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11. 昆虫一家(教案) 美术一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11. 昆虫一家(教案) 美术一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11 19: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昆虫一家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感受自然界中不同昆虫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表现美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及能力: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水彩笔、油画棒、剪刀使用的基本技法 学生对于昆虫的知识了解不多,虽然知道一些常见昆虫的名字但是不知道其特点,还不能对动物进行分类,学生的想象力不能充分发挥。图片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年级学生求知欲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主动参与意识。
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昆虫概念的理解和特点的分析。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对于昆虫特点造型表现上的把握不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昆虫的特点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昆虫的不同表现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欣赏质疑、预习新知
介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昆虫,并介绍世界上的昆虫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昆虫的一家
【设计意图】:由欣赏不同形态的昆虫的图片引出昆虫并激发对新知学习的兴趣。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探究新知:
(1)小组合组,了解新知
学生课前小组合作,预习搜集昆虫的相关知识和我国著名画昆虫画家以及和他的作品,制作课件演示汇报。(2组)
教师总结:这两组同学搜集的知识很全面,让我们知道了关于昆虫的知识,也欣赏了齐白石画家的作品,小组合作很认真,虽然课件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但是咱们同学能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并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很棒了
【设计意图】:渗透通过自主预习的学习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网络查阅资料的能力。
(2)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通过pad 下发讨论题,学生欣赏图片并小组讨论。昆虫身体的有哪几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再听儿歌对自己总结的答案自主进行完善。
教师总结:昆虫的组成部分其实就是昆虫的特点。
展示第三组的课前自主预习关于搜集昆虫的绘画作品,根据昆虫的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所画昆虫的错误之处?
教师总结:我们画昆虫时,要注意昆虫的特点和身体部位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讨论为学习的核心,再由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突破本课的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2.温故知新,游戏识别
(1)用所学的昆虫知识判断我们以前所学习的蜜蜂和蚂蚁是不是昆虫
(2)由辨认的游戏来再次识别生活中的昆虫。
【设计意图】:把所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来辨别生活中的昆虫。
3.看书,测试
学生接受测试题:看老师下发的图片资料回答书中的问题,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设计意图】:基于问题的测试来验证学生对昆虫分类的掌握。
4.教师示范解决重、难点
(1)教师演示蜻蜓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过程,装饰时注重点、线、面的装饰方法。
(2)欣赏网络中的儿童画昆虫的作品。第四组汇报
【设计意图】:教师的直观示范传递设计构思和装饰得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并解决绘画昆虫的重、难点。欣赏学生的作品提高绘画表现的不同方法。
活动3【活动】尝试体验,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 画一只自己最喜欢的昆虫,图上鲜艳的颜色,之后剪下来,贴回到美丽的家园。
注意要点:
1.抓住昆虫的特点
2.用剪刀注意安全
3.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齐心协力的完成作品。
活动4【导入】展示评价,拓展提高
1.展示评价:首先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组学生的作品,之后得星
在组内评价和班级展示中,相互学习,教师恰当给予鼓励引导性评价。
2.拓展提高:
(1)欣赏视频生活中的常见的蜘蛛是不是昆虫以及昆虫的爬行方法。
(2)以后学习剪纸、折纸的昆虫
(3)接受课后作业课后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欣赏视频了解昆虫的知识以及对继续学习明确方向。
活动5【作业】评价
(一)学生学习活动方面
由于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学生在教学中,会自始至终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饶有兴趣的进行美术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展示汇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的演示录像,调动学生创作表现的巧妙构思,激发学生能设计制作出比较生动的作品。
(二)教师自身教学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的视频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的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做了深入的讲解与细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评价学生作业方面
本着“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原则,开展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模式。尤其对能力中等偏下的学生,教师要引导评价方向,及时鼓励以激发学生对版画的兴趣,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作业情况。采取小组评价,共同进步;全班展示教师点评,课后填表自评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成长,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