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1 23: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了解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用语表述物质的组成。 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语言独特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喜爱。 2、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化学式的意义;2、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教学难点 1、化学式的微观意义;2、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 设计 学习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1、课前热身:小组为单位,尝试写出由H、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符号,比比哪一组写得又多又快? 回忆,思考,讨论,展示 创设情境,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展示日常生活中物质标签的化学式引入新课。
探究化学式的定义和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物质的化学符号,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化学式的定义。 阅读并归纳化学式的定义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2、讲解: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理解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 突出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优越性,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式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 ①以“H2O”为例,说说从化学式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化学式的意义。 设计练习:CO2表示的意义?(适时启发引导,提问,拓展知识,最后归纳展示化学式表示的四种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归纳小结化学式的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
4、设计随堂巩固练习和中考真题练习,加深学生理解。 积极思考、小组讨论,互相订正,选代表回答。 练习巩固化学式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探究符号和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提问: H2O表示一个水分子,2个水分子如何表示?2个氧分子呢? 积极思考回答 层层引导,由浅入深,帮助理解
2、指导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请学生上台表演。 积极讨论,学生上台展示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
3、设计练习 认真思考回答 练习巩固化学符号意义,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拓展小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认真思考后归纳小结
探究单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律 1、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那么如何正确的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呢? 学生书写并相互订正,汇报学习成果 明确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式与物质组成的关系
2、写一写: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 ①氦气、氖气、氩气②铁、汞、铝、镁、钠铜 ③碳、硫磺、红磷④氧气、氮气、氢气、氯气、臭氧。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3、试总结:单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律 ①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的化学式常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非金属气体单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思考,归纳小结 由浅入深分类书写所学单质的化学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挥各自水平的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1、观察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分析并归纳其读法规律: NaCl、KCl、MgO 读化学式,同学间互相订正,找规律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小结: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 “某化某” (从后往前读);在氧化物中若其中一种元素有多种氧化物的,要读出原子的个数。读作:“几氧化几某”。 如:①SO2、SO3;②CO、CO2;③NO、NO2、N2O3、N2O5 。 观察分析,跟着老师一起归纳小结
3、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氧化镁、二氧化锰、氯化钠、氯化钾 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按要求试着写化学式,并观察化学式找出规律 掌握氧化物和其它简单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规律
4、提出思考:(1)氧化物的化学式的书写规律。 (2)其他化合物的书写规律。
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回忆,归纳,整理 及时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课堂达标检测 针对课堂内容,有层次的设计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思考,回答 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与建议 一、成功之处: 1、分散难点,让学生尽早接触化学式。 在学习化学的第一单元开始,我就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化学物质,尽可能都用化学式表示,让学生尽早接触化学式,长时间的坚持下来,到学习这一单元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物质的化学式,在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概念,学生接受就非常快。教师在上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铁、硫、氦气、五氧化二磷、氧气、氯化钠等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Mg、MnO2、CO2 、 NaCl等化学式的名称,由于这里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在前面见过的,所以这一过程完成的非常顺利。这样在潜移默化中顺利突破难点知识。 2、善于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在探究化学式的意义时, 借用了元素符号的意义,从学生已知的元素符号的意义引申出化学式的意义,过渡自然,衔接合理。所以学生也能很快的归纳和掌握化学式的含义。 3、小组探究,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这节课是典型的“小组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展示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在关键处、难点处进行点拨、指导。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小组相互比赛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徒互帮,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4、课堂教学效果好,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过程思路比较清晰,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衔接较好。练习题有难有易(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即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小组相互比赛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很活跃。 5、压轴亮点:承上启下。 本节课又以亮点是在下课的前一分钟,老师给出的思考题。氯化镁的化学式怎么书写?学生根据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自然而然的就写出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此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错误的。当学生一脸茫然的望着老师时,老师告诉学生原因就在下一节课的内容当中。这样又再一次的激起学生学习下一课时的兴趣。即能启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节课留下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化学式的定义在自主学习中已经掌握好,在课堂上再重复一次后使本节课的时间显得有点紧张。 2、在化学式的意义那里并没用涉及到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 3、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还不够高。 三、本节课的整改措施: 1、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把握好课堂内容,以使重点难点更突出。 2、在学习单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时,应该全部都由学生总结规律(而不只是部分),能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规律。 3、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可以通过板演、口头回答、表演等多种反馈形式,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参与课堂。
板书设计:
4.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 化学式
1.定义
2.意义
3..读写规律
(1)单质
(2)化合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