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4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1 13:2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并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化学式
碳元素化合价
组成元素
分子构成
CO2
CO
+4
+2
C、 O
C、O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你认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
不相同,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2、闻一闻,二氧化碳(CO2)有气味吗?
3、你能根据哪些事实,推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1、认真观察描述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 6-3】
现 象
分 析
探究:二氧化碳与空气密度的大小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烧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同时也说明二氧化碳既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 6-4】
现象
分析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塑料瓶瘪了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瓶子压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根据实验完成下表:
二 氧化 碳
颜 色
状 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支持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写出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 + C 2CO
高 温
Ca(OH)2 + CO2 CaCO3↓ + H2O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然后滴入紫色的石 蕊试液。
现象: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呢?
【作出假设】
1、水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温馨提示:
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实验验证】
阅读P118实验6---5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I)喷稀醋酸
(II)喷水
(III)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二氧化碳
(IV)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二氧化碳
紫→红
不变色
不变色
紫→红
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水不能使紫色小花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小花变红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种酸,使小花变红
现 象
分 析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O2 + H2O H2CO3
H2CO3 H2O + 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化学性质
三不性质
三不性质
与Ca(OH)2反应
与水反应
1、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
3、本身不能燃烧
CO2 + H2O H2CO3
CO2 + Ca(OH)2 CaCO3↓+H2O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 阅读P119当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
自主学习
(2)、二氧化碳(CO2)没有毒,是什么性质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出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决 定
反 映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原料
温室的气体肥料
化工原料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人工降雨
制造云雾
冷藏食品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根据图片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化石燃料的燃烧
根据图片二氧化碳的吸收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这张图反映的是什么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阅读P120---121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现在人们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向蔬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4、完成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哪些属于化合反应?哪些属于分解反应?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5、 某学生用上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装置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的性质。
6、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 )
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B、带入一杯水
C、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
D、带入一个点燃的油灯或木柴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7、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 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为了减少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B.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C.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E.禁止使用含碳化石燃料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O2
CO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收集方法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向上排气法
排水法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在生活中常用一氧化碳做燃料,说明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1)可燃性
【实验目的】
验证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实验操作】
制取一氧化碳,并在尖嘴导管口处点燃气体,并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现象】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发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 + O2 2CO2
点 燃
C + O2
点燃
CO2
CO 2 + C
高温
2 CO
2CO + O2
点燃
2 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操作】
1、先通一氧化碳,
2、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
3、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4、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道玻璃管冷却。
实验装置图
CO早来晚走
酒精灯迟到早退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溶液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 CO Cu + 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加热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实验中为什么先通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生爆炸。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实验完毕后为什么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
防止生成的铜再被氧化成氧化铜。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 实验图中尾部加了一燃着的酒精灯,其目的是什么?
燃烧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煤气中毒实际上是什么气体引起的?
2、煤气中毒的生理原因是什么?
3、有人用煤炉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面上放两大盆水,这样就能防止煤气中毒吗?
4、用煤炉取暖时,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阅读理解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O2
CO
可燃性
还原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
毒性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怎样区别CO2和CO 说说你的方法。
1
1、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的是CO2,不变的是CO。
2、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
3、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
4、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怎样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CuO + CO Cu + 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
怎样除去CO中混有的CO2
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
CO2和CO
CO
CO2 + Ca(OH)2 CaCO3↓+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