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2021-2022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8.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2021-2022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3 09: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2021-2022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
一、单选题
物质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 固、液、气 B. 气、液、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
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
B. 熔化过程持续了
C. 该物质在、两点温度、内能都相等
D. 该物质在段的比热容比在段小
如图中,能表示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一些碎冰,在一支试管中也放入一些碎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 也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儿也没熔化
D. 下边熔化上边没有熔化
如图所示为充满童趣的街头铜质铸造雕塑作品“老鹰抓小鸡”下面图像能正确描述铜质铸造雕塑作品在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
B.
C.
D.
几种物质的熔点如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水银固 铜 酒精固 钨 铝 钢 纯铁
A. 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 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的地方不能使用
C. 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D. 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 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 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下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冰雪消融 B. 雾的形成
C. 霜的形成 D. 露水的形成
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则
A. 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B. 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 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D. 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二、填空题
用的冰或的水来冷却食物,效果较好的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______并且______,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使火箭温度______。
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胡芦就做好了。
三、实验探究题
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段选填“”或“”,其熔点为__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_____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用质量为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若用质量为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选填“”“”或“”。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是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小红和小明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红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小红实验中的盐水凝固过程持续了___分钟,在第分钟时,物质处于______状态。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小红和小明发现所测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小明加了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
盐水的浓度
凝固点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_。
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___填“准确”或“不准确”。
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物质在自然界中一般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固液,固气,液气需要吸热;气液,气固,液固需要放热。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情况的判断,熟悉概念,知道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知,甲物态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乙物态甲物态需要吸热;同时乙物态丙物态也需要吸热,所以乙物态为固态;
丙物态甲物态需要吸热,所以甲物态丙物态需要放热;同时甲物态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甲物态是气态;
所以丙物态为液态。
故选:。
2.【答案】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故A正确;
B、此物质在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故B正确;
C、分析图象可知,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所以该物质在、两点温度相同,但点时的内能大于点时的内能,故C错误。
D、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段升高的温度为,
在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由图象可知,,
由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段的比热容小于段的比热容,故D正确;
故选:。
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根据可知:在吸收的热量和时间一定时,物体的温度变化值越大,比热容就越小。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3.【答案】
【解析】
【分析】
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难度不大。
【解答】
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解析】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选:。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
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掌握熔化的特点和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金属铜是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液态铜也有固定的凝固温度,中的图像反映了这个温度变化规律.
6.【答案】
【解析】钢的熔点是,所以钢水的温度最低是,而纯铁的熔点为,因此钢水的温度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纯铁的熔点,纯铁掉入钢水中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故A说法错误;当气温为时,水银为液态,因此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说法错误;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以上,钨的熔点是,高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可用来制作灯丝,故C说法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如果用铜锅冶炼钢,则铜锅比钢先熔化,故D说法错误.
7.【答案】
【解析】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故A说法错误;
B、松香和玻璃是非晶体,萘和明矾是晶体,故B说法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说法错误;
D、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
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
对于同一晶体来说,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该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熟练掌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8.【答案】
【解析】解:、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是熔化,故A 符合题意。
B、烧水时,壶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
C、草叶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干手器把手烘干的过程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9.【答案】
【解析】解:、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收热量,故A正确;
B、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故B错误;
C、霜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
物态变化共有六种: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
吸热的三个物态变化是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的物态变化是凝华、液化、凝固。
此类问题是考查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熔化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判断出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
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都是冰水混合物,温度相同。
故选:。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
不论冰多一些还是水多一些,不论环境温度是高是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
11.【答案】的冰 的冰变成的水要吸收热量
【解析】解:的冰变成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的冰效果会更好;
故答案为:的冰,的冰变成的水要吸收热量.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在熔化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此题结合冰、水实例考查学生对熔化吸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结合物态变化特点分析解答.
12.【答案】熔化 汽化 吸热 降低
【解析】解:火箭与大气层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防止火箭被高温烧毁,就在火箭的顶端涂上特殊材料,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进而汽化,在这两种物态变化中都要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了火箭的温度。
故答案为:熔化、汽化、吸热、降低。
从题目中的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可知,涂上的特殊材料的用途是用来给火箭降温的。结合物体在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即可解决此题。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熔化和汽化都是吸收热量的,不至于使火箭头部温度过高而烧坏。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13.【答案】熔化 放出 凝固
【解析】解:
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白糖吸热,待白糖熔化,变为糖浆;
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山楂上的糖浆会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发生的是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熔化;放出;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考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属热学的基础知识。
14.【答案】;
;;大于;
【解析】解:由图可知,
由图乙知:温度计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温度计示数为;
如丙图,海波在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
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错误,正确。
故答案为:;;;大于;。
本题考查结合图象分析海波熔化的特点,会看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温度,还要明确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15.【答案】;;固液共存;
变多;
先降低后升高;
不准确;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解析】
【分析】
探究型的题目本身其实并不难,难就在于有些学生较少接触这类题目,一看要求自己来设计实验就慌了手脚,其实只要平时多思考、多练习,这类题目本身的难度并不高。
盐水凝固的温度为盐水的凝固点,从凝固开始到凝固结束时间为凝固的过程经历时间;
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凝固点从降低然后上升到可得出结论;
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根据盐冰的熔点低于分析。
【解答】
分析图象可知,小红所测盐水在凝固,则该盐水的凝固点是;第到第为凝固过程,凝固了;第还没有完全凝固,则为固液共存状态;
盐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能达到,且能继续放热,则试管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浓度为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盐水浓度在到之间还有、或者是;根据第问的趋势看,都有可能在以上盐水浓度时盐水的凝固点比零下还低,然后再上升到浓度是的零下,所以他的判断不准确;
药品要求在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以下,冰的熔点是,盐冰的熔点低于,所以冷藏盒中应使用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故答案为:;;固液共存;变多;先降低后升高;不准确;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