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周周清(一)
[测试范围:第18、19课 时间:40分钟 满分:45分]
1. 默写。(7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更加坚定心中的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现老一辈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它的前身。它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bèng溅,它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它享受着它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它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它快乐而又矜持,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bèng( )溅 挟( )卷 矜( )持
(2)文段中“聚集”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4)将文段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2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3分)
《海底两万里》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其余的两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原创题)某班级开展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1分)
(1)有同学为出一期本主题的黑板报准备了几句名言,其中有一句不合适,请你帮他找出来。( )(2分)
A.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
B.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C.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拉伯雷)
D. “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海伦·凯勒)
(2)某同学为主题班会写了一段发言稿,其中有几处问题,请你读后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微笑,像阳光,拨开重重阴霾,【A】让人看见希望的光茫;微笑,像雨露,滋润枯萎受伤的心灵,【B】让人重新散布青春的光彩。微笑,能把如山的困难推倒;微笑,能把忧郁的情绪冲散;微笑,能让美好的生活重现。【C】谁能否认,人生不需要微笑呢?那就请你微笑着面对生活吧!
①【A】处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用词不当,应把“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③【C】处画线句表意不准确,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一位同学的成绩一直不理想,他虽然很努力,但进步不大。他的父母十分着急,经常责怪他不争气。他感到前途渺茫,觉得生活没意思,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假如在本次活动中,你打算去劝他,该怎样说?(4分)
【2021·铜官期末】
甘甜之薯
柏 峰
①老弟和我微信视频,说是要“出”大棚里的红薯了。
②还是在初夏的时候,草莓收获完,黄河岸边沙苑的大棚空闲了下来,他们夫妻商议栽种一茬红薯。这个季节,虽说栽种红薯有点晚,但只要水肥跟得上,精心管理,应该没问题。
③红薯,是很容易成活的庄稼,无论土地贫瘠还是肥沃,都能有收成。早先,老弟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参加劳动,在生产队里跟着老农们学会了不少农活,吆喝牛犁地这等讲点技术的活儿都不在话下,栽种红薯就更不用说了。种红薯,一般要等到阴雨天。眼看阴云从秦岭山顶漫过来了,风渐渐紧了,大家就挎起竹篮,带着红薯秧子到地里去,用锄头挖好窝儿,浇上半瓢水,把红薯秧子扶正,再将窝儿四周的土围堆起来,雨就从天边落下来了。等到雨过天晴,走到红薯地里,原本有点蔫软的红薯秧子,忽然间茁壮起来,精神焕发,一地的碧绿。
④忙完麦月天,人们咀嚼着新小麦磨出来的面粉蒸就的馒头,伸展起被沉重的麦子口袋压弯的脊梁骨,就扛着锄头下地了。经太阳的炙烤和雨水的淋浇,红薯已经开始爬蔓。锄去地里的野草,红薯显得格外欢实,长长的藤蔓遮盖了黄土地,犹如万顷绿色的湖水,涟漪连着涟漪,一直到田野的尽头。
⑤白天,哪怕晒得叶子蜷缩起来,到了夜里,潮湿的地气一上来,红薯立马鲜活起来,第二天早上,仍然葱葱茏茏的一片。蓦然间,藤蔓上开出小喇叭一样的绯色的花儿,令人想起元好问的咏花诗:“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红薯花是秋天最美也最朴素的花,满垄满地的花儿争相吐艳,真如“桃李闹春风”一般。
⑥当高大健壮的玉米和沉甸甸的谷穗传递着丰收的讯息,红薯正不言不语地匍匐在土地上,紫色的藤条已经逐渐转为粗壮的暗绿色,叶子也变得深沉起来,红薯花仍然像小喇叭一样吹响着生长的号角,在夹带着寒气的秋风里昂着头、挺着胸,犹如傲霜的秋菊一样灿烂。在地下深处,红薯的根系在膨大在孕育,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它们在黑暗中走向生命的辉煌。
⑦天凉了,下霜了,地里的玉米和谷子已收获,干枯的叶子在凛冽的风里瑟瑟作响,红薯仍然振奋精神,给大地装点着绿色。根下的土地开裂了,不急,红薯还是一副沉稳的模样,它要让自己的果实更坚实更饱满更丰硕。
⑧播种完麦子,甚至是麦苗露出地面、大地又是满眼新绿的时候,这才开始挖红薯。先用镰刀割去缠在一起的红薯藤蔓,显露出鼓鼓囊囊的田垄。刚收获的红薯需要晾晒,身上的泥土才容易脱落。沿着田垄一行行排列的红薯,就像一地活蹦乱跳的小孩子。收回家的红薯,没有伤痕的储藏在专门建造的深窖里,剩余的则切割成薄片,均匀地排列在刚出苗的小麦地里晾晒,其成品就是红薯干。红薯干是制作红薯粉以及加工成各种美味食品的原料,其实用价值远远高于新鲜的红薯。
⑨黄河岸边的沙苑是栽种红薯的理想地带,这里的红薯如同栗子般甘甜自不消说,更重要的是,红薯的新品种再也没有过去粗笨、布满裂纹的品相,而是大小适宜,个头大致相同,口感也好了许多。关中的乡村,把挖红薯称为“出”红薯,一个“出”字,蕴含着对红薯的感恩之情,犹如出嫁的深闺,郑重其事又满怀喜悦。遇到麦子歉收,或者遭遇干旱水灾,临时救急的粮食作物非红薯莫属,它对我国的人口繁衍功莫大焉。
⑩红薯味道甘甜,在田地里劳作,累了,饿了,在藤蔓下稍微掘开浮土,扒出一个新鲜的红薯,擦净泥土,就可以生嚼,若是时间宽裕,可以就地扒拉几块土坷垃,垒起来,捡点干柴火,架起来烤,不多时,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烤红薯。至今想起,仍然感觉到齿间留香。
红薯与人何其厚也!想到这里,我决定前往老弟那里“出”红薯。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5. 从整篇文章的角度看,全文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文章种红薯的部分采用了_____________顺序。(2分)
6.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笔下“红薯”的特点。(4分)
7.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8. 文章以“甘甜之薯”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
9. 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3分)
第五单元 周周清(一)
一、基础清(30分)
1. (1)独怆然而涕下 (2)一览众山小 (3)衣冠简朴古风存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空1分,共7分)
2. (1)迸 xié jīn(3分) (2)集合;汇合(2分) (3)比喻 拟人(2分) (4)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难道不是它的前身吗?(2分)
3. 儒勒·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每空1分,共3分)
4. (1)B(2分) 点拨:B选项强调的是“天才”是靠后天的辛勤的汗水和努力获得的,与“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无关。
(2)①光茫 光芒(2分) ②散布 焕发(2分)
③谁能否认,人生需要微笑呢?(1分)
(3)示例:同学,别灰心,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胜利者。”叔叔阿姨心急,那正是关心你的表现啊,在他们的关爱下,只要你相信自己,一定会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的,我们一起努力加油!(4分)
二、阅读清(15分)
5. 倒叙 时间(2分) 点拨:本题考查记叙文顺序。文章是倒叙。开头写“老弟和我微信视频,说是要‘出’大棚里的红薯了”,然后第②段开始回忆栽种红薯的经过,结尾又回到“我决定前往老弟那里‘出’红薯”,所以是倒叙。种红薯的部分是按“初夏”“忙完麦月天”“天凉了,下霜了”的时间顺序写插秧、爬蔓、开花、收获的耕种经过。
6. (1)生命力顽强。如“白天,哪怕晒得叶子蜷缩起来,到了夜里,潮湿的地气一上来,红薯立马鲜活起来,第二天早上,仍然葱葱茏茏的一片”。(1分)
(2)沉稳朴素。如“根下的土地开裂了,不急,红薯还是一副沉稳的模样,它要让自己的果实更坚实更饱满更丰硕”,“红薯花是秋天最美也最朴素的花,满垄满地的花儿争相吐艳,真如‘桃李闹春风’一般”。(2分)
(3)乐于奉献。给田里劳作累了的人们充饥解渴,红薯干实用价值更强。(1分)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梳理内容。特点:(1)红薯生命力非常顽强。从第③段“原本有点蔫软的红薯秧子,忽然间茁壮起来,精神焕发,一地的碧绿”可知,红薯容易成活;从第④段“锄去地里的野草,红薯显得格外欢实,长长的藤蔓遮盖了黄土地,犹如万顷绿色的湖水,涟漪连着涟漪,一直到田野的尽头”可知,红薯生长旺盛;从第⑤段“白天,哪怕晒得叶子蜷缩起来,到了夜里,潮湿的地气一上来,红薯立马鲜活起来,第二天早上,仍然葱葱茏茏的一片”可知,红薯不怕烈日;从第⑦段“干枯的叶子在凛冽的风里瑟瑟作响,红薯仍然振奋精神,给大地装点着绿色”可知,秋风中的红薯耐寒。(2)朴素沉稳。第⑤段“红薯花是秋天最美也最朴素的花,满垄满地的花儿争相吐艳,真如‘桃李闹春风’一般”写红薯花朴素的美;从第⑦段“根下的土地开裂了,不急,红薯还是一副沉稳的模样,它要让自己的果实更坚实更饱满更丰硕”可知,红薯沉稳的特点。(3)有奉献精神。从第⑧段“红薯干是制作红薯粉以及加工成各种美味食品的原料,其实用价值远远高于新鲜的红薯”可知,红薯甘当原料,无私奉献。
7.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薯花在寒风中生长的情态,体现了其生机勃勃、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红薯花的喜爱、赞美之情。(2分)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答题格式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互文、反复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或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即可。该句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红薯花比作小喇叭,“昂着头、挺着胸”赋予红薯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作用)写出了红薯花在寒冷的秋风中顽强生长,体现了红薯花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对象+特点),最后写表达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红薯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8. 表面指红薯的味道甘甜,(1分)也指劳动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的美好生活。(2分)
点拨: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需结合文章内容及主旨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指红薯的味道甘甜(第⑨段写“这里的红薯如同栗子般甘甜”;第⑩段写“红薯味道甘甜”“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烤红薯”)。深层含义指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美好幸福的生活(老弟夫妻,初夏的时候,草莓收获完毕利用大棚空闲期栽种一茬红薯,忙完麦月天又扛着锄头下地给红薯地除草,精心管理,最后收获,他们用勤劳换来了收获,他们心里是甘甜的)。
9.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内容上:既点明中心,又升华主题。写出了红薯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红薯的赞美之情,体现出作者决心像红薯学习,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2分) 点拨:本题考查段的作用。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构:“红薯与人何其厚也!”结尾第一句总结上文写了红薯给人的种种好处(做原料、生吃、烤食、救急粮食等),呼应开头(“老弟和我微信视频,说是要‘出’大棚里的红薯了。”)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红薯与人何其厚也!”是对红薯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由衷赞美,点明主旨,从“‘我’前往老弟那里‘出’红薯”可知,“我”用行动学习红薯的奉献精神,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