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性、复杂性、反复性。
议会斗争时期(1640----1642年)
两次英国内战(1642——1649年)
英吉利共和国(1649——1653年)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护国公统治(1653——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年)
光荣革命(1688年)
一、议会斗争时期 1640—1642年
开始标志:长期议会的召开 1640年
为什么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革命前英国没有常备军,也没有警察,英国的专制制度缺少武装支柱,一般国内有事都是临时征集军队。组织军队打仗要有军费,而增加税收又必须经过议会,所以国王才召开议会。
在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提出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的政治问题;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政权问题。因此以议会的召开做为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1.英国内战爆发
【学习探究】阅读课文简单叙述英国内战的经过。
⑴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英国内战爆发
⑵议会军战初失利
【问题探究】从开战时的双方客观条件来看,议会占优势,但是战争初期,议会的军队却屡战屡败,为什么?
内部思想分歧,军事指挥不利。最根本的是内部思想分歧。
⑶1645年“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给国王的军队以致命一击
⑷1646年查理一世沦为阶下囚,第一次内战以议会方面的胜利告终
⑸1647年查理一世逃跑
⑹1648年挑起第二次内战,不久,议会军再次取得胜利
⑺1649年查理一世被斩首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学习探究】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英国的政治状况又如何呢?
1649年3月,国会通过决议,宣布废除君主制,取消上院。
5月19日,国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和共和国的成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最高峰的表现。
共和国只不过是以独立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专政的新形式。其代表是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克伦威尔
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1.“护国政体”
(1)建立: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2)特点:护国公终身任职,有权指定继承人,并将立法、行政、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于一身。
【问题探究】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1)政治:武力解散议会,建立护国政体,加强个人集权
(2)军事:对内军事管制,对外征服侵略(爱尔兰和苏格兰)
(3)思想:奉行极端清教教义;限制民主自由
(4)经济:发展工商业,鼓励海外发展
2.护国政体的性质——军事独裁(专制政体)
【学习探究】如何评价克伦威尔的统治?
克伦威尔是在处死查理一世的背景下掌握政权的,当时阶级矛盾很尖锐:内有人民起义和封建势力反扑.克伦威尔要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与要求,巩固新生政权.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镇压人民起义;发展工商业,并在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派兵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这些措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但是,克伦威尔的统治是建立在武力基础上的,掌握政权后,解散议会,加强思想控制,他建立的护国政体实质是一种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政权,带有消极因素。
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1. 复辟原因:政局动荡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2.复辟后倒行逆施的措施
查理二世:
⑴经济上:照顾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⑵政治上:实行反攻倒算的政策
詹姆士二世:竭力在全国恢复天主教,实行专制统治
3.“光荣革命”
⑴原因:各阶级反对詹姆士二世复辟政策
⑵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等各阶层联合进行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⑶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本课小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到1688年结束,前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这段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民主和专制的反复较量。在这段历史时期,民主与专制为什么要较量呢?
因为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合法斗争到内战,从建立共和国到实行护国公统治,从王朝复辟到光荣革命,民主和专制为什么会反复较量呢?
封建思想难以一时彻底清除;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相对于封建阶级而言,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民主与专制较量的结果是什么?
民主取得胜利。
从英国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历史曲折向前发展,螺旋式上升,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挡的。民主制度的确立时世界各国的仁人志士经过流血牺牲而获得的成果。
当堂检测:
1、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其做法不包括
A.取消议会 B.独揽国家大权
C.实行军事管制 D.禁止言论自由
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
A.完全在英国恢复了旧秩序 B.彻底清除了人民革命的成果
C.实行过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D.标志着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
3、议会方面允许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目的在于
A.结束护国政体 B.恢复君主制度
C.实现社会稳定 D.维护既得利益
4、在17世纪的政治斗争中,英国议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地盘 B.一度是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具
C.随着议员成分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作用 D.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
5、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意义在于
A、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6、17世纪.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哪些形式的反复斗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当堂检测答案:1、A 2、C 3、D 4、C 5、B
6、思路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斗争形式,要从斗争的具体史实中综合概括出来;原因要结合斗争双方的情况,尤其是双方的力量对比、斗争策略等来考虑。
参考答案:
斗争形式:议会内的斗争(或者提出要求等)、军事斗争(或者内战)、双方妥协(或者允许旧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等。
原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斯图亚特王朝掌握国家大权,力量上占优势,地位上较主动;议会方面一度存在政治分歧等。
说明: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第2课
问题探究:
英吉利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两次内战,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第一次内战(1642-1646)
原因:查理一世无法容忍议会的挑战,宣布讨伐议会。
经过:议会军在内战初期屡败。后来建立了 “新模范军”,迅速扭转了颓势。在纳西比战役中给国王的军队以致命一击。
结果:查理一世成阶下囚,议会方面胜利。
第二次内战(1648年)
原因:议会内部出现矛盾,被禁国王逃跑
结果:再擒查理一世并处死
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处决查理一世时的情景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时间:1649年
特点:既无国王又无上议院
问题探究:
克伦威尔是如何进行专制统治的?护国政体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
二、护国政体统治时期(1653—1658年)
1、背景:
①中下层人民起义不断
②封建守旧势力围攻
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巩固其统治
2、措施:
3、实质:
4、结果:
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军事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混乱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政治:武力解散议会,建立护国政体,加强个人集权
2)军事:对内军事管制,对外征服侵略(爱尔兰和苏格兰)
3)思想:奉行极端清教教义;限制民主自由
4)经济:发展工商业,鼓励海外发展
问题探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要求就是反对专制统治。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十余年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而要选择专制统治呢?
(1)这是形势所然。当时英国国内形势动荡不安,王党分子复辟活动猖獗,下层人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稳定秩序、保护财产,就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权。
(2)这种专制政体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它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专政,专政的对象是王党分子和下层人民。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尽快结束混乱局面,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推动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而与斯图亚特王朝妥协。这种妥协,是在承认革命基本成果的基础上恢复王位,并非完全回到旧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去。
问题探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的倒行逆施有哪些?导致了什么后果?
1、查理二世统治
(1)表现:
(2)影响: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的倒行逆施
①恢复国教,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②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
③对参加过革命的人进行反攻倒算
①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②反对派使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
(2)结果:
2、詹姆斯二世统治
(1)表现:
竭力在全国恢复天主教,任命一批天主教徒为军官,实行专制统治。
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建立起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等各阶层联合进行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小结 :1640—1688年的英国革命阶段:
一是议会阶段(1640—1642),
二是内战阶段(1642—1649),
三是共和阶段(1649—1653),
四是军事独裁阶段(1653—1659)
五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统治阶段(1660-1688年)
六是结束阶段(1688年)
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又使资产阶级不满,于是寻求一种既有君主又不实行专制统治的政体即君主立宪政体
君主专制引发革命
革命后否定君权,建立共和国
没有君主统治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利益受损,接受王朝复辟
形势动荡,建立护国公政体
由此看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反复性,也说明此时资产阶级相对于封建阶级,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小结:线索
特点: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②革命过程中呈现出了曲折性和反复性。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原因:①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妥协的表现。②封建专制统治和欧洲宗教势力仍然有相当强的社会基础。
影响:①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②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问题探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呈现出什么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这场革命对英国自身的发展和世界历史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探究延伸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什么时候的情况?
(2)材料一中的“查理”和“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被砍掉了”与“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的“法”是指什么?它是哪一年由什么权力机构通过的?具有什么意义?
(4)材料二中列举的条款分别对国王的权力作了怎样的限制?
分别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和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查理一世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处死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
《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
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或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的允许,国王不能擅自征税。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 )
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
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A
2.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的相同目的主要是 ( )
A.确立君三立宪制政治体制
B.对付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
C.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已有成果
D.与荷兰建立资产阶级同盟
C
3.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议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 )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成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公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的原则
④克伦威尔想以此建立独裁统治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4.17世纪70年代末,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了《人身保护法》.其目的在于( )
A.限制国王对“革命者”的迫害
B.维护议员的言论自由
C.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A
5.阅读下列有关英国近代政体确立过程的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敢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团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台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台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这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面,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选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经历了共和国时期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三个阶段。国家政权所属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不成熟;英国有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崇尚中庸;共和国试验和“复辟解决”相继失败,“光荣革命”成功。
一种新的政体的确立要经历曲折和反复;一定的政治体制最终能否确立主要取决于国情。
1、残酷性:英国资产阶级期间先后爆发了两次内战;处决了国王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
2、复杂性: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之间既有你死我活的战争,也有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还有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阵营内部也有矛盾,如第一次内战后议会内部出现矛盾,军队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护国公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3、反复性: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1688年詹姆士
二世逃亡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