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表格式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表格式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2 10:35:33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课题 部编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2课《狐假虎威》第一课时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新教材 所属章节: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2课
设计思路 本课选自部编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2课《狐假虎威》,本课属于第一课时。第八单元围绕“相处”主题编排,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22课属于本单元的第1课,课文仍然注有拼音,意在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准字音。本课语言生动有趣,但生字较多,有难读的多音字,在把课文读好之前需要先过字词关。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 读通顺课文、读准字音,初步理解“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 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假、威”等15个生字,并能读准字音。 难点:掌握“转”和“闷”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正确发音。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导入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猜谜语。 谜语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 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谜语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毛儿黄,昼伏夜出找肉吃,毛皮柔软又暖和。——狐狸 解释课题 1.引入课文最后一段,解释课题:假,假借、利用;威,威风。 2.问题导读: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借老虎的威风去干什么? 初读课文 朗读要求:第一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课文。 字词学习 老师带读,读准词语字音。 2.讲解多音字“转”和“闷”的发音并练习巩固。“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读mēn。 3.帮助学生正音,把生字按发音归类。多音字:假、闷、转;翘舌音:扯、爪、神、猪、受;平舌音:嗓;后鼻音:嗓、抗、趟。其他生字可以学生自主正音、组词。 4.一类字书写,先按结构分类,重点指导“爪”和“猪”字。 再读课文,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 听课文朗读录音,给混乱的故事情节重新排序。
教学总结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画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件上采用了大的插图、运用了有趣的语言素材——谜语、设置了动画功能来配合这节微课的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本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和读书的习惯,在读写环节里都有正确的姿势图片作为引导,另外,为了夯实好学生的基础,本课还重视示范和引领作用,一笔一画地指导学生的书写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课题 部编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2课《狐假虎威》第二课时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新教材 所属章节: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2课
设计思路 本课选自部编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2课《狐假虎威》,本课属于第二课时。第八单元围绕“相处”主题编排,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本课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狐狸“眼珠子咕噜噜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对比,读起来兴趣盎然,非常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在第一课时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学要指导学生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对话,还要读好小动物们的反应,并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词语。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抓关键动词方法感受老虎的威风和狐狸的狡猾,并读好老虎和狐狸说话的语气 借助描写狐狸和老虎动作、神态的词语,复述并表演,读好课文。 能够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知道与人相处要友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重读关键词的方法把课文读好。 难点:借助描写狐狸和老虎动作、神态的词语,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导入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品读第一段——虎之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1.找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语:扑、逮。 2.结合老虎捕食的图片,说说对“扑”和“逮”两个动词的感受。 3.朗读指导:通过重读“扑”和“逮”两个关键字来体现老虎的威风。 4.思考“窜”可否换成其他词。朗读指导:通过重读“窜”来体现狐狸的害怕和着急。 品读第二段——狐之猾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1.哪些词语能体现狐狸狡猾:“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狐狸能一下子想出主意。 2.狐狸的主意为什么要扯着嗓子来说?为什么狐狸说“你敢吃我?”而不是“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启发学生思考,并读出狐狸威胁的语气。 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它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1.用前面环节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百兽”体现狐狸的狡猾,读出威胁、恐吓的语气。 2.抓住“摇了摇尾巴”读出狐狸的得意。 3.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读出狐狸管理百兽的架势来。 品读课文——谁之威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1.找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神态动作的词语。 2.借助提示,复述课文:表演老虎和狐狸的动作,表演时,将狐狸的故作威风状和老虎的质疑、困惑心理表现出来。 3.学生示范表演,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4.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小动物们到底惧怕谁的威风。 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狐假虎威”的寓意。 问题:“狐假虎威”这个词用来形容怎样的人?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与人相处吗? 小结:“狐假虎威”字面上的意思是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小动物,用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我们与人相处不可以“狐假虎威”“仗势欺人”,而要与人友善相处,温和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扩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将这则故事讲给家人听。 2.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续编《狐假虎威》。(提示: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 才逃跑的……)
教学总结 这是个有趣的故事,理解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寓意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与人相处。这篇课文还可以让学生朗读的时候加入表演,借助一些描写动作、神态的关键词来表演,在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