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12 石钟山记
1.感悟作者的质疑和求实精神。
2.学习文章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
3.赏析本文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的艺术特色。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行书、楷书。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二、探究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三、拓展知识
石钟山
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尤以下钟山著名,以陡壁临长江,形似巨钟覆盖。海拔约70米。山多罅穴,水石相击,声如洪钟,故名。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鄱阳湖之滨,风景雄奇秀丽。它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而且这里风景优美,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写过游石钟山的诗文。
你搜集的内容:
,
石钟山记
四、课文梳理
[原文呈现]
[品读鉴赏]
[1]先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所在,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2]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
[3]李渤亲访遗踪,自认为找出原因,但作者也加以质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来反驳。
[4]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后文做铺垫。
[5]紧随“疑”字,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6]寺僧之为说明李说影响很大,但作者“笑而不信”,于是就有了作者下文月夜考察的行动。
[7]作者月夜考察石钟山,调动视觉、听觉,描绘绝壁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渲染阴森的气氛,烘托亲自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
[8]细致入微地考察两处声音,印证郦说,证实郦说,并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做铺垫。
[9]“笑”含有探明真相后得意、兴奋之意。将两种声音与两种钟声相联系,肯定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命山名的缘由。肯定郦说,言语中显出作者确信后的欣喜。作者以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郦说,否定李说,为议论提供依据。
[10]以反问句式点明全篇的主旨,也是作者考察得出的结论。
[11]分析世人不能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即“言之不详”,不实地考察,“不能言”。
[12]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既“叹郦元之简”,又“笑李渤之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错误。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通假字
南声函胡( 同 , )
·
·
重浊模糊
动词,找到
助动词,能够
二、一词多义
1.得
(1)得双石于潭上 ( )
(2)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
“含糊”
“函胡”
(3)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
2.绝
(1)噌吰如钟鼓不绝 ( )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 )
·
·
·
名词,收获
动词,同“德”,感恩、感激
动词,断绝
·
·
动词,横渡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
连词,因而
连词,于是
介词,通过,经由
3.因
(1)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
(2)因笑谓迈曰 ( )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 )
(4)事出有因 ( )
·
·
·
名词,原因
·
·
语气助词,表陈述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代词,相当于“之”,指代“石穴罅”
4.焉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
(2)硿硿焉 ( )
(3)微波入焉 ( )
5.自
(1)自以为得之矣 ( )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
·
·
·
介词,从
代词,自己
·
动词,击,拍
动词,抓,扑
名词作状语,凭借着舟
6.搏
(1)水石相搏 ( )
(2)森然欲搏人 ( )
三、词类活用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
2.大石侧立千尺 ( )
·
·
·
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
·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3.事不目见耳闻 ( )
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 )
5.噌吰如钟鼓不绝 ( )
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
·
·
·
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
四、古今异义
1.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 ,
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2.空中而多窍
古义:
今义:天空中。
·
·
中间是空的。
内心惊恐。
·
·
3.与风水相吞吐
古义:
今义: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民间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风和水。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古之人不余欺也!( )
译文: ,
2.余是以记之。( )
译文:
我因此记下这件事。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
3.石之铿然有声者。( )
译文:
4.得双石于潭上。( )
译文:
5.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
译文:
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大笑的声音。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6.而大声发于水上。( )
译文: ,
7.或曰此鹳鹤也。( )
译文:
8.此世所以不传也。( )
译文:
有人说这是鹳鹤。
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判断句
一、结构脉络
二、内容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任务一 文本梳理细品鉴
(一) 感悟作者的质疑和求实精神。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各有什么说法 作者对此态度怎样 理由又是什么
前人姓名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理由
郦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 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以及“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3.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答案: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作者不盲从,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乘小舟”进行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作者考察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正确,但他的质疑和求实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二)赏析文章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
1.作者对夜访石钟山的过程写得非常精彩,请分析其思路,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作者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暮夜月明”,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隼的鸣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的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作者描绘出
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图,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段描写,作者藏情于景,饱含情趣,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2. 探知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后,作者有一段与苏迈的对话,“因笑谓迈曰”的“笑”,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面的“笑”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因笑谓迈曰”的“笑”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命名山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示出作者的确定和欣喜。
3. 文章结尾一段说理,有什么特点
答案:作者首先以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明自己的心得。这句话语气强烈,引人深思。接着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个方面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李渤产生错误观点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作者将说理与叙事、抒情结合起来,灵活而不死板,充满理趣。
(三) 赏析本文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的艺术特色。
1. 文章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请你对此做具体分析。
答案:如写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同伴、方式、地点,语气比较舒缓;接着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之感;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而察之”,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了。
2. 本文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请你举例分析。
答案:如对两处鸟叫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写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再如,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
的窍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3. 本文虽然是游记,但具有驳论文的特点,请你对此做简要分析。
答案:文章开篇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渤的说法做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时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推翻了李渤的说法,使一系列的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目见耳闻”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
任务二 重点难点全突破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认为作者的观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在文中是站不住脚的。你赞同吗 请你准备一篇发言稿,在课堂上参与讨论。
答案:示例:赞同。苏轼在此犯了观点与材料不一致的错误,即根据本文的内容,推论不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一观点。
其一,本文的中心思想与李渤的做法挂不上钩。作为“笑李渤之陋”的文章,该是“笑李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
其有无”“之陋”。但是,作者说李渤“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事实上,李渤不仅“目见耳闻”,而且动手验证了。如此,李渤当然不应在作者质问“可乎”的对象之列,“可乎”之“矢”怎能射中并非“的”的李渤呢
其二,本文的中心思想与石钟山得名由来这一内容挂不上钩。若是仅仅判断事物的有或无,“目见耳闻”的确是快捷可靠的方法;但若是探究其所以然,便不是一看便知、一听便明这么简单了。而本文所争辩的不是石钟山的“有无”这种直观性的问题,而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这种理论性的问
题,这远非一经“目见耳闻”便可奏效的。文章叙述李渤和苏轼都“目见耳闻”了石钟山的有关情况,但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这就告诉我们:“目见耳闻”并非唯一的佐证。既然争论的问题不是“有无”,问题的症结又不在是否“目见耳闻”,那么本文的中心思想便明显与材料不一致。无论从逻辑思维来说,还是从文章章法来说,都是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