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对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富于思辨性、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的写作方法。
3.培养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本文观点的能力,学习运用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胡福明,生于1935年7月, 江苏无锡人。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 (后更名
哲学系)任教。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之一。2019年9月,胡福明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二、探究背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片面机械思想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三、拓展知识
实 践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包括:①生产实践(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③科学实践(以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为直接目的的科学试验活动)。恩格斯的自然哲学中揭示人的思想产生于
劳动,即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于人的实践行为,同时人的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马克思认为其主要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强调人的社会意识具有的生产力历史性、阶级性,它们都是物质的、辩证的。
你搜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字音识记
舆论( ) 驳倒( ) 肃清( )
纲领( ) 澄清( ) 篡党( )
炮制( ) 捏造( ) 胡诌( )
雄辩( ) 削弱( ) 僵死( )
· · ·
· · ·
· · ·
· · ·
载
量
( ) 记载
( ) 装载
( ) 衡量
( ) 变量
yú
páo
biàn
gāng
bó
chéng
cuàn
xuē
niē
jiāng
zhōu
zǎi
zài
liáng
liàng
sù
二、字形辨识
( ) 枷锁
( ) 烦琐( ) 唢呐
( ) 萧索
( ) 蒙昧
( ) 滋味
( ) 飞沫
( ) 抹布
( ) 捍卫
( ) 彪悍( ) 撼动
( ) 焊接
( ) 慎重
( ) 嗔怒
( ) 缜密
( ) 坐镇
suǒ
suǒ
suǒ
suǒ
mèi
wèi
mò
mā
hàn
hàn
hàn
hàn
shèn
chēn
zhěn
zhèn
三、词语辨析
1.原形·原型
辨析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填空 这部小说的男主角以某武术教练为_____,身手不凡,只一招就把寻衅滋事的小混混打回了_____。
原型
原形
2.禁锢·限制
辨析 禁锢:封建时代统治集团禁止异己的人做官或不许他们参加政治活动;关押,监禁;束缚,强力限制。
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规定的范围。
填空 “没有被_____的城,只有不离开的爱。”衡山一位沙画爱好者创作的沙画《无声的战“疫”》打破了常规思维的_____,产生了令人称奇的效果。
禁锢
限制
3.依靠·依赖
辨析 依靠: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可以依靠的人或东西。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填空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______自身力量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完善,中国及更多国家和地区已逐渐摆脱了对美国引以为傲并肆意中断信号的GPS系统的绝对______。
依靠
依赖
四、成语积累
1.拨乱反正:
2.无稽之谈:
3.五花八门·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辨析:
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
没有根据的言谈。
“五花八门”侧重于式样多而善变;“五光十色”侧重
于色彩多而鲜艳。
4.自吹自擂:
5.层出不穷:
一、结构脉络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二、内容主旨
这篇文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深刻地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了林彪、“四人帮”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号召我们为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而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任务一 文本梳理细品鉴
(一)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对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意义。
1.请你梳理本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充完整。
引论 提出问题。(第一段) ①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实必要性。
论证检验真理的标准
本论 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来进行论证。(第二至七段) 先提出问题,援引马克思主义原著,从理论上进行论述。
引用科学史上的元素周期表的制定、太阳系学说的证实等事例作为论据,论证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进行论证。(第八至十三段) 先转述疑问,接着提出观点——“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②___________”。
承接上文,用③_______来确立正面观点。
运用④_________的方法,从正面确立观点。
论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力量的原因是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⑤_________。
实践的检验
反证法
道理论证
客观真理
本论 归纳小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⑥___________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从革命导师尊重实践的严肃科学态度角度论证。(第十四至十六段) 革命导师一直用实践来检验⑦______,并根据实践对理论做修改。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并且坚持真理,⑧_________,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毫无偏见。
结论 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绝对的意义和相对的意义的角度论证。(第十七至二十段) 提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⑨____________”这一分论点。
提出“真理发展”的分论点,并引用⑩_______对“真正的革命指导者”的论述作为论据,对真理发展的观点进行论证。
马克思主义
真理
修正错误
相对的意义
毛主席
2.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用谎言扭曲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对此,本文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进行批判的
答案:①阐明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在实践检验中会推移转变,做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而不会一次或最终完成。
②批判林彪、“四人帮”是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骗子,他们为了篡党夺权而冒充毛泽东思想胡诌的所谓“真理”,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
③揭示使用冒充的毛泽东思想禁锢人们思想,只会造成蒙昧主义、唯心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的危险后果。
3.“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请你找出文中与此相关的事例。
答案:①马克思、恩格斯修改、完善《共产党宣言》的例子,证明革命导师们不仅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亲自用实践去检验。
②毛泽东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多次写按语,证明革命领袖一贯严格要求不断用革命实践来检验自己提出的理论与路线。
4.下面两则材料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通过),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分析本文对开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全会决定,鉴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进展顺利,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答案:①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
②推动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基本胜利完成;
③促进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
(二)学习本文富于思辨性、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的写作方法。
1.只有社会实践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你如何理解其中的“绝对”和“相对”
答案:①实践检验真理并不是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而是一个反复实践反复检验的过程。
②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这是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③思想理论是不是真理,只有实践才能证明,这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2.本文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请举例说明。
答案:①引用经典文献: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毛主席的话,论述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和“实践不
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以“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确认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②运用典型事例:通过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太阳系学说被证实等典型事例,确凿有力地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题的正确性。再从理论上和事实上对“四人帮”的所谓“理论”进行反驳,说明科学理论都是不怕实践检验的,用事实说明实践如何宣告了“四人帮”的所谓“理论”的破产。
③演绎推理:在解答一些人的疑问时,首先提出:“我们批判修正主义,难道不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衡量,从而证明修正
主义是错误的吗 ”然后,作者通过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证明修正主义的错误,科学地演绎出要依据“这些原理”,并从当前的实践出发的观点。
(三)培养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本文观点的能力,学习运用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
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印证了本文哪些观点。
四十年来,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出发,改革开放始终是响彻神州大地的时代呼声。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精神一脉相承;从沿海到内陆,从
“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开放的步伐一往无前。今天,这个希望回答“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的执政党,成功开辟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这个曾经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的国家,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近代以来矢志伟大复兴的民族,终于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8日)
答案:①“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中国大胆尝试,开启了改革开放大业,全力以赴探索改革发展的“革命新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迎来了
新的春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伟大建设,都是建立在党实事求是基本路线的基础之上的。
②“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不少问题,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任务二 重点难点全突破
课文中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社会实践。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补充几个论据来证明这个观点。
答案:示例: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 900多年的错误结论。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证实,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这是一个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典型事例。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就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脱贫攻坚现在是全国的工作重点,在扶贫工作中,应该根据每户不同的情况制订脱贫计划。只有真正的实践才能检验政
策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云南省西畴县有着这样的“西畴精神”——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穷山恶水逼出了西畴人的自力更生精神,持之以恒的“西畴精神”美了山水,富了群众,绿化了石漠化土地,20年来减少贫困人口20万。这告诉我们: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收到切实的成效,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19·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
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
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自我校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述类文本的论证。C项,第四段列举“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应对其(传统表演艺术)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且只是列举事实,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故“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等说法错误。
答案:C
1.带着两个问题读文章。
即写了什么(论点),怎样写的(论证结构、思路,论证方式,论据类型等)。读文章时务必带着这两个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去思考:全文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每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具体来说,要明确如下内容:
(1)把握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
我们对近5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的结构进行了统计,选文都是常规的“总—分—总”或“总—分”或“分—总”式结构,而“分”又可分为“递进式(层递式)”“并列式”和“对比式”,所以读
文章时务必要根据这一规律来理清论证的思路,这样才能把握文本大意。
(2)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
论点是什么(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可知,“总—分—总”式结构的论点往往在首段或尾段,而“总—分”式的一般在首段,“分—总”式的一般在尾段),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论点的(即分几个角度或层面来展开论述),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即文本中使用的材料类型,注意把握材料运用的目的)和论证方法(即分析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剖析选项明关键。
论证分析题的4个选项通常3对1错,这4个选项的内容一般是从论证思路、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等角度对原文的分析,因此,先剖析选项有很强的提示性,有利于我们在读原文时有所侧重,自觉思考与选项相关的信息,使原文读得更精准。
例如:
2019年全国Ⅲ卷(T2—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侧重考查立论的前提)
2019年全国Ⅲ卷(T2—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侧重考查论证的
思路)
2018年全国Ⅰ卷(T2—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侧重考查论证的思路)
2017年全国Ⅱ卷(T2—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侧重考查论证方法)
2017年全国Ⅱ卷(T2—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侧重考查论点与论证的关系)
3.回归选项细比对。
将选项表述与原文对应的内容认真比对,判断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