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1.环境有害因素特别是化学致癌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因为:
(1)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高,癌症患者年轻化;
(2)查明了遗传因素和病毒的生物学因素虽与肿瘤发生有关,但并非是导致肿瘤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3)发现环境化学污染和某些物理有害因素与肿瘤发病率密切相关。WHO指出,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有哪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预防癌症的措施?
提示:(1)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有3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2)预防措施:①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致癌因素。
②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注意饮食,少吃熏、腌、泡、炸和过咸、过硬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少吃盐,不吸烟、不酗酒等。
2.传染病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试列举你所熟知的传染病,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应对传染病采取的各项措施,总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提示:(1)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乙肝、鼠疫等。
(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3)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肿瘤与癌症的区别
(1)肿瘤是指(人)机体某些组织的细胞在一定内在因素或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病理改变,出现病理异常增生的一个不正常的组织块,称之为肿瘤。
(2)根据肿瘤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性肿瘤又叫癌肿或癌瘤,人们习惯称之为“癌症”。
2.传染病的特点
(1)发病率高的传染病不一定死亡率高;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不一定发病率高。
(2)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
典例 (2011·汕头高一检测)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腌制品中的亚硝胺属于化学致癌因素
B.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概率不相同
C.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D.与癌症患者接触会导致患癌症概率上升
本题考查的是癌症的相关内容。癌症是由致癌因子诱发的,发病与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有关,但不具传染性,是可有效预防的。
【规范解答】选D。导致癌症的因素有3种: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腌制品中的亚硝胺是化学致癌因子,属于化学致癌因素,故A项正确;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概率不相同,因为艾滋病患者抵抗力降低,故B项正确;预防癌症的措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故C项正确;癌症是不传染的,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不变,故D项错误。
【变式备选】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癌细胞易发生扩散和转移
D.鼻咽癌的发病概率与年龄无关
【解析】选D。咸鱼含化学致癌因子,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是癌细胞容易转移和扩散的原因;鼻咽癌的发病概率与年龄有关。
1.阅读教材P3和表1-2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诊断已经应用于哪些疾病的诊断?
提示:基因诊断已经应用于遗传病、肿瘤、传染性疾病的诊断。
(2)目前,基因诊断已经能够对哪几类疾病进行诊断?
提示:多种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疾病。
(3)遗传病是由基因缺陷造成的,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提示:可通过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并对确诊患病的胎儿实施人工流产,从而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2.结合教材P4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治疗遗传病的新途径是什么?
提示:基因治疗。
(2)总结基因治疗的体外途径,并完成下列流程图。
提示:
基因治疗
(1)原理: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途径
目的基因﹢载体→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直接或培养后输回患者体内
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特别提醒】目前,基因治疗能治疗疾病但不能治疗基因,即体内的缺陷基因不能被修复或改造。
典例 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只能治疗一些遗传病
B.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患者口服一些健康的外源基因
C.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目的基因来弥补或纠正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
D.基因治疗能治疗神经细胞的损伤
基因治疗的方法是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细胞,来弥补或纠正缺陷基因的影响。此种方法也要求“对症下药”,某些疾病采用此方法难以治疗。
【规范解答】选C。基因治疗不仅能治疗一些遗传病,还能治疗某些人类后天获得的疾病;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内,口服健康的目的基因是达不到治疗目的的;基因治疗不是万能的,如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就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基因治疗过程中,细胞中的缺陷基因并没有被剔除,仍留在细胞中,基因治疗后细胞中只是增加了健康的外源基因。
【变式备选】要彻底治疗白化病必须采用( )
A.基因治疗 B.医学手术
C.射线照射 D.一般药物
【解析】选A。白化病属于基因遗传病,要想彻底治疗只有通过基因治疗来弥补或修复患者体内的缺陷基因。
1.癌症一直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据资料统计,我国近几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 )
A.女性乳腺癌 B.肺癌
C.食管癌 D.宫颈癌
【解析】选B。我国近几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肺癌,首要原因是我国吸烟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呈年轻化趋势,香烟中含有许多化学致癌因子;其次是大气污染。
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白化病 B.炭疽病
C.结核病 D.狂犬病
【解析】选D。白化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
3.下列关于基因诊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诊断的特点是快速、灵敏、简便
B.基因诊断技术最先用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前检查
C.基因诊断只能用于遗传病的诊断
D.基因诊断已经能够对多种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疾病进行诊断
【解析】选C。基因诊断在1978年最先用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前检查,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的特点,不仅可以用于遗传病的检查,同时也可以用于肿瘤、传染病的诊断。
4.(2011·株洲高一检测)“非典”曾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流行,引起“非典”的病原体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最相似
( )
A.典型肺炎双球菌 B.变形虫
C.甲型流感病毒 D.衣藻
【解析】选C。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SARS病毒,所以与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最相似。
5.(2011·厦门高一检测)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十大垃圾食品,熏制品、腌制品及烧烤等被列入其中,原因是这些食品中含有(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细菌致癌因子
【解析】选B。熏制品、腌制品及烧烤等被列入十大垃圾食品,原因是这些食品中含有化学致癌因子,诱发癌症。
6.基因治疗的体内途径是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______直接送入人体内某些细胞中( )
A.载体 B.注射器
C.输血 D.受体细胞
【解析】选A。基因治疗分为体内途径和体外途径。体内途径:正常基因+载体→重组DNA→送入人体细胞。
7.下列疾病中不能用基因诊断技术快速检测出的是( )
A.狂犬病 B.苯丙酮尿症
C.肝癌 D.脚气病
【解析】选D。基因诊断技术现在已经应用于遗传病、肿瘤、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故本题选D。
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其中,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HPV)引发宫颈癌获此殊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20世纪70年代以来,宫颈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B.HPV属致癌因素
C.通过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出HPV
D.HPV的发现为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解析】选B、C、D。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治疗问题。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基因诊断技术可用于检测遗传病、肿瘤、传染病等,所以HPV能通过基因诊断检测;HPV被发现后,人类才有可能研制出针对HPV的疫苗。
9.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非典型性肺炎(SARS)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腺病毒以及其他未明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由感染者的飞沫近距离传播,接触受感染者的分泌物也会受到感染。它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有较强的传染力。在我国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致病病毒能在空气中存活4~5小时,手会成为它们的依附体,而手又经常接触眼、口、鼻等部位,这些黏膜组织的膜蛋白成为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相结合的受体,进而成为病毒进入人体的通道。
(1)从SARS的传染途径来看,SARS应当属于_____传染病。
(2)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
(3)SARS的病原体之所以能够传染给人类,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根据SARS的传染特点写出预防的措施。
(5)禽流感从日本先后蔓延到韩国、东南亚一带,并进入我国部分省份。造成这次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___。在短时间内,禽流感大范围传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应从以下几点分析:①SARS的病原体及结构;②传播途径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从SARS的传播途径来看,SARS应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2)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SARS病毒。(3)由材料分析可知人体黏膜组织的外壳蛋白会成为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相结合的受体,进而成为病毒进入人体的通道。(4)①SARS是一种传染病,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都能有效地预防。
②SARS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进行近距离飞沫传播,所以切断空气传播途径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病人和接触者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对空气进行消毒等。(5)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地区之间的家禽贸易和候鸟的迁徙等会造成大范围感染。
答案:(1)呼吸道 (2)SARS病毒
(3)人体黏膜组织的膜蛋白会成为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相结合的受体,进而成为病毒进入人体的通道
(4)①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都能有效地预防。②SARS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进行近距离飞沫传播,所以要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5)禽流感病毒 地区之间的家禽贸易和候鸟的迁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