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短诗五首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一、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指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 《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 《断章》一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 《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字的一项是()
A. 霜风 一株 并排立着 B. 墓畔 繁多 长夜漫漫
C. 卧听 寂漠 郊原如海 D. 舵手 装饰 房舍如舟
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B.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C.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D.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 房舍如舟。
D.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幅画面是一戎装少年骑在马上
②另一幅画的是野花啼鸟
③手里牵着一只梅花鹿
④在这所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①③②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统一》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 《风雨吟》一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 卞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初中时期是最美好的时光,大家都十四、五岁的样子,看起来朝气蓬勃。
B. “雪山蓝月谷真是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希望以后还能再来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C. 李白的诗篇《将进酒》《赠汪伦》《望庐山瀑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D. 他跑进来说:“这里有两张戏剧票,你是想看上午那场呢?还是看下午那一场呢?你选吧。”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楹联(yíng) 追溯(shuò) 簇新(cù) 扣人心弦(xián)
B. 婆娑(suō) 惩戒(chěng) 戳穿(chuō) 凛然生畏(lǐng)
C. 嗔怒(chēn) 惬意(qiè) 瑰宝(guī) 孜孜不倦(zī)
D. 召唤(zhāo) 山峦(luán) 刹那(shà) 侃侃而谈(kǎn)
二、填空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计其数,中国人之所以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chè而不炫目,静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仅是jiǎo洁的月光,还有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温xīn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jiè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明chè( ) jiǎo( )洁 温xīn( ) 慰jiè( )
文学常识填空。
(1)《月夜》的作者是________,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景物烘托“我”。
(2)《萧红墓畔口占》是________(作者)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________,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3)《断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派的代表诗人。
(4)《风雨吟》的作者是___________,该诗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表达了作者迷茫的情感。
(5)聂鲁达,________(国籍)诗人。获1971年________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选词填空。
(1)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_____(A.站着 B.立着 C.站立),却没有靠着。 ( )
(2)你却卧听着海涛_____(A.闲话 B.说话 C.闲聊)。 ( )
(3)你_____(A.装扮 B.装饰 C.装修)了别人的梦。 ( )
三、默写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①你能写出“相看两不厌”整首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上面的句子你能想出诗人卞之琳的“断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填空:
(1)我是额上熏黑的矿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是失修的路基;是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___________________ ;——祖国啊!
(2) ___________,月光明明的照着。《月夜》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__________。《萧红墓畔口占》
(4)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
(5)_______________,在大地风雨的海上,《风雨吟》
(6)所有树木无非一棵,__________________。《统一》
四、诗歌鉴赏
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断章》一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风雨吟》一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是“风景”(即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才会有灵气、更生动。
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却常处于被动地位。
C. 全诗共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中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但“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
下面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贵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 这首诗表现了人与物、事与物之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五、其他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拼凑(cuò) 匍匐(fú) 称职(chèn) 哄堂大笑(hōng)
B.哺乳(bǔ) 坍塌(tān) 拗断(ǎo) 畏罪潜逃(qiǎn)
C.附和(hè) 鄙薄(bó) 蜷伏(quán) 咄咄逼人(duō)
D.突兀(wù) 怂恿(sóng) 涸(hé)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硬朗 狭隘 赅人听闻 大相径庭
B.徇职 倜傥 刨根问底 漠不关心
C.恍惚 绣像 惊慌失措 美不盛收
D.帐篷 惩戒 见异思迁 混为一谈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i)阅读现代诗歌,要多选些好诗歌,从中接受美的_____________(陶冶熏陶感染)
(ii)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________(大相径庭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1)你能写出“相看两不厌”整首诗吗?
(2)读上面的句子你能想出诗人卞之琳的断章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国别、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必须识记准确,理解得体,不能混淆。其次,根据各选项辨析作答即可。
【解答】
ABD项说法正确。
C.应为:“《断章》一诗明白如话”说法不正确。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故C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写错的原因是由于习惯性误写、多音字误写和形近字误写等。学习和复习时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同时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便查缺补漏。
【解答】
C漠应为:寞。故C错误
AB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可以利用其中的名词、代词、虚词、固定短语、句式、修辞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之处。
【解答】
B.“你”是主语,“却卧听”是谓语,“海涛闲话”是宾语,而“海涛闲话”是主谓短语做宾语,“海涛”主语,“闲话”是谓语,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应断句,故这句话的断句方法是:你 /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故B符合题意。
ACD正确。
故选B。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解答】
A.对偶。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比喻。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比喻。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解答】这个语段介绍的是聂鲁达对中国艺术的喜爱,主要是通过对他故居中的两幅中国画来表现的。④是领起句,接下来是①,然后是③,“手里”是“少年”的手里,接下来是②,“一幅……另一幅……”承接④中的“两幅中国画”,即:④①③②。
故选D。
6.【答案】A
【解析】聂鲁达是智利诗人。
7.【答案】C
【解析】A.“十四、五岁”,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中间不用顿号。B.感叹号应放在引号里面。D.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溯sù。B项,惩chéng,凛lǐn。D项,召zhào,刹chà。
9.【答案】 澈 皎 馨 藉
【解析】 明澈:明亮而清澈。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温馨:温和芳香;温暖。注意“馨”的部首为“香”。慰藉:安慰。注意“藉”的部首是“艹”。
10.【答案】 (1)沈尹默 霜风 明月 高树
(2)戴望舒 悼亡诗
(3)卞之琳 新月
(4)芦荻 风 雨 海 舟
(5)智利 诺贝尔文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文学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解答本题根据识记完成即可。特别注意聂鲁达是智利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答案】(1)B
(2)A
(3)B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与运用。被考查的词都是二字成语,这类题目在于考查对词语(含成语)的辨识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
【解答】
A.站着:表示有意识的参与。
B.立着:表示被动的接受或无意识的站立。
C.站立:全身直立的过程。
结合句意,强调“我”和“树”并排无意识地立着。
故选B。
(2)【分析】
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与运用。被考查的词都是二字成语,这类题目在于考查对词语(含成语)的辨识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
【解答】
A.闲话:与正事无关的话。
B.说话:用语言表述事实或表达态度。
C.闲聊:闲谈。
这里说的对象是“海涛”,所以BC不正确。
故选A。
(3)【分析】
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与运用。被考查的词都是二字成语,这类题目在于考查对词语(含成语)的辨识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
【解答】
A.装扮:打扮。
B.装饰:点缀,装点。
C.装修: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
这里对象为“梦”,故应用“点缀”的意思。
故选B。
12.【答案】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要注意的字如:“装饰”“窗”等。
13.【答案】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复习诗文中的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诗文中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诗文中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这里应注意“孤”“饰”等字的书写。
14.【答案】(1)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干瘪的稻穗 勒进你的肩膊
(2)霜风呼呼的吹着
(3)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4)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5)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6)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默写、理解能力。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此题均为直接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需要注意“隧”“蜗”“瘪”“勒”“舵”的写法。
15.【答案】(1)语言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词语,写出了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
(2)面对风雨如晦的现实,作者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时,产生的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特点的分析能力。细读原诗,从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分析诗歌特点。《断章》一诗语言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词语,写出了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态度理解能力。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对诗歌内容精读并加以理解;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对所给句子重点赏析,体会诗人的心境,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具体语句并结合背景体会即可。结合本篇诗歌内容、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可知,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风雨如晦的现实,作者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时,产生的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16.【答案】【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1.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歌写作背景,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这些知识点,结合选项逐项分析,就能很好答题。
【解答】
B.应为:“在人生的舞台上往往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这句话,对原诗作了不恰当的解释,诗人强调的是事物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你”与“看风景的”两者互为风景,又都是观看者。
ACD赏析恰当。
故选B。
2.
【分析】
此题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再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和题目要求来答题。
【解答】
A.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并没有流露出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悲哀之情。故A赏析不恰当。
BCD赏析恰当。
故选A。
17.【答案】(1)C
(2)D
(3)熏陶 大相径庭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的能力。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解答】
A.“凑”应读“còu”。故A错误。
B.“潜”应读“qián”。故B错误。
C.正确。
D.“怂”应读“sǒng”。故D错误。
故选C。
(2)【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及书写词语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要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
【解答】
A.“赅人听闻”应写作“骇人听闻”。故A错误。
B.“徇职”应写作“殉职”。故B错误。
C.“美不盛收”应写作“美不胜收”。故C错误。
D.正确。
故选D。
(3)【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
【解答】
结合句意及词语搭配分析,与“美”搭配的词语是“熏陶”;与“原意”搭配的词语是“大相径庭”。
18.【答案】答案: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重点字:尽)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重点字:装饰)
【解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同时还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