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圈所示的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蜡烛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8cm B.f=12cm
C.f=16cm D.f=20cm
3.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灯片的插法应选用图中的( )
A. B.
C. D.
4.为了进一步加强疫情溯源和管控,2020年2月18日12时,在广西全区推广使用扫码抗疫情登记系统,实行公共场所扫码出入制度(如图所示),扫码时,出入登记二维码通过手机摄像头成像在感光晶片上,后被手机内的软件识别,对于扫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在感光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
C.二维码在感光晶片上成正立的虚像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
A.一定是虚像 B.一定是实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个生鸡蛋放入桌面上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从不同的位置观察鸡蛋,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看到的鸡蛋比实际小一点
B.看到的鸡蛋比实际大一点
C.看到的鸡蛋都是虚像
D.看到的鸡蛋比实际的浅一点
7.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投影仪应用了图中这一成像规律
C.f1<f2
D.f1>f2
8.小明将凸透镜靠近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移动图片或凸透镜或者光屏的过程中,分别出现了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像②时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正立的像
B.出现像①后,如果将图片逐渐远离透镜,调整光屏位置,则先后出现像④③
C.出现像①后,如果保持图片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则在光屏上可能会出现像③
D.实验中,这四个像都可以在光屏上清晰呈现
9.如图所示,光屏上刚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中,光屏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的是( )
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
B.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至35cm刻度处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10cm
D.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并将蜡烛适当向左移动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8 cm刻度线处,则对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可能是虚像 D.一定是实像
二、填空题
1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_____,如:远视镜片、放大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_,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12.我国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见,有“镜湖”之称,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13.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____的实像,__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30cm处,应将光屏_____(选填 “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是______。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各实验器材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______(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7.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若此时光屏上刚好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则蜡烛是放在______点。(选填“A”、“B”或“C”)
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当蜡烛放在a点时,此时光屏上能看到清晰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当把蜡烛从a点移动到c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位于d点时,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19.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 cm,已知甲、乙、丙三个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等大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
20.小锐在课外物理实践活动中,透过没有水的圆柱形塑料瓶看白纸上两个完全相同的字母,现象如图甲所示,往瓶中倒入适量的水,透过塑料瓶,看到其中一个字母发生了变化,如图乙所示,小锐分析:圆柱形塑料瓶装有水的部分具有______的特征,起到凸透镜的作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的这个发生变化的字母是放大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像,与凸透镜成像相比的不同之处是______(写出一点不同即可)。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完成图中光路。
22.在下图中画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如图乙,线段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关系,则凸透镜焦距为______。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甲中蜡烛的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屏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比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4)小科把“”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______)
A.、放大 B.、放大 C.、缩小 D.、缩小
答案
1.C 2.B 3.B 4.B 5.C 6.A 7.D 8.C 9.C 10.D
11.凸透镜 凹透镜 12.镜面 凸透镜 13.小于 正立 虚像
14.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靠近
15.倒立、缩小 照相机 16.投影仪 左 17.C
18.缩小 变大 不能 19.f甲 f乙 f丙
20.中间厚边缘薄 实 横向颠倒纵向不颠倒(或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21. 22.
23.放大 投影仪 10 变暗 向左 变小 A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