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1 14:12:4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目标: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开天辟地大事变——革命焕新颜

国共合作大革命——革命新实践

五四风雷掀巨浪——革命新开端
学习目录
一.五四风雷掀巨浪——革命新开端
1、背景
(3)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
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
(4)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
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激发了
青年的爱国热情,促使民众的觉醒。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业工人力
量壮大。
探究新知
一.五四风雷掀巨浪——革命新开端
2、经过
阶段 时间 中心 斗争方式 特点
第一阶段 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青年学生为主
第二阶段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
①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签字。
初步胜利
一.五四风雷掀巨浪——革命新开端
3、性质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
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材料: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
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
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
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
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
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五四风雷掀巨浪——革命新开端
4、意义
(1)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2)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历史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使命的承担者。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五四运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中国共产简史》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解
一.五四风雷掀巨浪——革命新开端
家国情怀:“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结合五四精神体会其时代价值。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一.五四风雷掀巨浪——革命新开端
二.开天辟地大事变——革命焕新颜
1、中共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探究新知
1、中共成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社会公有;
(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学思之窗: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的。
“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且强调要以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这样,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属性。说明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
二.开天辟地大事变——革命焕新颜
2、成立条件
(1)阶级基础
材料1:1913年至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为41.3家,到1916年全国的工厂数达16957家,1918年,全国工厂资本数达1.5亿元以上。1919年,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
——摘编自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2:1919年6月5日,(上海)罢市开始,至十二时,华租各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工人也自发行动起来,日商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上海纱厂一律罢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工人一律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主力。
—— 魏宏运《中国现代史》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
二.开天辟地大事变——革命焕新颜
2、成立条件
材料: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2)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时间: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2、中心:
北京和上海
3、方式:
①发表文章,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组织社团,李大钊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二.开天辟地大事变——革命焕新颜
2、成立条件
(3)组织基础
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因素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开天辟地大事变——革命焕新颜
3、中共成立的意义
历史理解: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中国革命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革命纲领
反帝反封建
新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
新的领导阶级
二.开天辟地大事变——革命焕新颜
中共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三大通过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国民党一大通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自身弊端
共产国际和中共帮助
三.国共合作大革命——革命新实践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1: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持。
——孙中山1924年国民党“一大”中的讲话
材料2: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摘编自《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案》
党内合作
探究新知
2、北伐战争
(1)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
(2)过程:
1925.7,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1926.7,誓师北伐
1926.8,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攻克天险
汀泗桥、贺胜桥
1927.1,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1727.2,中国人民收回汉口、九江英租
界的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1927.3,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控
制了上海,随后北伐军占领上海
北伐途中,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领导工农群众积极参与运输、救护、宣传、联络等工作,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了有利保障。
(3)失败: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分共”,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中国共产党的的作用
(1)思想:孙中山接受中国反帝纲领,提出新三民主义
(2)政治:帮助改组国民党,促成革命统一战线。
(3)群众:领导和发动工农运动,支持和配合北伐战争。
(4)军事:参与创办黄埔军校,北伐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三.国共合作大革命——革命新实践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
探究国民大革命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材料1: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明、黄克武主编《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2: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国共产中央扩大会议,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子,只是以国民员的资格参加,不是以共产党资格参加。” ——摘自《中国共产党党史参考资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了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和陈独秀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革命最终失败,从革命中中共认识到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领导权,建立武装力量,依靠工农群众进行革命的重要性。独立走上了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
三.国共合作大革命——革命新实践
五四运动
马义传播
中共诞生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国民大革命
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堂小结
1.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B
课堂练习
2.1919年5月4日下午,以北大学生为首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向天安门进发,青年学生们一路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成为那个时代我们民族的最强音。这反映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是( )
A.科学民主 B.爱国主义
C.自由平等 D.思想启蒙
B
3.原本应该在1919年5月份出版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因为五四运动的发生而延期了。1919年9月,当读者们翻开这期杂志时,发现整本杂志都在介绍马克思主义。下列哪篇文章发表在这期杂志( )
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4.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里的红船所纪念的重点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共产党诞生
D
5.1926年,毛泽东指出,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A.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B.毛泽东认识到了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C.“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已经形成
D.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逐渐向农村转移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