.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例证
15.(1)《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抒发愤懑的作品。 (2)这些人都有内心不舒畅的地方,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因此,述说往事,期待将来的人了解他。16.D(A文法:法令条文;B案事:查究案子;C中伤:受到处罚。)
17.C(A.居:① 住,居住。②储存。B.辞:①文辞,书面。②推辞。C.都是“使……跟从”、“带着”的意思。D.举:①检举。②选任。) 18.B.(指尹翁归) 19.A(含有③、⑤ 的不应该选择。①侧面表现其奉职,不敷衍。②“公廉”是为吏的基本要求,尹翁归能够做到,这是奉职守法的表现。③自信,不卑不亢。④奉职。⑤朝廷授职,不是侧重于其被朝 廷看中的原因,而是为了引出“过辞廷尉于定国”的事。⑤重臣尚且不敢有所请托,侧面表现其守法) 20.A(将霍氏家奴再也不敢捣乱的原因归结为“尹翁归既晓文尚武,又善击剑,人莫能当”是不对的,是因为其治政有能耐。应该联系其“为吏”的特点来理解 。) 21.(l)我既能文又能武,只听凭您的安排。(2)不敢让那两个同乡出来拜见尹翁归。22.《太史公传》 司马迁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13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3.子长 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纪传体 纪传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4.(1)意在沛公 (2)穷则独善其身 (3)勿以恶小而为之
25.②④⑦
附文言译文
尹翁归字子兄,是河东平阳人,后来迁徙到杜陵.尹翁归小时死了父亲,跟他的叔父住在一起。他担任办理诉讼的小吏,通晓法令条文。喜爱击剑,没有谁能抵挡他。当时大将军霍光主持政事,霍家人住在平阳,家奴门客拿着兵器进入街市殴斗闹事,主管官员无法制止,等到尹翁归做街市的主管官吏,没有谁敢违犯法律。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他后来离职回家。刚好碰上田延年担任河东太守,巡视属县来到平阳,将当地旧吏五六十人全部召集起来,田延年亲自去跟他们见面,叫他们有文才的站在东边,有武略的站在西边。考察了解了几十个人,轮到尹翁归,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对答道:“我文才武略齐备,您只管吩咐。”功曹认为这个小吏傲慢不谦逊,田延年说:“这有什么关系?”于是叫他上堂来,设下文辞让他回答,田延年感到他的回答很不一般,授任补职让他做了卒史(官名),于是带他回到郡府。他调查事情揭发坏人,彻底了解事情的底细,田延年十分器重他,田延年自己感到才能比不上尹翁归,调任他做了督邮。河东郡属下二十八个县,分成两部,闳孺主管汾北一部,尹翁归主管汾南一部。尹翁归检举揭发他人时都符合法制规定,掌握违法者的犯罪事实,属县长吏虽然受到他的制裁,也没有谁怨恨的。他被推举廉能担任缑氏县尉,曾经做过郡中太守,他任职的地方都治理得很好,升职补任都内令,被推举廉能担任弘农都尉。朝廷征召他任命他做东海太守,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于定国老家在东海郡,他想将两个同乡后辈托付给尹翁归,请他关照,就让这两个人坐在后堂等着出来见尹翁归。于定国跟尹翁归谈论了一整天,始终不敢让那两个同乡出来拜见尹翁归。尹翁归离开之后,于定国才对同乡后辈说:“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