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纪念白求恩
毛 泽 东
教学目标
1.积累词汇和富含哲理的语言,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2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叙议结合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这位外国医生是谁吗?对,他就是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纪念白求恩》,解读白求恩那光辉的形象和伟大的精神吧。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大多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代表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受到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浓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议论文
1.概念:对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派遣 ( ) 热忱( )
拈轻怕重( ) 纯粹( )
精益求精( ) 殉职( )
狭隘( ) 晋察冀( )
鄙薄( )
qiǎn
cuì
chén
ài
niān
xùn
yì
jì
bǐ bó
(tiāo)挑剔
(tiǎo)挑战
(bó )日薄西山
(báo)薄饼
(bò )薄荷
挑
薄
粹(cuì)纯粹
悴(cuì)憔悴
猝(cù)猝不及防
遣(qiǎn)派遣
遗(yí)遗失
隘(ài)狭隘
溢(yì)洋溢
谥(shì )谥号
殉(xùn)殉职
徇(xùn)徇私舞弊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忱:热情。忱,情意。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益,更。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梳理 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
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
表达对白求恩的悼念之情,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再次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学习。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概括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分析 叙议结合手法
1.本文运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请以第一段为例分析一下如何运用的?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本文开篇两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开篇两句的“记叙”简述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交代了白求恩来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战的经过,语言简洁明了,高度概括;而记叙文中的“记叙”大多详细而具体。
记叙文中的记叙通过对事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刻画人物,表达情感;而课文开头的记叙是为下文的议论提供充分而有力的依据,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大大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分析 对比手法
3.默读2、3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
白求恩
不少的人和一些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极端负责任
对工作的态度
对人民的态度
对技术的要求
极端的热忱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4.观察上表,分析文章第2、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一些人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分析 文章语言
5.本文语言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请举例说明。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极端”表示程度深,强调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高度赞扬之情。
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③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采用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更强烈。
分析 文章主旨
6.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白求恩的优秀品德在当今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白求恩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志们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意义。
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总结 写作特色
1.叙议结合,叙简议精
文章第1段先简述白求恩的事迹,然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第2段叙议结合的特点更加明显;第3段先简述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及其高明的医术,再由此联系到两种“一班”人,对他们提出批评;第4段作者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情况,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文章叙议结合,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2.运用对比,说服力强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进行说理,如第2、3段在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这两种精神时,皆以反面例子与白求恩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白求恩的高尚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可贵;同时也在对比中显出差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3.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句式上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铿锵有力。如第1段的论述及文末的排比句,语言概括,句式整齐,说服力极强;多处采用双重否定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论证的鲜明性。用词上,极其讲究。如第2段的两个“极端”强调白求恩精神的可贵,“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生动、简洁、凝练、准确,感彩鲜明。
板书展示
颂:号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的精神
叙:白求恩的事迹
议
纪念白求恩
向白求恩学习
德
技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精益求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