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体育-踩高跷》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激活课堂为宗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并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互助互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水平二)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他们具有活泼好动、喜欢竞赛、个性化较强、运动技能水平差异性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以上特点,采用主题式情景教学,把踩高跷这个项目渗透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游行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节日游行的兴奋中,自主创新,胜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健康第一的总体目标。
教材分析
《踩高跷》的民间体育活动是我们安排在水平二阶段的一个教学单元, 《踩高跷》是一项既能发展灵敏、平衡、力量、耐力等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优秀文化的体育游戏项目。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实验中,围绕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中所指定的五大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要求,加强民间体育游戏项目进课堂的实验研究。
四、 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踩高跷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初步学会踩高跷技术,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学生平衡与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强的精神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身体重心和手脚的协调掌握踩高跷的动作要领;
难点:移动中身体重心的把握及手脚协调的配合。
场地器材:田径场、高跷17、标志杆4、平衡木4。
六、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运用了主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索性教学法和教学比赛法。
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对踩高跷进行探索性、创新性的学习,在比赛与展示活动中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并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和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拼搏的精神。
学 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展示法等。
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两人互助学习为主,小组练习与竞赛展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组织能力和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自信心,力求突出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七、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使学生清楚本次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为更好地完成课任务打好基础。
2、准备部分
热身准备活动:学生先绕田径场一圈,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做行进间徒手操。
(1)行进间扩胸运动(2)跳步上下击掌(3)走过独木桥(4)高抬腿练习(5)后踢腿练习
(6)慢跑
热开身体,预防损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平衡性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控制好身体的平衡。
3、基本部分
(1)学习踩高跷
原地上下高跷练习
上握式上高跷:持握好高跷后,一脚先踏上高跷的踏板,另一只脚稍蹬地,迅速蹬上踏板,同时上臂向肋部靠拢,双臂稍紧张控制好高跷。
下高跷:单脚下高跷时应保持蹬高跷一侧的重心稳定,一侧脚先下,然后另一只脚同时跟着落地。
练习者两人一组,一人进行保护与帮助,另一人做上高跷的练习。
A辅助站立10秒练习 B独立站立2-3秒练习
(2)独立踩高跷练习
站在高跷上,保持身体平衡,两眼平视前方,然后重心左(右)移动,左(右手将高跷提离地面,脚踩高跷向前迈步(迈右步,右手上提高跷,重心向左侧移动)。
(3)游戏辅助练习
方法:通过独木桥,加速先前跑绕过标志杆后回来接力跑。
教法与步骤:
(1)教师示范、讲解踩高跷,引导学生找要领,强调安全问题。
(2)学生练习
(3)归纳、诱导、纠正错误动作:
A高跷倾斜角度太大B身体重心把握不好C足弓没踩好踏板D手脚用力不协调
(4)教师示范、讲解
(5)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6)提示学生如何观察与评价动作
4、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
播放轻快的音乐组织放松活动,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是( 45±5 )%,平均心率是:135±5次/分。
教案
学校 班级 四年级 人数 40 执教者
教学内容 民族民间体育-踩高跷
教 学 目 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踩高跷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初步学会踩高跷技术,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学生平衡与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强的精神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教学重点 通过身体重心和手脚的协调掌握踩高跷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 移动中身体重心的把握及手脚协调的配合 课类型 新授课 场地器材 高跷17 标志杆4 平衡木4
结 构 时间与量 课 内 容 教与学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教育意图
开始部分 4 min 1、集合、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问题。 1、体育委员按指定地点集合整并报告教师。 2、教师口述,学生专心听讲 ○○○○○○○○ ○○○○○○○○ ○○○○○○○○ ○○○○○○○○ ▲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集中。 注:▲教师○为学生 使学生清楚本次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为更好地完成课任务打好基础。
准 备 部 分 8 min 热身准备活动 学生先绕田径场一圈,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做行进间徒手操。 (1)行进间扩胸运动 (2)跳步上下击掌 (3)走过独木桥 (4)高抬腿练习 (5)后踢腿练习 (6)慢跑 一. 组织:集体热身做行进间徒手操练习 二. 教法与步骤: 1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 教师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 3强调安全问题 一.组织:成四路纵队绕田径场做行进间徒手操练习 要求:队伍整齐,跑中要保持安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口令响亮,动作到位 二. 学练法与步骤 1) 观察教师示范、理解动作要领 2) 听口令练习 热开身体,预防损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平衡性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控制好身体的平衡。
结 构 时间与量 课 内 容 教与学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教育意图
基 本 部 分 25 min 一、学习踩高跷 站立且将高跷立于体前,与肩同宽,高跷踏板向对,两手虎口朝上,握紧高跷上端。足弓紧贴踏板,提杆,手脚一起用力,步幅不宜过大,频率不宜过快。 1、原地上下高跷练习 上握式上高跷:持握好高跷后,一脚先踏上高跷的踏板,另一只脚稍蹬地,迅速蹬上踏板,同时上臂向肋部靠拢,双臂稍紧张控制好高跷。 下高跷:单脚下高跷时应保持蹬高跷一侧的重心稳定,一侧脚先下,然后另一只脚同时跟着落地。 练习者两人一组,一人进行保护与帮助,另一人做上高跷的练习。 辅助站立10秒练习 独立站立2-3秒练习 2、独立踩高跷练习 站在高跷上,保持身体平衡,两眼平视前方,然后重心左(右)移动,左(右手将高跷提离地面,脚踩高跷向前迈步(迈右步,右手上提高跷,重心向左侧移动)。 二、游戏辅助练习 方法:通过独木桥,加速先前跑绕过标志杆后回来接力跑。 教法与步骤: 1教师示范、讲解 踩高跷,引导学生 找要领,强调安全 问题。 2学生练习 3归纳、诱导、纠正错误动作: A高跷倾斜角度太大B身体重心把握不好C足弓没踩好踏板D手脚用力不协调 4教师示范、讲解 5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6提示学生如何观察与评价动作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上高践,强调动作关键。 2练习者两人一组,一人进行保护与帮助,另一人做上高跷的练习。 3练习者脱离保护,自然行走下高跷。 4练习者站上高跷,体会动作。 5 练习者双手持高跷在平地上进行上高跷练习。 两人一组练习: ○ ○ ○ ○ ○ ○ ○ ○ ▲ ○ ○ ○ ○ ○ ○ ○ ○ 要求,保持正确的基本姿势,用心体会各技术环节动作 3.集体练习: 使学生掌握踩高跷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学生个性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结束部分 3 min 1、放松 2、小结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 ○○○○○○○○ ○○○○○○○○ ○○○○○○○○ ▲
负荷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