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导学案 五四爱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导学案 五四爱国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0 09:3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寄语:只有懂得生活,才能领略到腊梅的清馨;只有懂得关爱,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才能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高一级部历史导学案(编号:16 )
课题 (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 课型
新授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点拨、习题训练
学习用具 导学案、教材、多媒体
复习提问:1、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2、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课前——新知导学(基础细细梳理)一.背景1、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递交“ ”, 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 2、1918年 召开,欧美列强将德国在 的一切权益转让给 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 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4、条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阶级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思想二.经过 1、爆发时间: ;地点: ; 2、口号: 、 、 3、发展: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运动中心也由 转到 4、高潮:上海的“ ”斗争5、结果:初步胜利①北京政府罢免 三人的职务。②中国代表拒绝在《 》签字。这是中国 拒绝由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③释放被捕学生三、历史意义1、是一场伟大的 运动,体现出强烈的 精神和牺牲精神2、也是一场广泛传播 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 精神3、又是一场伟大的 运动,它体现了 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五四精神: 、 、 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5、五四运动是中国从 发展到 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堂——疑难解析(重难层层落实)一、中国社会各阶层在五四运动的作用1.青年学生——先锋队 2.工人阶级——主力军3.先进知识分子——领导者 4.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参与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前途、结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对象、任务、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课后——实践导练(能力步步提升)1、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之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五四运动。这充分说明A 工人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2、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下列口号中,能够完整体现这一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3、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表明①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②弱国无外交 ③对帝国主义列强不能抱有幻想 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努力失败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B它在反帝反封建上比辛亥革命具有彻底性 C它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 D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5、青岛的五四广场以纪念五四运动而得名,其标志性雕塑被称为“五月的风”。这是因为A.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B.青岛是五四运动的中心地C.和青岛有关的问题当时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D.青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而命名的6、1919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刊登的有关北京学生运动的报道,其大标题是《学界争青岛之昨闻》,副标题是《各校一律罢课/要求释放被拘学生/各校长会议办法/政府方面之态度/林汪向总统陈情/章宗祥生死未明》。阅读该报道,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青年学生成为了运动的先锋C.政府已经答应了学生们的要求 D.五四运动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 1、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什么2、这些口号中最能体现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哪句 3、根据五四运动的革命对象,思考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质4、从1840年到1919年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属于新民主义革命,二者的的根本区别是?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