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A部语文《物种起源》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A部语文《物种起源》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0 15: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学号:__ _ _ __ 姓名____ ______
《物种起源》绪论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前置性补偿:
(一)相关链接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界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神创论
在西方流传的是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再用圣土造出第一个男人亚当,又 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出一个女人夏娃。他们听信蛇的怂恿,偷吃禁果,而知善恶羞耻,于是扯下无花果的叶子遮蔽下身,这便是衣服的雏形。
在中国也流传着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远古时乾坤未开,像个混沌的 “鸡蛋”,这“鸡蛋”中生长了一个盘古,他在“鸡蛋”里生长了一万八千年,此阶段,天每日长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长高一丈,到过了一万八千年 时,盘古突然死去,他的气化成风云,他的声化成雷霆,他的右眼化成太阳,他的左眼化成月亮,他的四肢五体化成五岳四海,血液化成江河,筋脉化为地理,肌肉 化为田土,发须化为星辰,皮毛化为草木,齿骨化为金石,精髓化为珠宝……
文体介绍
导言也称引言、绪论,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开头的话,主要用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对论著的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问题(如写作背景、过程、缘由等)作出介绍、说明。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全书的内容。
导言与序言的区别: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而导言的主要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内容及主旨。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而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还可有序言。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序言,但导言只有一篇。
5、关键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
A、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C、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
(二)预习检查
1、注音
栖息( ) 胚胎( ) 土坯( ) 槲寄生( )
2、画出每段的关键句,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第一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环球远航――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主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
第四段:关键句:
主要内容是:
第五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
第七段:主要内容:
第八段:主要内容:
第九段: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达尔文为什么提前出版《物种起源》?
达尔文由家养状况下的变异得出怎样的结论?他所认为的自然状况下的变异又是怎样的?
概括并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4、欣赏品味
(1)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请举例说明。
(2)透过说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
形成性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旋xuán 旋子 旋风 回旋 凯旋 B.宁níng 宁可 宁静 宁愿 安宁
C.背bèi 背包 背约 背债 背心 D.颤chàn 颤动 颤抖 颤音 颤悠
2、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
(1)我虽然力求______,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2)就某一种_________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再讨论。
(3)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_________的。
A、严谨 狭隘 趋势 B、审慎 狭窄 趋势
C、审慎 狭隘 趋向 D、严谨 狭窄 趋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现在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先生,他关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B、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C、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稀少而狭小呢?
D、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使用,请选出对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
A.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因为是“在1837年想到”,还未得到各种事实的证实,对于问题的了解显得相当谨慎,所以用“也许”、“一些”加以限制,很有分寸。)
B.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当时”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作者的认识是在发展的,加点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严肃的科学态度。)
C.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至少是可能”说明了作者心中尚未把握遗传变异的情况,遗传变异只存在于人类的选种、家养状况下才会出现。)
D.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混入”说明出现错误是不自觉的,一时未能发现,表明了作者对于科学的审慎态度。)
5、对下面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用一句话新闻的形式将材料中包含的主要信息表示出来(不超过20个字)。
(1)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试验首次使用我国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飞船在运行期间,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2)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般发射成功,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七天以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二号首次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3)2002年3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三号飞船,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答:□□□□□□□□□□□□□□□□□□□□
参考答案
第一段:关键句:“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主要内容是:整理成书的经过(环球远航――搜集思索,写简短笔记――扩大纲要,专心研究)
第二段:关键句:“……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主要内容是:提前发表的原因(主观方面:“我的工作行将结束”、“我的体力渐感不支”;客观方面:华莱斯的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
第三段:关键句: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主要内容是:内容过简的原因
第四段:关键句: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主要内容是:对支持者表达感激
第五段:关键句: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主要内容是:物种由演变而来
第六段:关键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方法。第九段:主要内容:强调观点的正确
①达尔文由家养状况下的变异得出怎样的结论?他所认为的自然状况下的变异又是怎样的?
答:家养状况下的变异得出:生物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人类的选种在积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巨大的力量。
自然状况下变异得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②概括并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答:神创论是错误的。物种是进化而来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语言准确、严密
①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a. 写作前必不可少的过程:搜集整理、研究。
b. 搜集过程中的关键:耐心、全面(各种)。
c. 说明了估计的谨慎:也许、一些。
②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
提问:本句中“事实”与“证据”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
明确: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证据”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提问:“叙述”和“比较”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
明确:不能。“叙述”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作者的严谨。
③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提问:把本句中“线索”一词换成“证据”会有什么不同效果?
明确:因为本句中有“还不够完备”的话,所以作者只说“提供线索”,说明作者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换成“证据”,句意就变成了可以提供带规律性、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句话也能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严谨、周密。 另一方面,作者在这句话中又用“一切”“最”两个词语表现了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2)透过说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
第1段,从“远航”(1831年)到“现在”,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几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并结合注释4,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虚的精神。
第5段,“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有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从某一狭隘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
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6段,“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9段:“至今还有许多不能解释”“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
“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
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形成性检测答案
1.D(A概-慨。B.间(jiān)断-间(jiàn)断。C.纤(qiān)维-纤(xiān)维)
2、D (A、抱歉 B对症下葯 C防范)
3、A(“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使用正确。B“登堂入室”比喻人在学问或技艺方面有高深的造诣。C“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D“安步当车”意为“慢慢地步行,就当作坐车”,与下文“健步如飞”自相矛盾)
4、C(A“夺得”“科学高峰”,搭配不当。B土客颠倒,应为“人们对电脑上网”。D成分残缺。“描写”什么 应在“成果”后添加“壮举”之类的词语)
答案:中国“神舟”飞船载人太空飞行为期不远。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