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导学案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导学案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0 09:3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寄语: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路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
高一级部历史导学案(编号:15 )
课题 (第十五课)辛亥革命 课型
新授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难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点拨、习题训练
学习用具 导学案、教材、多媒体
复习提问:1、甲午战争的背景?2、《马关条约》及其危害3、甲午战争的影响4、对义和团的评价课前——新知导学(基础细细梳理)一、背景:1、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控制和掠夺。2、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腐朽:试图通过 来挽救危机。3、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 。1)组织准备: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A、兴中会 B、同盟会2)思想准备: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革命党人同以 、 为代表的改良派论战,围绕要不要 、要不要 等问题展开。3)武装起义:多次发动起武装义,虽然失败,但时机日趋成熟。 年 月, 等人发动黄花岗起义。二、经过1、武昌起义:时间: 年10月10日首义人:革命党人 、 率先发难。结果:成立 定国号为 ;政体为 。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 清王朝土崩瓦解。2、中华民国: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以 为国旗。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年3月,颁布《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 的国家临时大法。3) 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三、结果: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年2月, 下诏退位,清王朝 多年统治结束。3月,袁世凯在 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四、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 。2、功绩:政治: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思想: 深入人心。 3、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课堂——疑难解析(重难层层落实)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有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1905年成立同盟会,制定了章程,设立了领导机构,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2、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3、辛亥革命在以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情绪,推动了各地人民的革命斗争。4、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课后——实践导练(能力步步提升)1、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C实现了了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的目标D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民主的权利2、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一些士兵在给人们剪长辫子D报刊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3、孙中山赞誉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因为它①是最为著名的武装起义②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③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④表现了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气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①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②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 体现了民主派的建国主张 ④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一座丰碑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5、辛亥革命后,时人曾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A.终结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标志2、同盟会性质、三民主义的内容3、论战影响4、起义失败的原因、意义5、《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6、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