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3 15: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节节过关
第2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
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
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7.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与减弱噪声无关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C.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小音箱 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
8. 以下措施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中考期间校园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高架桥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C.车间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市区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9. 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10.小东通过上网课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东调节电脑的音量实际上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
B.小东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讲老师和发言同学的声音
C.小东上课时,听到窗外嘈杂的噪声后关上窗户,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小东通过无线方式上网,所以听到电脑中传出声音的声速约为3×108m/s
二、填空题
11.学校最近举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地震会产生次声波,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_______大,有些同学感觉警报声刺耳,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2.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______,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对所有患者隔离治疗、出门佩戴口罩,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中与这些措施原理相似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3.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减弱噪声.
14.晚上小远在客厅看电视时,为了不影响奶奶休息,小远采取了两种方案:①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一些,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②把房间的门关严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妈妈看到后,建议小远带上耳机看电视,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了噪声对奶奶的影响.
15.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声音的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7.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用烧水壶往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如图),就凭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判断暖水瓶是否灌满的.那么你知道具体是怎么判断的吗?请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18.中考百日誓师时,主持人让同学们安静下来,这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主持人使用麦克风,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9.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减小对隔壁小明学习的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层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减弱;第三种是在____减弱噪声.
20.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详解,“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_____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详解,这是从 _____ 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音叉和示波器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在该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敲击频率为512赫的音叉,第二次用同样的力敲击频率为256赫的音叉,结果听到第一次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图 (a)、(b)为该同学观察到的示波器上波形图的疏密情况,其中______________图为第二次实验时的波形图[选填“a”或“b”]。
22.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距离/m 1.5 3 0.5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 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B B B B A A
二、填空题
11.响度 人耳
12.能量 响度 (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或“阻断噪声传播(途径)”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3.振动 传播过程中
14.声源 传播过程 声源
15.声源 传播过程中
16.瓶壁和水 降低
17.音调  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向暖水瓶中倒水时,瓶中空气柱变短,音调变高,所以我们就是根据音调越来越高判断水是否灌满的.
18.声源处 响度
19.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20.响度 声源
三、实验题
21.高 (a)
22.机械闹钟 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 B 泡沫塑料 调小 大 保持不变 控制变量法 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 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