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测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光现象 测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3 16:4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现象 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
A. 入射角是3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减小10°
2.太阳的热主要通过某种光传播到地球上,这种光是( )
A. 白光
B. 红光
C. 红外线
D. 紫外线
3.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
A. 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 地上暗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C.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 地上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4.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5.如图,小红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3m,则( )
A. 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一定比1.6m矮
B. 若小红面镜1m,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 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2m/s
D. 若小红面镜1m,则她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2m
6.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决定于( )
A. 平面镜的大小
B. 物体本身的大小
C. 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
D. 与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关系
7.巴中市回风大桥已建成通车,若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桥下水深2m,则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 )
A. 40m
B. 42m
C. 80m
D. 84m
8.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 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
9.对于光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的是( )
A. 大气层
B. 地表的动植物
C. 地面
D. 臭氧层
11.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 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 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
C. 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色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
A. 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 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 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 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13.电视机遥控器能够控制电视的开机、关机、选台等,利用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超声波
D. 可见光
14.夜晚,下列物体中放出红外线较多的是( )
A. 草木
B. 人
C. 岩石
D. 河水
15.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为了辨别真伪,在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________物质印上标记,在________的照射下,这种物质会________,从而识别真假.
17.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纸是 ______ 色,看到的字是 ______ 色.
18.如图所示,在竖直墙CM与水平地面MB之间斜放一平面镜MN,平面镜与墙成45°角.一个小球A向右运动,那么,小球在镜中的像沿墙的位置向 ______ (填“上”或“下”)运动;身高1.6m的小明头顶镜面站在镜前的地面上,他的脚站在镜中的像的位置离M点的距离是 ______ m.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 ______ 的大小.
(2)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______ .
20.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图)所示.
(1)请在甲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的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3)从图像中看出h与s是什么关系?
21.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小红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她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究: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进入玻璃,再次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1所示.她又通过因特网查到了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试回答:
(1)针对小红提出的问题,请你仔细观察图2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光发生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不同,具体的关系是:光从的介质进入的介质时(均选填“传播速度较大”或“传播速度较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2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在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项目中,小明和小江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跑步成绩( )
A. 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
B. 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
C. 小明和小江的记录结果一样
D. 小江记录的结果更准确
23.小康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后,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下面的方法粗略测出月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在月圆时,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离眼睛点约为米处,在保证与月面平行的情况下,正好把月亮遮住.已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地球到月球距离为,则证明月球的直径(本题忽略大气对光的折射).
24.一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距离为3米,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角,则地面上所成光点离光源多远?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故AB错误;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C正确;
当入射角增大10°,即入射角为60°+10°=70°,所以反射角也变为70°,即反射角也增大10°,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其热效应很强,我们感受的太阳的热主要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作用造成的.
3.【答案】A
【解析】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
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4.【答案】D
【解析】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则选项D正确.
5.【答案】C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1)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则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还是1.6m,不管小红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她在镜中的像不会改变,当距离平面镜较远时,像看起来小了,这是视角变小的缘故,实际像和物体的大小都没变.故A、B错误.
(2)若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像也会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2m/s,故C正确;
(3)若小红面镜1m,则她与镜面的距离为3m-1m=2m,因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以小红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2m,所以她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4m,故D错误.
6.【答案】B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观察像的角度、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
7.【答案】A
【解析】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40m,与水的深度无关.
8.【答案】D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到平面镜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成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平面镜大小无关.A、无论平面镜大小如何,一定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有时我们看不到完整的像.不符合题意;B、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物体高度为1.6m,像高1.6m.不符合题意;C、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等距,物体与像的距离为4m.不符合题意;D、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高1.6m.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光线其实是不存在,是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10.【答案】D
【解析】地球周围有一层臭氧层,它能阻挡大部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避免地球受到大量的紫外线的照射.
11.【答案】B
【解析】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当然看不见它是否有颜色.烤火炉发出的淡红色的光,是因为它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也发出少量红色的可见光.
12.【答案】C
【解析】A、玻璃板滑向门时,也会有声音的发生,但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声控装置.
B、玻璃板也会辐射出红外线,但门没有打开说明不是探测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的.
C、若是自动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玻璃会穿透过去,反射回来的是非常少的,但足球和人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是比较多的,因为红外线是不能穿透足球和人.自动门就可以探测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
D、玻璃板也可以通过空气给自动门一个压力,但玻璃板滑向自动门时,自动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空气压力来实现自动开闭的.
13.【答案】A
【解析】A、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电视机遥控器能够控制电视是利用了红外线,符合题意;
B、紫外线常用来杀毒、验钞、合成VD等,不能用在遥控器上,不合题意;
CD、超声波和可见光在使用时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不会被用在遥控器上,不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夜晚,在草木、人、岩石、河水中,人的温度最高,所以人放出红外线较多.
15.【答案】C
【解析】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6.【答案】荧光;紫外线;发光
【解析】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这些标记可以发光,就可以辨别钞票的真伪.
17.【答案】红;黑.
【解析】暗室里只有红光,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看到的纸是红色的;蓝字只能反射蓝色光,红光照上不反射,所以看到的是黑色的字.
18.【答案】上;1.6.
【解析】根据题意,当小球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球的像到达A点时,像到达A′点,小球到达B点时,像到达B′点,则镜中的小球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如下图;
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身高1.6m的小明头顶镜面站在镜前的地面上,他的脚在镜中的像的位置离M点的距离是1.6m.
19.【答案】物;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解析】(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2)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0.【答案】(1)如图:
(2)如图:
(3)从图像中看出;h随s的变大而变大,即h与s成正比关系;
故答案是:h随s的变大而变大.
【解析】(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2)找出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的对应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3)可以看出,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
21.【答案】(1)光的传播速度,传播速度较大,传播速度较小;
(2)
【解析】(1)由图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传播速度;光从水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故答案为光从传播速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确定光从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22.【答案】A
【解析】光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由于声音和冒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小江耳朵里的时间是:

这说明当小明看到冒烟时,过了0.294s的时间声音才传到小江的耳朵里,所以小江比小明晚计时了0.294s,小明比小江多计时了0.294s.
小明以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这和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小明记录的结果更准确.
23.【答案】证明:∵AB∥CD
∴△OAB∽△OCD

∵AB=d;CD=D;OF=H;OE=L;
∴D=
【解析】设OE交AB于点F,由题意可知△OAB∽△O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计算即可,注意的是结果要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4.【答案】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度角,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60度,即入射角为30度,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度,由直角三角形OSA可得,
S=OS=1.732×OS=1.732×3m=5.196m.故地面上的所成的光点距光源5.196m远.
【解析】由平面镜绕绕水平轴转过30°角,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则根据作图可形成直角△ASO三角形,即地面上得到的光斑A点与S点间的距离为SO距离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