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3 07: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核心素养
第2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划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
2.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岳阳开展的“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
3. 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调整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宇航员在飞船外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超声波才能进行交流
C.丙图中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D.丁图中当高脚杯中的水量变化时,听到声音的音调会发生变化
4. 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道路两旁植树 B.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C.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5.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声源产生噪声 D.以上方式都有
6. 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音调不同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拔动时发出的声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
8.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防止噪声产生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9. 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监测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会使人失去听力 B.此时的噪声会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不会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10.以下措施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中考期间校园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高架桥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C.车间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市区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二、填空题
11.为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城市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决定”.燃烧烟花炮竹释放的烟尘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防治噪声的角度,禁燃是从_______处控制噪声.
12.小明发现晚上睡觉时将闹钟放在枕头下面,听到闹钟“滴答”声比没有放在枕头下时要响,原因是______,于是他又放了几个同样枕头在上面,听到的声音又变小了,说明隔声性能与材料的______有关,枕头越多,闹钟声音就逐渐听不见了,小明认为此时闹钟声就变成了次声波,这一判断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 。
13.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______,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对所有患者隔离治疗、出门佩戴口罩,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中与这些措施原理相似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4.张明修理桌椅时有敲击声,为使邻居免受干扰,他想出了三种方法:第一,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厚布,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第二把自己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第三,告诉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塞团棉花,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_____人们正常休息,______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____________的声音产生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6.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声音的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7.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上图形可知,图 ______ 是噪声的波形;正在房间写作业的小明觉得客厅的电视声太大了,于是关上了房间门,这属于在 ______ 中减弱噪声。
18.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控制噪声的_______;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________。
19.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详解,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1)工业噪声:______.
(2)交通噪声:______.
20.在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为了保持考场安静,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三、实验题
21.在“声现象”一章的教材中出现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甲;
②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变化,如图乙;
③塑料用泡沫在平板玻璃上摩擦,感受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波形,如图丙。
(1)图甲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转换”)
(2)图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
(3)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课本上噪声的波形图片丙可以判断,丁图中的_____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
2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音叉和示波器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在该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敲击频率为512赫的音叉,第二次用同样的力敲击频率为256赫的音叉,结果听到第一次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图 (a)、(b)为该同学观察到的示波器上波形图的疏密情况,其中______________图为第二次实验时的波形图[选填“a”或“b”]。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C A C D B B
二、填空题
11.不属于 声源
12.固体传声效果好 厚度 错误 声音频率大于20Hz
13.能量 响度 (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或“阻断噪声传播(途径)”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4.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5.影响 学习 要听 干扰
16.声源 传播过程中
17.音色 乙 传播过程
18.声源 能量
19.工厂(车间)里的机器运转声 街道上的汽车声
20.声源
三、实验题
21.振动 将微小振动放大 转换 频率 低 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 无规则 b
22.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