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深秋时节,泗水的菜农常用烟熏来防御霜冻,主要是烟尘能增强( ),从而提高保温效果。
A.A B.B C.C D.D
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A B.B C.C D.D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图示正确反映北斗导航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A. B.
C. D.
4.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万里无云
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6.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谷两侧不同时段的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7.河谷两侧风向( )
A.①时段河谷上空气流下沉 B.②时段河谷上空气流上升
C.①时段出现在夜晚,②时段出现在白天 D.①时段出现在白天,②时段出现在夜晚
8.该河谷( )
A.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同一地点昼夜风向相反
C.①时段河谷东侧等压线与河谷大致平行 D.②时段河谷东侧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河谷大致垂直
图为我国某地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日天天气特征可能是( )
A.上午多云,午后转晴朗 B.上午多云,午后转阴雨
C.上午晴朗,午后转阴雨 D.上午阴雨,午后转多云
10.该日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大约是( )
A.5:00 B.10:20 C.13:45 D.18:20
2018年11月26日,“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然后把可防风的(火星的空气的密度比地球的小120倍,根本无法起到保温作用,而其风速是地球风速的10倍,火星的风暴是常见天气。)地震测量仪装置永久安置于火星表面。利用记录的火星震波信号和环境噪声波形反演火星壳厚度和结构,研究推测整个火星壳的平均厚度在24-72km之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成功着陆火星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洞察”号是天体 B.“洞察”号是火星卫星
C.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D.“洞察”号属于天体系统
12.火星的风暴较地球强烈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距离太阳远 B.大气稀薄 C.太阳辐射强 D.重力较小
13.下列关于火星壳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震动信号来源较地球复杂 B.相对地球,火星壳较厚
C.下部界限对应古登堡界面 D.S波能够传播,P波不能传播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5),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15.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高原上的寒冷空气受阻于地形而聚集,受暖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图2为欧洲东南部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下列时间段中易于布拉风形成的是( )
A.冬季的白天 B.冬季的夜晚 C.夏季的白天 D.夏季的夜晚
二、综合题
19.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③____,④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其方向是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地,理由是____。
(5)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
20.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其中甲在乙的正东方),1000米为高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气温和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
(3)若图中甲乙两地表示市区和郊区,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其理由是____。
(4)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
(5)比较甲乙近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并说明原因____
21.阅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素有“雪域秘境”之称的西藏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东端南坡,地势北高南低,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海拔115米的巴昔卡,地势落差大。低海拔地区的气候特征与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相似,植物种类繁多。近年来,当地百香果、核桃等特色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同时,墨脱县依托其独特的旅游资源,逐渐成为旅游探险者的乐园。
墨脱县气候资料
3-5月 6-8月 9-11月 12月至次年2月
平均降水量(mm) 575.1 1108.0 418.1 97.1
日均最高温(℃) 15 24 27 19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分析墨脱县夏季日均最高温低于秋季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1月21日至25日,我国大部地区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世纪寒潮”的侵袭。
材料二:下图是2016年1月22日8:00和14:00点的天气形势图(气压单位:hpa)。
(1)图中H地气压值大于_________hpa,该地区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
(2)图中锋线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依据天气形势判断,左图中M处天气系统与下图中相符的是_________。
(3)当日,乌鲁木齐的风向是_________,它和北京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14:00时济南市可能的天气特征有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A 6.B 7.C 8.D 9.B 10.C 11.C 12.B 13.B 14.B 15.D 16.D 17.A 18.B
19.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 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3) 平行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4) 成一夹角(斜交) 北 风向向右偏
(5) N 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0.
(1)
(2)气温:甲、乙、丁、丙。气压:乙、甲、丁、丙
(3) 乙 郊区比城市地面冷,近地面气压高
(4) 东北风 西风
(5)甲近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小于乙;甲地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乙地多晴朗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21.(必须强调因果)夏季降水多,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故日均最高温低于秋季。
22.
(1) 1080 寒冷晴朗
(2) 东南 C
(3) 东南风 北京 阴天、大风、雨雪、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