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骆驼》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自始至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四年级学生的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前提,力求在运动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运动能力得以提升,为今后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以跳骆驼为教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逐步小幅度的增加练习难度,关注个体差异,当下一个目标有困难时,学生可以选择退到前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2.教材分析
跳骆驼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出现的教材,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项目,对于发展儿童支撑跳跃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果断品质和勇敢精神,具有一定的价值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内容之一。本次课确定把握正确的跳骆驼的动作顺序,助跑有节奏踏跳准确、有力为教学重点,动作协调、迅速而有力的起跳,为教学难点。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体质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但是一般模仿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男生表现出柔韧性协调性差,而女生则是文静不愿意多动。
4.教学对策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兴趣,逐步加大练习难度,让学生从容掌握动作。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间的互助精神,相互学习观摩。
(3)关注个体差异,在难度上设计了,可进可退的练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跳骆驼》教案
授课对象 :小学四年级 授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跳骆驼的技术动作及要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 学 内 容 跳骆驼
2、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保护和帮助下完成,跳骆驼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支撑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与保护的意识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助跑有节奏,踏跳有力 难点:动作协调,迅速而有力的起跳
结 构 时 间 课的内容与要求 课的组织与教学
准 备 部 分 8分 钟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检查服装,清点人数 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安全教育 安排见习生(协助上课) 热身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腹背运动-髋部运动 —弓步压腿—静力拉伸 3.分腿辅助练习 一、集合整队 ☆☆☆☆☆(男) ☆☆☆☆☆ ×××××(女) ××××× ▲ 要求:1、集合快、静、齐;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听从安排。 热身活动组织: ☆ ☆ ☆ ☆ ☆(男) ☆ ☆ ☆ ☆ ☆ ▲ × × × × ×(女) × × × × ×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要求完成热身练习,幅度由小到大完成。音乐节点的准确把握,及时提 醒,动作舒展优美,整齐到位、有节奏感。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25 分 钟 7 分 钟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跳骆驼由四个环节组成:助跑、踏跳、支撑、落地 动作方法:助跑,双脚踏跳,起跳后两手支撑,提臀,两腿伸直向侧分开,迅速推离骆驼,使身体向前上放腾越过骆驼,然后两腿向前制动挺身,接着并腿用脚前掌落地 二、示范跳骆驼 完整动作示范——分解动作示范 三、分组练习 1、将学生分组,学生练习跳骆驼 2、教师巡视进行纠正与指导 3、各小组在自己的场地内进行练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 ☆ ☆ ☆ ☆ ☆ 四、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五、跳骆驼接力比赛 一、集合整队 二、放松徒手操 三、总结评价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 3、要求课后复习并宣布下堂课内容 一、组织队形:成四列横队 ☆☆☆☆☆(男) ☆☆☆☆☆ ▲ ×××××(女) ××××× 要求: 1)教师:回顾、导入 2)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教师加强学生跳骆驼活动的安全教育,加强保护与帮助,逐渐调节跳的高度,学生注意力集中,动作由易到难逐渐完成。当骆驼的同学用脖子夹红领巾的方法辅助脖子收回 教学方法与组织 1、教师教法 (1)完整与分解示范法: (2)讲解法: 注意: 教师:声音洪亮,讲解精练 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3)分组练习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4)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纠正 激励法: 通过选派代表进行展示来激励学生学习 学生学法 模仿学习 自主体会学习 合作学习 一、组织队形: 组织: ☆☆☆☆☆(男) ☆☆☆☆☆ ▲ ×××××(女) ××××× 二、要求: 1、跟随音乐,动作充分伸展 2、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点评:学生感觉、学习状况,以鼓励为主。
场地与器材 预计本课平均心率 90--110次/分钟 预计本课 心理感受 愉悦
器材: 海绵垫若干 场地: 操场 预计本课练习密度 40%---50%
课 后 记 载 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良好,在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认真练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达到了快乐运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