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滚动训练
第5章 第1节 透镜
一、单选题
1. 下面四个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 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未改变光的方向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作用的一种现象
3. 如图是关于透镜的几种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偏向主光轴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可能是发散形状的
5. 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 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对图乙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A.2或4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
7. 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8. 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9. 要使光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
10.下列作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当于______,对太阳光有______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12.如图所示,透镜分别对光起何种作用.
13.如图所示,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F,则F点称之为该凸透镜的_____;若①、②两条光线分别向上、下平移一段距离(仍射到凸透镜上),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F将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原位置不变”)。
14.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叫做__________透镜.
15.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要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线,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上.
16.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__________透镜,乙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
17.如图,L表示凸透镜,MN为主光轴。O为光心,F为焦点。从S点发出两条光线,一条经过光心,另一条平行于主光轴,请在图中画出它们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______。
18.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过_____。
(2)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_____。
(3)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_____。
19.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有________透镜和________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前类的为________,属于后类的为________.
2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_____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_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三、作图题
21.在图中已知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将入射光线补充完整.
22.要使光线发声如图所示的偏折,在方框内适当的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保留作图痕迹),一种利用光的反射,一种利用光的折射
23.如图所示,在点光源S的下方有一块平面镜,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a、b,其中光线a经过凹透镜的光心,光线b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右侧焦点F,请画出:
(1)光线 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光线b及其经平面镜反射后又通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4.完成下列光路图.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第1节透镜(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A C A C D C
二、填空题
11.凸透镜 会聚
12.会聚 发散 会聚 发散
13.焦点 保持原位置不变
14.会聚 会聚
15.焦点 焦距 焦点
16.凸 凹
17.
18.焦点主光轴不变
19.折射 凸 凹 ACDE B
20.凸 凹
三、作图题
21.
22.如图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