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画水果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色相知识,掌握运用水粉表现单独水果的技能。
(2)通过对比探究、分析发现、演示示范等教学过程,利用游戏找光源、尝试体验等具体方法学习立体水果的表现技法。
(3)通过有趣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绘画表现能力,提升对艺术表现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通过三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型基础,对于色彩知识也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水粉课程在12册教材中共有12课,课时相对较少,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因此在熟练运用水粉技法和表现有一定立体感的物体造型上应该比较困难。为此,课前进行了具体的学情调研,让教学做到心中有数。调研为问卷调研和抽样绘画两种形式,分别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进行了调查。
3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色相知识,理解水果丰富的色彩变化。
难点:
运用基本的水粉技法,表现色彩丰富的立体感水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画水果
(一)小知识——色相(3分钟)
教师:请大家打开书13课,《画水果》板书课题 。今天的课题看起来好像很简单,那我们来看看作业要求有什么不同:
课件-实践要求:用水粉画一张静物写生,注意色彩的变化。
教师:重点有两个1、是用水粉表现,2、是有色彩变化
和我们平时的水彩笔平涂不一样了,那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水粉颜色,大家以接龙的游戏说出你手中的色彩名称。(出示色相环)
学生:逐一说出色彩名称,教师同时板书:色相-色彩相貌
教师:这些色彩名称在美术专业名词里叫-色相,就是色彩的相貌。 运用丰富的色相能够表现出怎样的作品呢?教师拉开范画的遮挡帘呈现出临摹范画,谁认出这幅作品了,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是法国画家-塞尚的作品《 高教盘﹒玻璃酒杯和苹果》。
教师:塞尚是一位世界著名画家,被誉为西方 “现代艺术之父” 是“立体派”的开拓者。
【设计意图】:学习色相知识,了解著名画家-塞尚,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知识。
(二)我爱探究——分析色相(3分钟)
教师:这幅作品正式我们书中塞尚的范作,作品用深色线条勾勒轮廓,使得物象更加清晰与立体,画面色相丰富鲜艳。观察作品的水果,你发现了那些色相?
学生:说出水果的色相,教师黑板贴出相应的色卡。
教师:色相真丰富,我还带来一幅我们学生的作品,你对比两幅作品发现了什么不同的效果?
学生:1种色相表现的是平面的,而多种色相表现的水果根据立体。
教师:多种色相的表现,更加突显水果的自然和立体感。
【设计意图】:根据作品分析苹果色相,了解丰富的色相更能突显水果的立体效果。
(三)我爱探究——色彩成因(4分钟)
教师:作品中多种色相的成色原因又是什么呢?看一段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1、光照成色(2分钟)
课件:景物受光视频
学生看视频,了解光照会使物体产生受光和背光不同的色彩。
(出示课件提示词: 球体 光照 受光 背光)
学生:根据提示词语分析苹果不同面的色相颜色及形成原因。
课件总结:苹果是球体,光照下受光面色浅呈现亮的黄色称亮面,背光面色深,呈深红色为暗面,中间过渡为灰面呈大红和橙色。最深的色相不在暗面,在亮面和暗面交界转折处,将亮与暗明显的分隔,更显水果的立体感。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光照的反映理解色彩在光照下会产生明显分界变化,了解亮、灰、暗的立体呈色。
2、游戏1-找光源(2分钟)
教师:光源的位置不同,色相变化也不同,谁能根据苹果的色相变化找到相应的光源位置贴士代表光源的小太阳。
教师:出示不同位置的苹果范图,请学生找出光照的位置,亮面贴上小太阳。
教师:根据光源的位置,我们可以表现出不同方位的苹果。
【设计意图】:利用找光源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不同光照的色彩效果,另一方面学习不同位置的苹果的色彩关系及表现效果。解决教学重难点
(四)立体表现——方形笔触(4分钟)
教师: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表现立体的水果吗?看看下面的作品
色相丰富,没有笔触 2、色相成条状均匀分布 3、方形笔触造型立体
教师:那幅作品立体效果更明显,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根据提示词分析作品,学习方形笔触表现方法。
教师:课件分析第3幅作品的用笔方法。
教师:观察用笔方法,每一笔都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方形笔触围绕苹果球体造型排列,笔触坚实,体积感强。我们也来尝试一下,体会一下方形笔触的效果。-学生练笔
(五)演示步骤——你教、我画(4分钟)
教师:请学生说绘画步骤及颜色,指挥教师演示。
明暗分界色相深 2、深红暗部半包围 3、大红灰面来过渡 4、橙、黄亮部定光源
教师:下面你们来做老师,指导我来表现一个完整的苹果。(根据步骤提示语指导)
先从最深的明暗交界处表现,色相较深,大红调点熟褐,左右调笔,方形笔触表现,第二步暗部深红竖笔触,然后是灰面大红色,正面横笔触。最后表现亮面,橙色,最亮出少量的黄色。
教师:学习了苹果的表现方法,那桔子与苹果在色相上的区别是什么?苹果偏红,桔子偏橙色。
学生:色相偏橙色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课件步骤指导教师作画演示,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解决教学难点。
(六)艺术实践:(19分钟)
实践内容:运用水粉技法每人表现一个苹果。
实践要求:色相变化,笔触明显,体现立体效果。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的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深入体会水粉用笔造型的方法。作业纸形的提供有效解决多方位表现的效果,为展示做准备。同时培养良好的做画和做事习惯。
巡视辅导:集体辅导:重点辅导学生的用笔及调色技法。
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辅导个别学生的笔法及色彩表现顺序。
集体展示:利用范画教具(没有苹果的范画),将学生的作品贴于画上,组合成完整的作品。
教师:作品完成了,来欣赏一下吧!今天我们采用的是集体展示方法,和原来的单独展示你更喜欢那种?给你怎能样的感受呢?
学生:集体展示的效果更加完整,效果好。单独展示不完整没有效果。
教师:还是集体的力量大,我表现背景色调协调统一,你们表现水果色相丰富、鲜艳。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苹果和橘子》。看屏幕我们的作品叫《苹果和橘子》,原作是塞尚的又一代表作品。
虽然我们是小学生,但是我们也可以和大师一起创作,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不久的将来你们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画家、或是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一定不要小看自己。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完整的作品效果,师生共同完成的作品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借助塞尚的作品为教具,鼓励学生努力进取,站在巨人的肩头我们会走的更远。
引导评述: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画面效果的欣赏与评价。
整体评价:整幅作品色调和谐统一,给人以安静温馨的暖意。
个别评价:部分苹果的立体感表现不强,颜色较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学习欣赏、评述的语言及方法。
(七)知识拓展: (1分钟)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单独水果的表现方法,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组合水果的表现技巧。留一个探究作业:香蕉都有哪些颜色?课件——组合水果步骤图
【设计意图】:出示组合水果步骤图,让学生感知一副完整的画面创作步骤,为下节课的组合画水果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