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课标要求:
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
学习目标:
1.理解第二帝国建立的背景、过程及结
果。
2.分析路易波拿巴能够上台的条件?
3.分析路易波拿巴政权的性质。
4.知道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建立标志。
5.复习1875年法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
路易波拿巴骑马像
《1848年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总统由全民选举
产生,拥有很大权力。路易波拿巴在744万张选票中获得553
万张(约占总数的74%)。共和派人卡芬雅克只得到144万选票。
*
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建立过程
(1)第一步: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
(标志资产阶级保守派取代共和派执政)
(3)第三步:发动政变,打击秩序党。
(标志着开始个人军事独裁)
(4)第四步:颁布新宪法,总统独揽大权。
(标志着总统独揽一切大权)
(5)第五步:1852年强迫人民投票恢复帝制。
(标志着拿破仑第二帝国的建立)
(2)第二步:利用秩序党排挤共和派。
(标志着保守派组阁控制议会)
*
1852年11月,波拿巴强迫人民投票赞成恢复帝制的决议。不久,他登基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正式建立,昙花一现的第二共和国寿终正寝。
*
思考:路易 波拿巴为什么能够成为总统并最终成为皇帝?
原因:
1.人们怀念拿破仑,波拿巴利用了其伯父的威望,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秩序恢复;
3.新成立的共和国不得人心;
4.波拿巴通过种种手段打击政敌:利用政党,发动政变,把民主作为工具等;
*
拿破仑及其侄子波拿巴都做了皇帝。
这是历史的倒退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从历史的演变来看,两者恢复帝制都是历史的倒退。但历史是否倒退还要看它实行统治的结果和作用。两位皇帝都适应了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需要,实现了政局稳定;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与措施,如《拿破仑法典》,从这一点看他们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从作用上看,两者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从作用看两者也是进步的。
总而言之.政体上的倒退是明显的,但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更为巨大。我们应该全面评价拿破仑与波拿巴的统治。
*
2、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对内:实行军事专制独裁统治
促进经济发展,完成工业革命
对外:侵略战争
普法战争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克里木战争、与撒丁王国联合对奥地利作战)
3、法兰西第三帝国的覆灭
1870、7 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被俘。
1870年“9.4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色当战役
*
*
问题:法国的共和政体如何最终 确立下来?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君主派内讧(直接原因)→
1875年宪法通过(标志确立)→
1877年共和派议会选举获胜→
1879年最终确立
*
材料一:在新产生的国民议会里,由正统派和奥尔良派组成的君主派占了优势。他们试图忧复君主制,准备推举正统王朝(即波旁王朝)的后裔尚博尔伯爵为国王。不料,尚博尔伯爵坚决要求恢复波旁王朝的白旗,遭到奥尔良派反对。罗马教皇得知后,非常遗憾地说:“仅仅为了那么一块破布!”
材料二:有人讽刺说:“尚博尔伯爵是法国的华盛顿,是他建立了共和国。”
*
内容
3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众议院受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4.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阁。
1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2总统由议院选出,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
作用
宪法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共和派掌握了政权
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
归纳: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
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
思考
*
小结: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1792年9月之前:法兰西王国(封建君主专制)
(2)1792年9月至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804年至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4)1815年至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5)1830年至1848年:七月王朝
(6)1848年至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7)1852年至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8)1870年至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巩固练习
1、法国二月革命不久,路易·波拿巴在总统选举中以压倒的优势当选,广大选民对他寄予的共同希望是 A巩固共和政体 B结束动荡,实现稳定
C渴望恢复帝制 D对外侵略扩张
2、下列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表述有误的是
A立法权由参众两院共同行使
B总统掌握行政权
C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D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
3、以下法国政权中,更迭顺序正确的是
A.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B.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
C.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
D.第二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4、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的标志是:
A.第一位普选总统产生 B.第三共和国建立
C.1875年宪法颁布 D.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巩固练习
*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课标要求:
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路易·波拿巴与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统治措施的相关史实,理解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的原因和独裁统治的影响。理解1875年宪法和共和制确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课堂呈现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史料解读、归纳比较的能力。通过概括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归纳其确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共和制的确立虽然十分曲折、艰难,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新事物最终会取得胜利的。
教学重点:法国1785年宪法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对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法国大革命虽然顺利,但作为革命重要成果的共和制却一直处于危机之中。虽历经磨难,在1848年法国再次建立了共和国,但是,路易·波拿巴却继承了其叔叔拿破仑的衣钵,使法国又进入了帝制时期。
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一)路易 波拿巴当选总统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法国大革命,特别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的法国社会状况,使学生明确由于法国的政局动荡, 为路易 波拿巴的上台创造了机会。
路易 波拿巴当选总统,主要是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学生阅读教材68页“资料回放”)
法国农民在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帝国时期,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在以后的政治斗争中,由于不直接涉及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各种观念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因此,决定他们手中选票投向的因素,除了那些因小土地观念而引申的对拿破仑的崇拜以外,再就是对传统社会的忠诚以及对社会权威的服从精神。
(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路易 波拿巳虽然当选为总统,但统治极不稳定。他通过组织“秩序党”内阁、解散制宪会议、主宰立法议会,排挤小资产阶级共和派;又通过1851年政变、解散立法议会、镇压反对派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个人独裁。
在政变之后, 路易 波拿巴又于1852年初制定了新宪法,总统独揽大权,同年11月,路易 波拿巴通过公民投票,恢复帝制。12月2日,在政变周年纪念日,隆重宣布帝国成立,即法兰西第二帝国。路易 波拿巴称拿破仑三世。同拿破仑一 样,路易 波拿巴也成了法国人的皇帝。
(三)拿破仑二世的独裁统治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拿破仑三世的统治措施来理解帝国的性质。
拿破仑三世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中的金融贵族和大工业家的利益。
对内,一方面实行军事独裁,取消“自由、平等、博爱”等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和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确立政治宣誓效忠制度,通过强化军队、警察和官僚机构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
另一方面,极力为大资产阶级提供发财致富的机会,资本家通过操纵公债、从政府借贷、包办各大城市的建设工程等,获得了空前的财富。
另外,拿破仑三世不断进行侵略扩张,使法国获得大片殖民地。
(四)第二帝国的覆灭
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但帝国依然存在。直到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迫使资产阶级宣布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其次,引导学生分析帝国覆灭的原因:一是阶级矛盾的激化;二是对外战争的失败。
二、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一)共和制的危机
在巴黎公社被镇压以后,保卫共和制的力量遭到削弱。保皇党人一心想推翻共和国,复辟君主制。1873年保皇党人麦可马洪继任总统,并积极筹备复辟君主制,使法国共和制出现危机。关键时刻,保皇党出现分歧,分成三派,给君主制的复辟带来一定的困难。
1875年,议会进行选举表决,由于一位共和制宪委员瓦隆的努力,资产阶级共和派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一项修正案,将“共和国”一词写入规定总统当选条件的条文之中。共和派初步扭转了形势,使法国君主制复辟的危险过去了。
(二)1875年宪法
1875年宪法是由一系列单行法律组成的, 其中规定了法国政体、议会、总统、内阁之间的法律关系。要使学生准确掌握其内容, 应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相比较。
1875 年宪法虽然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 但还是具有很大意义的。
第一, 为共和国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二 , 限制了君主派的复辟活动;第三, 为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第四, 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875年宪法的通过,并不意味着政局的稳定,君主派并不甘心失败,共和派和君主派继续利用选举进行激烈的斗争。
在1876年下议院选举和1879年上议院选举中,共和派取得稳定多数。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 共和派迫使君主派领袖麦可马洪辞职,共和派格雷维当选总统。
至此, 议会、内阁、 总统等职位全由共和派掌握。资产阶级共和制终于在法国确立。
引导学生讨论:艰难和曲折是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点。
教师总结:君主复辟势力相当强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有限;法国农业经济发达,小农意识成为君主制复辟的温床。
总结: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虽然十分曲折、艰难,但民主力量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再次证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新事物最终会取得胜利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