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1 17: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获取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4、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
三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设计
【引入】魔术实验(生活无处不化学)
【讲述】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沙一叶其实都是化学。
【情境】这个夏天,最火的是里约奥运会,让我们围观里约,看奥运,学化学。
【学生抢答】通过几个奥运会上体现化学研究内容的小问题,引发学生的踊跃参加,积极思考。
【讲述】简单引导并解释,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告诉他们,这就是化学研究的内容!
【情境】大家都在显微镜下看过自己的皮肤,如果放大到千万倍,我们的皮肤会指什么样子呢?图片展示放大后的皮肤分子。
【讲述】放大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发现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而不同的分子和原子之间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给出有特殊结构的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告知,结构也是化学研究的内容。
【结论】科学家这样告诉我们:化学实在分子和原子的成刺伤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讨论】学习化学有何用?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及一定程度的阅读或捕获网络信息,知道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并能以自己的生活为例做解释。
【情境】用数据说话,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1932年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如今征战里约三个节点,呈现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奥运会上的缩影,使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化学的重要性。
【情境】点沙成金,石油变成纤维,让学生见证化学的神奇,树立正确的化学观。
【情境】点出里约奥运会上的中国制造,深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学习化学的决心。
【讨论】化学对我们的重要性,并观看“假如生活缺少化学”的视频。
【结论】化学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活动】自学化学发展史。任务一,说出你知道的古代化学杰出贡献;任务二,为杰出的化学家颁奖。任务三,认识现代化学,并用中科院院士白春礼先生的话讲述现代化学。
【情境】环境污染严重,化学该何去何从?绿色化学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怎么做?看看里约奥组委是如何做的。
【总结】化学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既能通往天堂,又能到达地狱,关键在于拿钥匙这个人的科学素养。可是最近有人却深深地伤害了化学人的心。
【情境】观看法兰琳卡广告。
【作业】给广告公司写一封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指出他们的错误。
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第一节课,《绪言》的地位非常显著。它肩负着将学生领进化学的大门和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两大任务,同时以纠正化学在多数人心中的负面看法、树立正确的化学观为目标。
在教学时,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与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树立生活处处有化学的观念,我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材料,抓住学生的眼球,并将魔术的解释留给学生自己课后查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
以刚刚过去的奥运会为主线,因为奥运会上的化学其实就是生活中化学的简单缩影,同时学生也比较关注这件大事,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课程展开比较顺利。奥运会上的问题能用化学解释、奥运会上的多数用品由化学加工。很自然的开始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的讨论。
通过大量的数据、图片,呈现精彩的奥运化学,紧扣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主题,同时辅以视频,间接体验离开化学后的生活,让刚学到的得到知识升华,并让学生通过纠正别人错误观点的任务对刚学的知识加以利用。
最后,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了本节课。学生心中带着疑问,必然会利用课本、网络等有效途径自主捕获新知识;同时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开始期待下节化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