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二调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B.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双水解反应
C.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原理相同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64s2
B.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3.对反应A(s)+3B(g)2C(g)+D(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3 mol·(L·s)-1 B.v(B)=0.6 mol·(L·min)-1
C.v(C)=0.5 mol·(L·min)-1 D.v(D)=0.01 mol·(L·s)-1
4.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 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
C.加热水至100 ℃,pH=6 D.向水中加少量的CuSO4
5.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符合能量最低原理的是( )
A. B.
C. D.
D.
6.34号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四周期第ⅣA族 B.第三周期第ⅣA族
C.第四周期第ⅥA族 D.第三周期第ⅥA族
7.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月壤”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月壤”中的He与地球上的He互为同素异形体
B.He和H互为同位素
C.H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D.居里夫人用He原子核轰击Al原子核,得到核素Y:Al+He→Y+n,则Y为磷元素
8.在以离子键为主的离子化合物中,形成离子键的两种元素电负性差距越小,则含有共价键的成分越高;下列各对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中含有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
A.Li F B.Na F C.Na Cl D.Mg O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是主族或零族元素
B.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Ⅷ族位置,属于ds区
C.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1s22s22→1s22s22过程中形成的是发射光谱
D.最外层电子数为ns2的元素都在元素周期表第2列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中加入盐酸:CaCO3+2H+Ca2++H2O+CO2↑
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SCuSO4↓+H2O
C.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BaSO4↓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11.甲醛()在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甲醛、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
A. B.
C. D.sp
12.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K+、Cl-、N B.Ag+、Na+、N、Cl-
C.Zn2+、Al3+、S、Cl- D.Ba2+、N、Cl-、HC
13.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发生化学反应刚开始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加快
B.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
C.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氮反应N2(g)+ 3H2(g)2NH3(g) ΔH<0
D.FeCl3+3KSCNFe(SCN)3+3KCl,增大KCl的浓度则溶液的颜色变浅
1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
B.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2CO2(g)+2H2O(g) ΔH=-890.3 kJ/mol
C.已知中和热为ΔH=-57.3 kJ/mol,则含0.5 mol浓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放出57.3 kJ的热量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5.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最大的是② B.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C.电负性最小的是③ D.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④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实验误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大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读取数值偏小
D.用沾有水珠的锥形瓶盛装待测液进行滴定,测定浓度偏小
17.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u+H2SO4===CuSO4+H2↑这个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
B.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可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内K+向FeCl3溶液移动
C.因为铁的活泼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
D.由Al、Mg与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
18.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C.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19.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
C.升高温度,c(HS-)/c(S2-)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R W
Y Z
20.短周期主族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K层电子数和M层电子数相等,R、W、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且R、W的核电荷数之和与Y的核电荷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Z>Y>W
B.ZW2、YW2、RW2可溶于水且溶液均呈酸性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D.Y、R、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Z>Y>R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1.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
元素 结构、性质等信息
A 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B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C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D 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
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
(1)D﹣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2)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其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离子半径:B___A(填“大于”或“小于”)。
(4)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为:_________。
(2)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基态Fe原子有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3)基态硫原子中,核外占据最高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硫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分子式为S8,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4)Se(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正下方)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_;
(5)H2Se的稳定性比H2S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6)琥珀酸亚铁片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的常见药物,临床建议服用维生素C促进“亚铁”的吸收,避免生成Fe3+,从原子核外电子结构角度来看,Fe2+ 易被氧化成Fe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转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沉淀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容器壁上沉积一厚层BaSO4时,是很难直接除去的。除去的方法是向容器壁内加入Na2CO3溶液,使BaSO4转化为BaCO3,然后加盐酸洗去沉淀物。已知常温Ksp(BaCO3)=5.1×10-9,Ksp(BaSO4)=1.1×10-10。
(1)Na2CO3俗称纯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Na2CO3溶液呈碱性,用水解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BaSO4转化成BaCO3,Na2CO3溶液的浓度应大于________mol/L。(设定:≈1)
Ⅱ.合成是转化的一种应用,甲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一:CO(g)+2H2(g)CH3OH(g) ΔH1
反应二:CO2(g)+3H2(g)CH3OH(g)+H2O(g) ΔH2
(1)相同条件下,反应:CO2(g)+H2(g)CO(g)+H2O(g) ΔH3,则ΔH3=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
(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CO(g)+2H2(g)CH3OH(g) ΔH1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平衡常数(K) 2.04 0.27 0.012
①此反应的ΔH1________0,ΔS________0。(填“>”“=”或“<“)
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 mol/L,则CO的转化率是________,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
③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升温 B.恒容充入CO C.恒容充入H2 D.恒压充入惰性气体 E.分离出甲醇
化学参考答案
DADDC CDBAB CCBAD AD B B B C
21. NH3 方法一: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方法二:用玻璃棒蘸浓盐酸或者浓硝酸靠近,产生白烟,证明有氨气 第三周期第ⅢA族 小于 Al(OH)3+NaOH═NaAlO2+2H2O
22.22.C23.答案:Ⅰ.(1)CO+H2OHCO+OH- (2)5.1×10-4
Ⅱ.(1)ΔH2—ΔH1 (2)< < 80% 250 ℃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