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1 18:22:03

文档简介

★2021年11月
5.“西瓜雪”的出现会导致当地
2021-2022学年度高三阶段性考试
A.地面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B.太阳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C大气逆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D.大气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地理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教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
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68小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
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仍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0.50
B.0.30050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12月1日23时11分,嫦
C.0.550.35
D.0300.35
7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风暴洋。12月17日1时59分,載有1731克月球土壤样品的返回器在内
A.E地处盆地,北部山脉减弱冬季风更显著
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据此完成1—-2小题。
BE地所处纬度更低,光照比F地更为充足
嫦娥五号
CF地距海更近,冬季的降温幅度比E地小
A.发射时海参崴(131°53′E,43°07′N)已日出
DF地处平原河网密布,降水比E地更丰富
B返回器着陆之日,文昌较四子王旗的白昼时间短
8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C.发射至着陆月球的时段,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AE
D.发射至返回器着陆四子王旗期间经过了两个节气
读“某年7月26日全国高温预报图”。完成9-10小题
2.月球土壤样品可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
A.直接用于栽种优质作物
用于分析月球矿产资源
7月26日08时—20时
C.用于研究月球海洋水文
D用于分析月球圈层结构
中央气象台
2020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经科学
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
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
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右图为南极区城示意
纳餐基站
图。据此完成3-5小题
3.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x"图例
4.“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雪量少
B.紫外线强
37~40℃
C.风力强劲
D.气温太低
≥40℃
月26日06时发布
【高三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高三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高三地理阶段性考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C 2. B 3. A 4. D 5. A 6. B 7. A 8. D 9. D 10. B 11. B 12. A 13. B 14. C 15.D
16.A 17. C 18. B 19. B 20. A 21. C 22. D 23. A 24. A 25. B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答案】(1)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中部为谷地;地势高,地势起伏大。(4 分)
(2)地形条件:位于山谷,有利于积雪;地形落差适中,有利于滑雪;山谷宽度较大,利
于承载更复杂或更多人的滑雪活动;坡向朝西,减少滑雪时阳光对人的干扰。(任答三点 3
分)
(3)河流的大致流向:东北向西南;交通线沿河谷分布;原因:地形起伏小,难度小,投
资少。(4 分)
27.【答案】(1)9~11 月上海为 260mm 左右,哈尔滨为 70mm 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
尔滨。原因: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所以上海秋季
降水较哈尔滨多。(3 分)
(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北部
没有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4 分)
(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
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
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6 分)
28.【答案】(1)气温、降水量均波动上升,青海湖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增多,进而
青海湖的水量多;风速和蒸发量整体都呈下降趋势,减小了青海湖的水量消耗;所以,青海
湖的水量呈上升趋势。(6 分)
(2)调节局部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利于生态环境环境的恢复;涵
养水源能力增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4 分)
(3)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山体形成花岗岩;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下陷形成湖泊;地壳
水平挤压,形成山体,出露湖水;受外力作用,砂砾石被侵蚀,花岗岩裸露出来,最后形成
海心山。(4 分)
29.【答案】(1)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解冻,流量大增;河流下游尚未解冻,冰块运
行受阻形成冰坝,出现凌汛;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4 分)
(2)地广人稀,运输需求量小;河流封冻期长,冰层厚,便于通行;河流解冻后,水流平
稳,有便捷的木筏;气候恶劣,建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地处高纬,生态脆弱,建桥对环
境破坏大。(4 分)
(3)纬度高,气温低,利于保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