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一、单选题
下面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前两节诗都是写祖国的历史,第1节诗从精神上写出人民的祈愿,重在写精神;第2节诗从物质上写出祖国的贫困和沧桑,重在写实。
B.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与“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两句构成小与大的对比,突出了“我”同祖国血肉相连的情感。
C. 第4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深,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随之升华。
D.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第1、2小节抒发悲哀低沉之情;第3、4小节抒发欣喜高昂之情。
在语段中画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__________正是为了沉淀昨天的河床、展望明天的道路,让我巍巍中华青春永驻。
①与五四对话 ②正是为了深化我们的思考
③与五四以来一百年的历史对话 ④坚定我们的脚步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 )的我、( )的我、( )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 )、你的( )、你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A. 深思 沸腾 迷惘 自由 富饶 荣光
B. 迷惘 深思 沸腾 富饶 荣光 自由
C. 沸腾 迷惘 深思 荣光 自由 富饶
D. 迷惘 深思 沸腾 荣光 自由 富饶
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细腻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
C.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文章《醉翁亭记》。文中展现了琅琊山美景,并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滁人游、太守宴、禽鸟乐、太守醉,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D.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节选)》中的人物夏洛克,与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都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著名的吝啬鬼。
下列对这首诗中的意象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于象征意味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 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紧承上句“痛苦的希望啊”,表现希望未降临中国。
C. 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希望就在现在。
D. 第四节中的“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既是写自己,又是写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______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______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______为之感动……
A. 沉醉 奋斗 描画 B. 奋斗 沉醉 描画
C. 奋斗 描画 沉醉 D. 沉醉 描画 奋斗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有语病的句子是()
A. 抗击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战。
B.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C. 展望未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
D. 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
B.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依恋和赞颂之情。
C. 本诗第一节所创设的一系列意象,表达了诗人的自豪之情。
D. 这首诗的前两节都是写祖国的历史的,第一节重写实,第二节重写意。
下列对诗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第1节选取“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意象,从农,工,交通各侧面入手,全方位概括出祖国长期落后和贫穷的情景,字里行间浸润着诗人的忧患意识.
B. 第2节,“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一句抒情明白地宣布:祖国,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然而,昔日的希望太渺茫,太像“飞天”袖间的花朵,虽绚丽迷人,却未曾飘落人间.这里诗句明显地流泻出的,是惋惜和无奈.
C. 第3节,诗人选取了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诸如“簇新”,“胚芽”,“笑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尤其是运用了“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这一创造性的比喻,更预示了祖国的新生.
D. 第4节,诗篇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祖国与儿女的哺育和赡养的血肉关系.诗人动情地写道:母亲曾用伤痕累累的乳房养育了儿女,那么,经历过迷惘,深思,直到沸腾的儿女,理应以富饶,荣光,自由报答母亲.
二、填空题
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________。诗的题目采用________形式,反复突出“________”。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承担起使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诗歌表达了强烈的________之情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胚芽( ) 干瘪( )
迷惘( ) 喷薄( )
三、综合题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________(A.息息相关 B.休戚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歌yǒng……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不断地激励和________(A.鞭笞 B.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凝聚(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歌yǒng( )
(3)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你cù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黎明的绯红正在喷薄;--祖国啊!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干biě______yū______滩 cù______新
挣脱______ 胚芽______ 绯红______
(2)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修改画线部分,使语段结构整齐。
四、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
70余年来,升国旗,奏国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腾飞。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最想说什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非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李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应为“第1节诗从物质上写出祖国的贫困和沧桑,重在写实;第2节诗从精神上写出人民的祈愿,重在写精神”。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①③句“与五四对话”“与五四以来一百年的历史对话”是从现在到过去,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故先①后③;②④是谈意义,“深化我们的思考”“坚定我们的脚步”是由思想到行动,有先后逻辑关系,故先②后④。最恰当排序为:①③②④。故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见用法,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迷惘”“深思”“沸腾”体现了“我”思想变化的过程,表现了祖国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富饶”“荣光”“自由”显然是“我”的回馈,“富饶”较具体,而“荣光”“自由”体现的则是精神层面。故选B。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这类题往往涉及作者、作者的生平、作者的字(号)等内容,还可能涉及课文的主人公、课文内容、主题思想等,这需要平时的积累。
【解答】
ABD正确;
C项中《醉翁亭记》的内容先后顺序颠倒了,正确顺序应为“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禽鸟乐”。故C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意象的知识。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常见的意象;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 ,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其次,联系具体诗歌理解作答即可。
【解答】
C.“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原题干表述错误,故C符合题意。
ABD表述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此题解答,要结合语境及词语习惯搭配辨析。
【解答】
此题解答,要结合语境,结合“牺牲”“歌咏”“感动”等词来辨析,如“为祖国”可选“奋斗”;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结合“歌咏”可想到“描画”;对“文字”“文化”的热爱可用“沉醉”体现其热爱程度,解答完后,要注意再读确认。
故选C。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序。
【解答】
此题解答可从语境中““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②讲得是“小”我,自已;③讲得是“别人”;①讲得是“大”我;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故选B。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B项缺宾语,应在“对外开放”后面添加“格局”。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相关词句,品味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重点语句、写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与题中的各个选项逐一地对照、分析、甄别、判断、选择即可。
【解答】
ABD.正确。
C.有误,第一节的意象所体现出的是祖国沧桑、沉重的过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并未表达自豪之情。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时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注意要结合诗句各小结的内容,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辨析答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在这首诗中,作者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解答】
A准确,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词语前面都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它们所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过漫长岁月,排列在最后、也是最受强调的“驳船”,则是在“淤滩上”,在另一头“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的纤绳的牵引下艰难前行。
B有误,第二节重精神,在精神上,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故此“惋惜和无奈”明显有误。
C准确,第三节,写的是现在.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千年古国又开始了新生,诗人再次排列出一系列生机勃勃的意象,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等等,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D准确,第四节,是“我”的宣言。“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诗篇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祖国与儿女的哺育和赡养的血肉关系。诗人庄严地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故选B。
11.【答案】舒婷 呼告 祖国 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爱国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文学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解答】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诗的题目采用呼告形式,反复突出“祖国”。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他们承担起使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诗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12.【答案】 pēi biě wǎng pēn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需注意“瘪”的读音。
13.【答案】(1)jù
(2)咏
(3)A B
(4)(示例1)热爱祖国的文字 为之沉醉 (示例2)热爱祖国的历史 为之感动
【解析】(1)注意拼音、声调书写规范。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确定字形,不要误写成同音字。
(3)“息息相关”指呼吸相互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的意思是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用于形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应选“息息相关”。“鞭笞”指用鞭子或板子打;“鞭策”指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根据语境可确定选“鞭策”。
(4)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首先理解画线句的含意,分析其句式特点,然后采用与画线句相同的句式结构“动词+祖国的+名词,为之+动词”,紧扣“爱国情怀的表现”组织语言作答即可。还要注意句中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14.【答案】(1)瘪 淤 簇 zhèng pēi fēi
(2)排比
(3)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注意“瘪”的书写以及“挣、胚”的读音。
(2)此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熟悉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判断。阅读语段,“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也是排比。
(3)此题考查了句子改写。改写句子时,要注意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结合“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可知改写为: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15.【答案】(示例)五星红旗,你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犹如一簇火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最想说什么”可确定要采用第二人称“你”,用简洁的语言,将五星红旗的颜色作为切入点生发联想,表达情感。要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可用比喻、反复、排比、拟人等。
16.【答案】(1)【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2)【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仿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观察例句,例句是一个主谓句,其中心语前分别有“土地的歌者”和“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的修饰限制成分。仿写句子时,要结合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的事迹及特点,联系相关知识写出修饰限制成分,按照“……杜甫(或:闻一多、邓稼先),在……(人物事迹)”的格式整理成句。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串场词的能力。串场词是贯穿在演讲会全程的语言脉络,穿插在节目之间,可以承上启下、调节气氛、营造氛围,在无形中映射主题和中心思想。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场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还要体现出活动的程序。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