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节节过关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2. 如图,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种声音,它们的部分特性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强弱等级/dB 频率/Hz
甲 100 600
乙 60 1100
A.甲的音调高 B.乙的响度大
C.发出甲声音时,声源的振幅较大 D.发出乙声音时,声源振动得较慢
3.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4. 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5. 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详解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6.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7.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
8. 如图,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9.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
C.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
10.“公众场合轻声细语”是一种文明行为,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 )
A.频率 B.音色 C.音调 D.响度
二、填空题
11.“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传播的,声音在____中不能传播.
1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中,我们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来区分蝉叫声与鸟鸣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均填声音特性的名称)。
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为了防止物品被冒领,“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今后存放者只能凭借这些本人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物品。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_____。
14.音乐演唱会上,艺术家使用不同乐器演奏传统名曲,听众能分辨出来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其中演奏二胡时手指向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_特征。
15.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 、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16.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 ____ 。
17.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 _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 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塞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用大小不同的力吹,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活塞越向下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19.如图a、b是两音叉的发声特点.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c、d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其中_____的响度大.
20.唐诗《琵琶行》中写道“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中“琵琶声”是由于琵琶弦___产生的。人们能听出是“琵琶声”而不是其他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不同声音的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实验题
2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
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
丙 钢丝 5cm 0.1mm2 紧
丁 钢丝 5cm 0.1mm2 松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22.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的因素:
实验步骤 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拨动钢尺,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第一次用较小的力,第二次用较大的力。
现象结论 第______次实验钢尺发出的声音大。这就说明了:物体振动时,振幅越_________,响度越大。
问题讨论 用256Hz的音叉进行实验,发现重敲音叉时声音响度比轻敲时______;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512Hz的音叉,发现发出声音的_________比上一音叉更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B C C B C D
二、填空题
11.音色 空气 真空
12.音色 响度
13.响度 音色 音色
14.音色 音调
15.③ ⑤ ④ ⑤ 20
16.丁
17.音色 响度
18.音调 响度 低
19.a c
20.振动 音色
三、实验题
21.乙 粗细 乙 丙 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22.二 大 大 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