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如果某化学反应的ΔH和ΔS均小于0,则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反应物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的总焓时,ΔH>0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该方程式的可表示碳的燃烧热
C.2氢气燃烧得水蒸气放热484,则
D. ,则任何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的反应热均为
3.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外观 无色,透明固体 灰黑,不透明固体
熔点
燃烧热/ 395.4 393.5
A.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由表中信息知
C.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像
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熔点
4.下列各组变化中,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组是( )
①
②
③时,在一定条件下,将和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④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
A. Ea 为催化剂存在下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无催化剂时该反应的活化能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活化分子是能最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D. 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使平衡不移动
6.氢碘酸和氯水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HI气体溶于水放热,则
B.
C.已知,则
D.
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六氧化四磷(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单位:kJ/mol):P—P:198;P—O:360;OO:498。则1 mol P4(白磷)燃烧(P4+3O2P4O6)时的能量变化为( )
A.吸热1638 kJ B.放热1638 kJ C.吸热126 kJ D.放热126 kJ
8.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 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
9.对于反应A (g)+ 3B(g) =" 2C(g)" + 2D(g),下列数据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A)=0.7mol/(L·s) B. v (B) ="1.8mol/(L" · s)
C. v (C)=1mol/(L·s) D. v (D) =1.6mol/(L·min)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来表示
C.若某化学反应中用某反应物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就是指在该时间段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
D.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
11.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路径
B.升高温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D.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mol·L-1盐酸和0.1mol·L-1硫酸与2mol·L-1 NaOH溶液反应速率相同
B.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0.1mol·L-1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
C.等量的Mg粉、Al粉和0.1mol·L-1盐酸反应速率相同
D.0.1mol·L-1盐酸和0.1mol·L-1硝酸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
14.试分析下列可逆反应2A(g)+B(g)2C(g)的反应速率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对于2A(g)+B(g)2C(g) ΔΗ<0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其原因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
D.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而且增大的程度一样
16.向2 ml 1 mol/L淀粉KI溶液中通入,再加入1 ml 1 mol/L盐酸,溶液迅速变黄塞緊胶塞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变成乳黄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资料:
A.整个反应过程中,KI可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B.该反应能够证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改变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结合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与的反应速率小于与的反应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 ΔS﹤0
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C. 常温下,2H2O=2H2↑+O2↑,即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自发反应
D. 对于反应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自发,高温不自发 B.常温不自发,高温自发 C.放热,熵减 D.吸热,熵增
19.已知当时化学反应能自发进行。下列化学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B.
C.
D.
20.在反应 中,下列操作能减小反应速率的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的浓度 D.加入少量
二、填空题
21.已知:25℃、101时,
,
,
,
与反应生成无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2.参考下列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是和反应生成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的变化是______,的变化是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请写出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又知则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n D(g), 开始时A为4mol,B为6mol;5min末时测得C为3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mol·L-1·min -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5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前5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n为______。
()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
① v(A)=5mol·L-1·min -1
② v(B)=6mol·L-1·min -1
③ v(C)=4.5mol·L-1·min -1
④ v(D)=8mol·L-1·min -1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填序号)。
三、实验题
24.和是红色粉末,常作颜料。某校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的成分是、或二者的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
假设2:红色粉末是;
假设3:红色粉末是和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溶液。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若假设2成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和的混合物,设计实验计算二者的物质的量:取一定量的该固体粉末溶于500mL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溶液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随Fe粉加入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
22.答案:(1) 减小;不变;
(2)
23.答案:(1)1.5mol·L-1·min -1(2)0.2mol·L-1·min -1(3)2(4)①
解:(1)由题干信息可得:
A(g)+2B(g)3C(g)+nD(g)
起始量/mol 4 6 0
变化量/mol 1 2 3
5min末/mol 3 4 3
据以上分析可知,5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2L=1.5mol·L-1·min -1。
(2)据以上分析可知,5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Δc(B)/Δt=2mol/(2L×5min)=0.2mol·L-1·min -1。
(3)根据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v(D)=0.2mol·L-1·min -1:0.2mol·L-1·min -1=2:n,n=2。
(4)把所有速率都换算成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①v(A)=5mol·L-1·min -1;②由v(B)=6mol·L-1·min -1可知v(A)=3mol·L-1·min -1;③由v(C)=4.5mol·L-1·min -1可知v(A)=1.5mol·L-1·min -1;④由v(D)=8mol·L-1·min -1可知v(A)=4mol·L-1·min -1,综上所述,反应速率最快的是①。
24.答案:(1)固体全溶溶液变为棕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
(2)0.15mol;0.1mol
(3)
解:(1)若假设1成立,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则实验现象为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向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由资料知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铜为红色固体,不溶于水,溶液为蓝色,因溶液中无,所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也不变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于固体全部溶解,则发生反应:,溶液中剩余,可能含有。根据图像,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后,三种离子物质的量减小到0,故溶液中一定含有,加入铁之后,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设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铁离子守恒建立关系式:,根据铜离子守恒建立关系式:,解得。
(3)由图像可知,当加入0.4mol铁粉时溶液恰好为溶液,根据铁元素守恒,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4mol+0.15mol×2=0.7mol,再根据硫元素守恒,,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