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与体能练习(教案) 体育三年级上册 (1)

文档属性

名称 竹竿舞与体能练习(教案) 体育三年级上册 (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12 09: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竹竿舞与体能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依据《课标》水平二的要求民族民间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还可以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水平二,三、四年级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单元。竹竿舞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竿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体育健身活动。竹竿舞对于改善人体心血管虚幻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状态,提高内脏器官功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发展协调性和节奏感,一级抒发情感、友好交往等工具,有很好的健身和教育作用。杯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学情分析
竹竿舞,音乐和器材的融合,载歌载舞,气氛活泼热情,学生非常喜欢,三、四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极具挑战精神,对一些传统的、新鲜的项目具有浓烈的和探知欲。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了解竹竿舞的动作方法,并积极参与。
2、运动技能: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初步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并至少掌握2-3种竹竿舞的方法。
3、社会适应: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普及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教育,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竹竿舞的节奏和基本步伐。
难点:舞者与打竹竿者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六、项目特点:
竹竿舞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竿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竹竿舞对于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状态,提高内脏器官功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发展协调性和节奏感,以及抒发情感、友好交往等具有很好的健身和教育作用。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通过教学练习,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兴趣,音乐的氛围中,对学生普及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情感。 课时数 5
教学内容 竹竿舞 2、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竹竿舞的节奏和基本步伐。 难点:舞者与打竹竿者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第1课时 1、掌握基本口令及基本进出的节奏。拓展多人一起过竿。 1、通过教学,了解我国竹竿舞的发展状况,消除害怕、害羞心理。2、基本掌握跳竿、击竿技术动作和舞曲的鼓点节拍规律知识。3、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感受竹竿舞的节奏和基本步伐。 难点:舞者与打竹竿者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第2课时 熟练竹竿舞作、能跳多付竹竿。 身体素质练习 1、掌握跳竿、击竿技术动作要领和舞曲的鼓点节拍规律。2、舞曲配合下,跳过二至四付竹竿,学生上下肢配合默契,学生能在变化放置竹竿条件下跳的创新 能力。 重点:舞者要找准音乐的鼓点。 难点: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学生练习、互助、探究,教师指导。
第3课时 竹竿舞的创新。 身体素质练习 1、能在跳竿过程中变化队形,能跳多付较复杂的竹竿。2、学生的互助、探究、创新,编辑简单的竿内竿的舞蹈动作。3、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平衡、反 应、创新素质。 重点:动作的协调用力及队形变化。 难点:动作的创新及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观看竹竿舞视频、学生合 作、创新、鼓励。
八、本课设计思路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学习阶段 水平二 授课年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课次 第1课时
授课学生 32人 授课地点
学习 内容 竹竿舞 2、体能练习
学习 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了解竹竿舞的动作方法并积极参与。 2、运动技能: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初步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并至少掌握2-3种竹竿舞的方法。 3、社会适应: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普及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教育,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感受竹竿舞的节奏和基本步伐
教学难点 舞者和打竹竿者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课的 结构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练 习
次 数 时 间
准备 部分 7分钟 一、课堂常规 1.整队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 4.见习生出列 二、队列队形 反向四面转法 三、热身慢跑 四、热身操 1.教师整队,要求声音响亮,仪表端正 2.师生问好, 3.教师明确本课的内容与要求 队形:四列横队 1.教师组织学生做原地四面转法。 组织学生绕棍子慢跑。 控制节奏。 1.教师组织学生做热身操 2.适当的口令、提醒 1.集合。 2.向老师问好。 3.学生认真听讲,进入角色。 要求:精神饱满,情绪活跃。 1、认真听讲 2、积极参与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按要求路线慢跑。 1.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跟随音乐完成棒操。 2、积极参与 ○○○○○○○○ ○○○○○○○○ ●●●●●●●● ●●●●●●●● ☆ 1次 1-2次 2圈 1次 1 2’ 2 3
基 本 部 分 29分钟 一、竹竿舞节奏口令学习(2分钟) 1、口令练习 二、学习竹竿舞基本动作 (20分钟) 练习敲竹竿。 节奏拍子:开-合-开-合-开开-合 步伐练习 步伐和竹竿结合 四人小组、一人过竿 小组展示 八人小组 两人过竿 六人过竿(音乐配合完整跳好竹竿舞 1、教师介绍竹竿舞基本节奏口令,组织学生聆听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示 3.组织学生敲竿练习 4.组织学生步伐练习 5.组织学生四人一组练习。 6.组织学生八人一组练习 7.组织学生结合音乐练习 8.组织学生展示 9.教师巡回指导、评价 价:重点纠正学生的以下两点(1)敲竿节奏(2)步伐 1.仔细观察,模仿,积极练习 2.认真聆听,仔细观察,积极展开模仿练习 1.仔细观察、认真听讲、积极模仿。 2.认真做节奏练习。 3.认真做步伐练习 4.认真练习,同伴间相互学习指正,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5.积极展示。 6.积极进行组合练习。 5.积极展示自我。 同上 同上 3-4次 多次 多次 多次 2 3 3 6 6
三、素质练习(7分钟) 支撑练习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组织学生积极进行体能练习 3、教师点评总结,表扬、鼓励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学生积极参与练习。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多次 7
结束部分 4分钟 一.放松活动 二.小结。 1.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共同放松。 2.小结回顾本课。 3.师生再见。 1.学生随着音乐伴奏放松身心。 2.与老师一起回顾本课。 3.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1 次 2-3’
教学准备 棍棒32根、竹竿八根、竹架子八个 录音机1台 3、胶带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