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第四章 第一节农业 同步练习题(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第四章 第一节农业 同步练习题(Word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1 10: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
如表为我国四个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大豆、甜菜 棉花、油菜 橡胶、甘蔗
1.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甲——东北平原 B.乙——华北平原 C.丙——珠江三角洲 D.丁——海南岛
2.下列关于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内蒙古武川县被称为“马铃薯之乡”。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根据材料判断,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
A.肥沃的土壤 B.温凉的气候 C.平坦的地形 D.丰富的降水
4.武川县政府所在地年平均气温2.5℃,海拔为1589米,距首府呼和浩特市(年均温7.5℃)仅33km,关于武川县比呼和浩特市区年均温低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武川县海拔高,气温低 ②武川县供暖不好 ③呼和浩特市位于阴山南侧,受冬季风影响小 ④呼和浩特市不受寒潮影响,气温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目前中国人口总量已经突破14亿,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压力。请完成下面小题。
5.众多的人口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
A.粮食生产压力减小 B.资源消耗量减小
C.就业压力降低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6.针对人口持续增长的现状,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下面四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地区的农事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福建山区主要农事活动最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③农事活动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南方地区的平原、丘陵地区 B.西北地区的山麓地带
C.北方地区的平原地区 D.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
9.湖南某农产品市场要四人外出采购,其中很难以采购到当地产品的是( )
A.甲到海南岛采购香蕉、菠萝 B.乙到山东采购苹果、梨子
C.丙到新疆采购葡萄、哈密瓜 D.丁到黑龙江采购甜菜、荔枝
10.下列不是我国四大牧区的是( )
A.西藏牧区 B.新疆牧区
C.甘肃牧区 D.青海牧区
11.属于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区的是( )
A.浙江 B.黑龙江
C.广西 D.河南
1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产于热带、亚热带南部的荔枝现也能进入我国北方地区寻常百姓家,下列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不恰当的是( )
A.现代交通便利,运输快捷
B.栽培技术进步,北方地区也能大面积种植
C.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富裕
D.保鲜技术进步,新鲜荔枝能保持更长时间
13.不同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图所示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错误的是( )
A.B.C. D.
14.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我国应该( )
A.在中温带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B.在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C.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牧区畜牧业 D.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渔业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北京与上海之间,2007年开工,于2010年运营,全长1318千米,设计时速高速350千米,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结合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5.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16.有关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在华北平原 B.上海在长江口 C.山东临渤海和东海 D.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
17.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
A.稻花飘香 B.小麦黄熟 C.棉田连绵 D.荔枝丰收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解答题
18.读图1“于都县梓山镇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2“梓山镇辣椒大棚景观”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见我国消费者对辣椒的喜爱。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的农民们,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通过种植辣椒致富。
(1)梓山镇位于地势较______(高/低)的______(河流名称)沿岸。某农业企业在这里建造了辣椒生产及加工基地,吸引了许多当地农民参与。从自然、人文等方面简要说明该企业选择种植辣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示例:处在山间盆地,地形平坦,适宜种植)
在辣椒即将成熟时,大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时棚外寒意袭人,棚内却暖意融融。
(2)梓山镇农民采用的辣椒种植方式是_______。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在辣椒种植期间,需要用大棚来进行温度调节的时间约有_______个月。
依托辣椒种植实现脱贫,当地农民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带动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3)以下关于如何发展辣椒产业的建议中存在不合理性,请你找出三处。
建议一: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辣椒的种植面积,除了现有的耕地可以全部种植辣椒外,还可将周边山地都修筑成梯田来种植辣椒。此外要修建一处像三峡一样的大型水库,以预防洪涝灾害。
建议二:应购置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到那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会很大,一定要联系好购买渠道。要在梓山镇建设一个全球最大的辣椒种植基地。
示例:除了现有的耕地可以全部种植辣椒外
不合理1:________不合理2:_________不合理3:__________
19.读图甲和图乙,思考下列问题。
(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牧区畜牧业的景观,哪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农耕区畜牧业的景观
(2)试从主要畜产品、饲养牲畜的主要方式、饲料来源三个方面,比较中国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差异。
2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阴影部分代表的粮食集中产区中:①是________,以________为主。③是________,以________(粮食作物)为主。
(2)更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________(②或④)。
21. 如图是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区,其中A是山区,B为丘陵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业布局.
(1)耕作业宜布局在________(填字母)处,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本区主要种植法人油料作物是________(可供选项:油菜、花生),粮食作物是________(可供选项:小麦、水稻),作物熟制多为________.
(2)经济林宜布局在________(填字母)地,主要种植的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可供选项:哈密瓜、柑橘、梨、菠萝、苹果).
(3)渔业宜布局在________处(填字母).
(4)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农业生产遵循的________原则.
(5)A、C两地,如果利用不当,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________地.
22.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耕作业宜布局在___地(填字母),原因是这里地形____,土壤肥沃,水源丰沛,有利于耕作。本地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一年几熟)。
(2)经济林木宜布局在___地(填字母),主要种植的水果有________(可供选项:哈密瓜、柑橘、苹果、山楂、菠萝)。生态林木宜布局在___地(填字母)。
(3)在B、C两地,如果采取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是___地(填字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分析】
1.
甲地盛产冬小麦、棉花、花生为华北平原地区,A错误。乙地盛产春小麦、大豆、甜菜为东北平原地区,B错误。丙地盛产水稻水稻、棉花、油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C错误。丁地盛产水稻、橡胶、甘蔗为气候湿热的海南地区,D正确。故选D。
2.
甲地种植冬小麦,花生是温带油料作物,是华北地区,为暖温带,两年三熟,A正确。地是东北平原,应保护湿地,合理建设商品粮基地,B错误。丙地位于长江流域,热量充足,农业限制因素是洪涝灾害多,C错误。丁地适宜甘蔗种植,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没有黑土分布,水资源丰富,D错误。故选A。
【点睛】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3.B
4.B
【分析】
3.
马铃薯原产于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内蒙古武川县有”马铃薯之乡“称号,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该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候温凉,故选B。
4.
根据题干可知,武川县海拔为1589米,海拔高,气温低,呼和浩特位于河套平原,海拔低,气温高;武川县位于阴山北侧,受冬季风影响大,冷空气堆积,气温低,呼和浩特位于阴山南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武川县规模小,人口和工业少,废热少,呼和浩特市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工业发达,热岛效应更强,所以武川县比呼和浩特市区年均温低;也会受到寒潮的影响。故选B。
【点睛】
农业的生产往往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特点,受气候和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多种多样。
5.D
6.D
【分析】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众多的人口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粮食生产压力加大,资源消耗量加大,就业压力上升,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ABC错,D对,依据题意,故选D。
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因此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过渡的开垦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不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不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耕地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压力很大,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7.B
8.A
9.D
【分析】
7.
福建山区地形多山,南方低山丘陵区适合种植茶叶,与福建山区主要农事活动最相符的是②采茶,B正确。南方低山丘陵要水土保持,不适合放牧,A错误。福建山区不适合种植水稻,适合种植茶叶,C错误。福建没有种植棉花,D错误。故选B。
8.
③农事活动是插秧,在种植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平原、丘陵地区,A正确。西北水资源不足,B错误。北方主要种植小麦,C错误。青藏地区的河谷主要种植青稞,D错误。故选A。
9.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香蕉和菠萝,A可以;山东属于暖温带,适合种植苹果和梨子等温带水果,B可以;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盛产葡萄和哈密瓜等水果,C可以。黑龙江纬度高,气温低,适合种植甜菜,但是荔枝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D不可以。故选D。
【点睛】
茶树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需要酸性土壤,不适合在中国的北方种植。甜菜:甜菜喜温凉、耐寒、耐旱、耐碱。我国分布在北纬40度以北,包括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其中以中温带为主的东北地区种植最多,占全国的总面积的65%。
10.C
【详解】
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
11.C
【详解】
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及分布可知,甘蔗性喜湿热,我国的甘蔗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C正确;浙江、黑龙江、河南不是甘蔗的主要产区,ABD错误;故选C。
【点睛】
12.B
【详解】
产于热带、亚热带南部的荔枝现也能进入我国北方地区寻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现代交通便利,运输快捷;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富裕;保鲜技术进步,新鲜荔枝能保持更长时间。但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北方地区还不能大面积种植。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
13.C
【详解】
以上四种农作物的产地中,香蕉产自广东省是正确的,故A正确。椰子产自海南省也是正确的,椰子属于热带作物,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故B正确。柑橘属于亚热带作物,河北省属于暖温带,不盛产柑橘,故C错误。苹果属于温带作物,山东省地处暖温带,盛产苹果,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14.D
【详解】
中温带地区是我国草场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A错误。干旱地区缺少水源,不适合发展林业,B错误。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C错误。东南沿海地区水域条件优越,适合发展渔业,D正确。故选D。
【点睛】
15.B
16.C
17.D
【分析】
15.
从图中看,京沪高铁从自向南经过了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地形区,B正确;没有经过东南丘陵、东北平原、辽东丘陵,ACD错。故选B。
16.
京沪高铁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行政中心是济南市)、安徽、江苏四省,其中北京位于华北平原,A正确;上海在长江口,B正确;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C错;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D正确。故选C。
17.
京沪高速铁路跨越我国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因此沿线能欣赏到南方地区的稻花香田,北方地区的小麦黄熟,以及长江、黄河流域的片片棉田,ABC不符合题意;荔枝属于热带水果,因此该铁路沿线不能欣赏热带地区的荔枝丰收,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我国南方为水稻产集中产区,北方为小麦集中产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棉区。华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18.低 贡水 气候温暖适宜辣椒种植。 江西人喜食辣椒,消费市场广。 秋植 3 还可将周边山地都修筑成梯田来种植辣椒 修建一处像三峡一样的大型水库,以预防洪涝灾害 应购置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分析】
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知识。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梓山镇所在区域的颜色为白色,根据图例可知白色所在区域海拔较低,因此梓山镇的海拔较低,从图中可以看出梓山镇位于贡水沿岸。从自然角度看梓山镇的气候较为温暖,适宜辣椒的种植,从人文角度看,江西人喜食辣椒,辣椒的消费市场广阔。
(2)从梓山镇的气温曲线图中可知,梓山镇的8月-10月期间,气温大致在20℃至30℃,适宜辣椒的生长,因此当地的辣椒适合秋植,即8月播种,10月-12月收获。从气温曲线图中可知梓山镇的12、1、2三月的气温低于15℃,不利于辣椒的生长,故有三个月需要温室调节气温。
(3)建议一中的“还可将周边山地都修筑成梯田来种植辣椒”不合理,开垦山地来种植辣椒,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建议一中的“要修建一处像三峡一样的大型水库,以预防洪涝灾害”不合理,江西地处第三阶梯,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地势低平,落差小,不适合修建大型水电站。建议二中的“应购置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不合理,梓山镇地形多为山间盆地,连片土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阅读地图。
19.(1)图甲,图乙。
(2)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知,图甲反映的是牧区牧民放牧的景观,图乙反映的是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景观。
(2)牧区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依托天然牧场,以放牧的方式大力发展肉、奶、皮、毛等;农耕区畜牧业利用谷物和秸秆等饲料喂养牲畜,发展肉、奶、禽、蛋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及分布等,读图回答问题即可。
20.三江平原 春小麦 鄱阳湖 水稻 ④
【分析】
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详解】
(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粮食集中产区中,①是三江平原,以春小麦为主;③是鄱阳湖平原,以水稻为主地.
(2)“外向型农业”是指以出口创汇为主体的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④珠江三角洲在我国很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因为周边有港澳地区,临近东南亚,转口贸易发达,其农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高端市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位置及主要粮食作物,属于基础题。
21.(1)C;花生;小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2)B;梨;苹果
(3)D
(4)因地制宜
(5)A
【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
【详解】
(1)从图中得知,C为地势相对较平坦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发展耕作业;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其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花生,粮食作物是小麦,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2)从图中得知,B地为地形较和缓的丘陵地区,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种植经济林木可发展经济林;该区域盛产温带水果,如梨、苹果等。
(3)从图中得知,D为水库,发展渔业条件优越。
(4)该区域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原则。
(5)从图中看出,A地为地形陡峭,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山区,为了保持水土,可发展生态林;C地为地形平坦的平原,利用不当,易发生土地荒漠化。
【点睛】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
22.(1)C 平坦 水稻 一年两熟至三熟
(2)B 柑橘、菠萝 A
(3)B
【解析】
【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
【详解】
(1)从图中得知,C为地势相对较平坦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发展耕作业;该区域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2)从图中得知,B地为地形较和缓的丘陵地区,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种植经济林木可发展经济林;该区域盛产亚热带水果,如柑橘等。
(3)从图中看出,B地为地形陡峭,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山区,为了保持水土,可发展生态林。
【点睛】
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