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1 11: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二调考试
地 理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案如需改正,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共50个,每题1.2分)
1.读图,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 )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防治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
D.f——珠江三角洲把旱地改为水田,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
2.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 )
A.森林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 D.冰雪覆盖增大
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
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4.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5.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的是( )
A.实现河流梯级开发 B.实现土地生态环境恢复
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D.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能反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 )
A.成土母质、气候、生物 B.时间、人类活动、气候
C.地形、人类活动、气候 D.太阳辐射、成土母质、生物
7.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8.如果图中该地植被为春夏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则图示地区可能为( )
A.热带干旱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D.寒带湿润区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海拔1507米)不同植被类型占地面积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山地可能为( )
A.浙江天目山 B.山东蒙山
C.海南五指山 D.宁夏贺兰山
10.该山地生物资源种类最丰富的自然带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常绿落叶阔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
肯尼亚山位于肯尼亚中部,是非洲第二高峰。下图示意肯尼亚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垂直方向上的自然带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肯尼亚山东南坡自然带数目明显多于西北坡,直接原因是东南坡( )
A.降水多 B.高差大 C.温差小 D.热量多
12.M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灌丛带 D.热带草原带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山地北坡2700米以上及以下地区,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水分、热量 B.水分、水分
C.热量、水分 D.热量、热量
14.山地南坡缺少山地针叶林带,原因是( )
A.海拔高,光照强烈
B.背风坡,降水较少
C.坡度大,土壤贫瘠
D.纬度高,热量不足
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甲、乙、丙对应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B.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热带荒漠
C.热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草原、亚热带荒漠
16.造成图中甲、乙、丙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地形
17.影响自然森林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东经0度34分,北纬44度50分)的大西洋畔,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19.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C.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21.图示流域新垦区( )
A.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从西向东依次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
C.降水量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23.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降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24.下列排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的是( )
A.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25.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气候大陆性强,年降水量200mm以下
下图为我国分省区综合发展条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甲省区最具优势的发展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地广人稀
C.技术先进 D.能源丰富
27.平衡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的有效措施是( )
A.鼓励新兴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B.鼓励劳动力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
C.跨区域调配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D.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
下图示意甲、乙两相邻国家的产业构成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甲、乙国家可能是( )
A.印度、巴基斯坦 B.法国、德国 C.印度尼西亚、日本 D.墨西哥、美国
29.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有( )
①资金②技术③劳动力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表为湖南省产业结构变化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0年 42.3 40.2 17.5
2000年 21.3 39.6 39.1
2020年 6.8 42.8 50.4
30.有关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最小 B.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C.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 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
31.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推知( )
A.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 B.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
C.工业化水平不断下降 D.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
2015年11月24日-25日,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江苏苏州太湖之滨举行。25日,作为东道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苏州北---上海虹桥。读“2015年度中国(内地)国际会议城市排行榜图”,完成下面小题。
32.由图可知,中国(内地)举办国际会议前10的城市( )
A.北方多于南方 B.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C.举办会议的次数北方少于南方 D.都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
33.与图中其他城市相比,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突出优势是( )
A.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社会治安条件好,安全度高
C.市内交通快捷,交通优势显著
D.中国政治中心,国际知名度高
34.李克强总理邀请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乘坐的高铁干线是( )
A.京沪高铁 B.京广高铁 C.沪杭高铁 D.沪昆高铁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自然条件地域差异较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读我国油气资源分布及油气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我国斥巨资实施资源调配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C.我国资源整体分布与经济地理格局极不适应
D.为贫困山区提供廉价优质的资源
36.国家除了大力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外,还加大了资源战略储备,从国外进口油气资源。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②③的来源地分别是( )
A.欧洲、东南亚 B.俄罗斯、缅甸 C.中亚、南亚 D.哈萨克斯坦、中东
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着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读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7.图中数字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是(  )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38.下列措施符合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方向的是(  )
A.将河北的钢铁企业转移到天津临港地区
B.扩大河北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
C.本区域治污重点是调整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
D.打造主要城市一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
2018年4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国家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下图示意海南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相比,海南岛建自由贸易区的主要优势是
A.经济水平高 B.交通便捷 C.生态环境好 D.开放最早
40.海南岛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可大力发展的产业主要是
A.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 B.钢铁工业
C.石化工业 D.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
41.海南岛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是
A.促进产业升级 B.促进文化交流
C.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D.增加就业机会
产业转移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此,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读广东省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2.广东省出现省内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珠三角地区能源、矿产资源枯竭
②珠三角地区环境问题严重
③粤北山区等地土地租金低
④粤西等地劳动力价格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3.广东省产业转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物流成本较高
③水资源短缺 ④地理位置较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4.产业转移可以推进港珠澳湾区建设一体化,是因为产业转移( )
A.扩大了管理权限 B.缓解土地紧张
C.加强人才流动 D.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5.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6.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47.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早和较快的地区之一。右图为珠江三角洲主要工业部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外部条件是( )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B.良好的区位
C.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
49.据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
A.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B.各城市重复建设突出
C.经济腹地范围较小
D.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50.为缓解图中所示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加强( )
A.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 B.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C.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D.轻纺工业支撑力度
2、综合题(共40分)
5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被称为“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近年来,秦岭北麓出现大规模建设别墅等有悖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为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当地政府依法对违规别墅进行拆除。下列两图分别为秦岭山脉陕西段位置示意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1)运用地理事例说明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3分)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秦岭被称为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的原因。(6分)
5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西藏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17万人。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发展有机农牧业生产,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1)简述西藏青稞的分布特点。(2分)
(2)简要分析西藏农作物种类少,但农作物质量高的自然原因。(8分)
(3)针对该地区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A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3分)
(4)简述该地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原因。(3分)
5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根据该规划,京津冀地区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1)简述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3分)
(2)简述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地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该省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6分)
(3)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5DAADD 6-10 ADCAB
11-15 BDCBA 16-20 CAACD
21-25 CCDAB 26-30 DCDBB
31-35 BCDAC 36-40 DDDCA
41-45 ABDDA 46-50 BCDBA
51.(1)1月份0℃等温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水田和早地的分界线等。(答出三点3分)
(2)秦岭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东西走向绵延的山脉对南北气流阻挡作用强,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山区东西跨度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 海拔高,相对高度大,且山区面积大,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山区人少,人为干扰少,保护了物种多样性。 (答出三点6分)
52.(1)主要分布在西藏的东部、南部(1分)的河谷地带(1分)。
(2)海拔高热量不足,所以农作物种类少;(2分)
质量好:地势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年均温低,生长周期长;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答出三点6分)
(3)冬季严寒(引起的冻害);太阳辐射(紫外线)强,(引起的晒伤);缺氧(低压低氧引起的高原反应)等。(答出三点3分)
(4)该地拥有纯天然的环境和无污染的资源等优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身心健康的追求,为之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该产业发展投入低,经济效益高。(答出三点3分)
53.(1)缓解北京、天津的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分散北京、天津部分城市职能;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答出三点3分)
(2)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 排灌结合,防止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碱、耐旱作物; 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止风沙危害;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答出三点6分)
(3)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力、技术等联系; 推动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 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答出三点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