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2 07: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页码 版本名称 人教 五四学制
年级册次 八年级全一册 课时数 设计者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思路 CO2作为气态化合物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吸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都有CO2,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些CO2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我在设计时,先以干冰小实验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想要学习CO2的有关性质及用途;在在课堂中在让学生去讨论、猜想、设计并动手做实验,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并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这种方法对学生以后研究其他物质具有指导意义。整节课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将CO2的性质与用途联系,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使学生能设计和完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反应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其性质的特点。 2、通过对小实验的设计,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亲自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感受到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所起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和跟水的反应实验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仪器:烧杯、集气瓶、毛玻璃片、镊子、阶梯蜡烛、酒精灯、滴管、集气瓶、单孔橡皮导管、试管、 药品:水、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稀盐酸、稀醋酸、稀硫酸 其他: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制取干冰)、石蕊小花、布袋、大玻璃碗、热水、梯形蜡烛、打火机、小木条、碳酸饮料、软塑料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导入 新课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烧杯装入干冰)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礼物,小烧杯中就是,请大家仔细观察并用手感受一下温度 【提问】这种物质有什么物理性质?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礼物就是干冰。 【提问】干冰是冰吗?(展示一杯冰和同学小烧杯干冰做比较) 师: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进入二氧化碳的奇妙世界 观察并用手感受温度 【回答】白色固体,摸起来很冷 【回答】冰融化成了水,干冰变为气体飞走了 干冰在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用干冰引入新课,让学生亲眼所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实验区分干冰与冰的区别,同时干冰像长了无影脚一样不见了,得出干冰的性质,更加直观。
实验探究 【用途一】制冷剂 【提问】干冰从固体变成了气体,表现了它具有什么性质? 【教师实验】将热水加入干冰中,加速干冰升华 【提问】 1.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2.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如此景观? 【归纳总结】生活中利用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舞台上雾气腾腾的 【回答】易升华 【回答】看到冒出大量白雾 【回答】舞台上、西游记仙境中、吃生鱼片的时候等等 现场做出仙境中雾气腾腾的的效果,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同时引出干冰的用途 从实验中观察现象,通过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质性质和用途
实验探究 【用途二】灭火 【提问】二氧化碳还可以有什么用途? 【教师演示实验】倾倒二氧化碳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并讨论分析 【思考】常用灭火器还有水基型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用那种更好? 【归纳总结】生活中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回答】灭火 【回答】蜡烛熄灭,且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回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回答】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在此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生活实际出发,将书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将化学生活化
实验探究 【用途三】制作碳酸饮料 展示一瓶碳酸饮料 【提问】怎样检验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回答】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演示实验】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观察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有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现有的试剂和仪器让学生自己动手检验碳酸饮料中的气体,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生活化,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 探究 【提问】二氧化碳能做饮料与它的什么性质有关呢? 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探究。 【提问】瓶子为什么会变瘪?说明了CO2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从瓶子变瘪的程度判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提问】二氧化碳做饮料还与什么性质有关? 【提问】可能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成红色?请同学们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提问】小花不变红色,说明水、二氧化碳单独能使石蕊变色吗? 展示石蕊自述音频,告诉学生酸使石蕊变红色 【教师实验】 稀盐酸 稀醋酸 稀硫酸 【提问】三朵小花变为红色,说明什么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师:瓶中小花变成了红色说明瓶中有酸,有新的物质生成,请同学们利用最后一朵小花设计实验并验证。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方程式:CO2+H2O=H2CO3 【归纳总结】生活中做饮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提问】碳酸还具有什么性质? 【教师演示实验】 思考:小花又变成了紫色说明碳酸具有什么性质? 方程式:H2CO3=CO2+H2O 【学生分组实验】 【回答】CO2易溶于水 【回答】CO2能溶于水 【实验再探究】将紫色的石蕊小花放入瓶中观察现象 现象:小花变成红色 【回答】水或者二氧化碳 【学生分组实验】 二氧化碳 水 【回答】不能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回答】酸性物质 【学生实验再探究】 (
二氧化碳
) 水 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回答】碳酸易分解 由二氧化碳能做碳酸饮料引入用途三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分析观察能力,以及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归纳小结 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并分别写出用途对应其性质 完成随堂练习 引导学生形成提炼学习方法与技能的习惯。
练习 巩固 完成随堂练习 交流完成练习 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习惯,寻找优点,反思不足,有利于进步
板书设计
(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与水反应
CO
2
+H
2
O=H
2
CO
3
碳酸易分解
H
2
CO
3
=CO
2
↑+H
2
O
) (
干冰易升华吸热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与水反应
) (
制冷
灭火
做饮料
)